陪伴
11月23日,出题人方方小姐姐:陪伴
陪伴老人是最好的孝,陪伴孩子是最真的爱!——题记
星期天,父亲打电话,说是要包饺子,和好了面,收拾好了肉馅,让我过去帮忙。
接到父亲的电话,我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父亲的用意完全不在包饺子上面。
好像每隔几天,我们姐弟几个若没有到他那里去,他就会给我们打电话,或者说包了菜包子或者说包了饺子,让我们去吃饭。
父亲母亲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两人身体都还算硬朗,只是都有基础病。父亲经常头疼,颈椎不舒服。母亲经常胃疼,手脚发麻。
父母能自己吃药解决的问题,就很少麻烦我们。父亲常常说,我能爬起来做饭就不麻烦你们,你们自己忙自己的吧。
平常上班早出晚归,每天忙忙碌碌,没有大把的时间陪他们,每次最放松的时刻,就是陪着父母包饺子。
父亲做事是一个很认真的人,即便炒菜做饭也是色香味兼顾,更别说饺子馅儿。每一次父亲调的饺子馅儿,大家都会赞不绝口,父亲好像也从家人的称赞中获得了成就感,所以每次包饺子都是父亲调馅子,母亲和面。
陪父母包饺子的时候,我很少带手机,不想在陪伴父母的有限的时间里,再被手机杂事打扰。我享受着陪伴父母的时刻,父母可能也享受着这样的时刻。
陪伴父母包饺子的时候,父亲往往会讲起过去的事情。父亲喜欢讲邓小平改革开放时他外出打工的故事,说起那时候的事情,父亲常常感叹,那时候多年轻啊,没想到一晃就老了,满头白发了,70多岁的老头还有几年的活头?说话间有着一种对岁月易逝的遗憾,也有着对世事无常的无奈。
父亲爱听戏,他的手机上,常常关注一些唱戏的博主,有时候包着饺子听一出古老的大戏,那真是一种别样的感受,仿佛又回到几十年前乡村的大戏台上,生旦净末丑,一个个人物形象出现在眼前。
陪着父母就是要全心全意喜欢他们所喜欢的,这样才是真正的陪伴。
老人年龄越大,对孩子越是依赖,他们嘴上说着不要孩子们为他们担心,可是,只要隔几天见不到人,还会打视频电话。我能够感受到,年纪大了,他们内心对孩子们的依恋越来越多。
有一次吃完饭,父亲躺在沙发上休息,我坐在旁边陪着母亲聊天。
聊着聊着,父亲坐起身来,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我告诉你,作为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年纪大的人,他们不需要多少钱,他们只需要孩子在他们跟前,经常陪着他们说说话。
我点头,我知道父亲说的是他的真心话,因为我在和母亲谈话的时候,说到我婆婆去世前,为了不耽误家里孩子们上班,她住院期间也不让孩子们伺候。
父亲就说:她是真心想让你们在医院里伺候她,可是她又不舍得耽误你们的事情,所以才不让你们去医院。但是你们要记住,作为老人,他们内心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年纪大了之后,面前能有孩子们陪着,这才是他们真实的想法。
每次想到父亲的这句话,我的心里都会一阵酸楚,说不出的难过,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父亲是在告诉我,陪伴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回顾婆婆去世时说的话:老天待我不薄,碰上了yi情,你们都能在我跟前陪着我。如果不是yi情,你们和这几个孩子,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谁能有时间在我跟前照顾我几个月呀!
每次想起婆婆的话,心里都有一种深深的愧疚。
在婆婆病重的最后三个月,正是第一次yi情封到来,春节期间封·控在老家的几个月。
在婆婆刚开始生病住院的时候,我们几个都没有在医院照顾她。每次去医院看她,她总是催我们走,她总是说在医院有医生,其他人再多也没用,说有公公一个人照顾就够了。总是说:你们个人有个人的工作,你们要是不去上班,就得麻烦别人,能不给别人添麻烦,就不给别人添麻烦。你们别担心,有事情会打电话给你们的。
我们都明白,她是不想耽误我们的工作。
婆婆住院期间,每到星期天,我们都会到医院帮一天,又都被公公婆婆赶回到家里。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真应该不听他们的话,陪伴在他们身旁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2020年春节,医生建议让婆婆在医院里住院,公公婆婆为了不让孩子们担心,他们坚决出院回家过年。
公公对我们几个说:这个年,你们都要回老家过,说不定这是你们陪着你妈过最后一个年了,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因为如此,我们一家四人和小叔子家一家四人,学校一放假都回老家过年了。平时冷冷清清的家里,因为几个孩子的回来也显得热闹起来。
没想到大年初一开始,武汉yi情爆发,所有人封·控在家,不准走亲串友,自此开始了一大家子人宅家的日子,婆婆的心情看起来好了很多。
一大家人在家里,天天除了吃饭说笑,就是围着婆婆照顾她。可是婆婆的身体并没有因为家人的照顾有所好转。
期间,我们几次想打120救护车去医院,可是婆婆不让,婆婆说,我这老太婆的命不当紧,医院里面假如有感染病毒的人,你们去了,我不放心,万一感染了病毒怎么办?
可是,看到婆婆忍着疼痛,被病磨折磨的皮包骨头的样子,我们都只能默默的流泪。
每天,我们尽力变着花样给婆婆做吃的,婆婆最后的日子一反常态,她平时最不喜欢吃的面条,却成了她的最爱。两个西红柿熬成番茄汁,再煮上几根面条,稀稀软软的半小碗就成了她保命的食物。
在那一段特殊时期,连几个番茄也很难买到,常常是在夜晚的时候,老公或者是小叔子想办法,趁着夜色到超市里面去买。
每一天吃饭的时候,是婆婆最高兴的时候,虽然她吃不下去几口饭,但是她指挥我们给她的孙子们做他们喜欢吃的饭菜。她常常会说,他的大孙子喜欢吃什么什么,二孙子喜欢吃什么什么,孙女儿喜欢吃什么什么,这些,她记得一清二楚,问她自己喜欢吃什么,她说吃不下。
她看着一家人快快乐乐的吃饭,脸上常常挂着笑容。我能感觉到,她身体的疼痛在折磨着她,但是她却用微笑告诉我们,她很好。
因为yi情的原因,一家人很少外出。每天吃过饭,小院里摆上躺椅,桌子板凳铺在阳光下,小孩子们在院子里写作业读书,上网课的孩子们在电脑前上网课。大人们忙着备课上网课。
大家都在一个院子里忙,都在婆婆的身边忙,有时给婆婆送几口水,陪她说说话,帮她按摩一下手脚。婆婆总是笑意盈盈地着看着每一个人,那是一种心满意足的笑,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享受,那是一种对孩子们的无限的柔情。
孩子们学习累了,有的打羽毛球,有的跳绳,有的忙着洗衣服,婆婆安安静静地躺在躺椅上,眯着眼睛看着这一切,从她脸上满足的表情可以看出,家里这么多人围着她,她是幸福的。
有时候,阳光下的她会不知不觉的睡着。有时候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喃喃自语。有时候她会在睡梦中睁开眼睛,向身边看看,如果身边没有人,她会喊人过来,如果身边有人,她会轻轻的说,今天中午还有没有吃的?是在操心做饭的事情。
我家的两个孩子,从小是跟着我婆婆长大的,他们对奶奶的感情很深。上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来,很少有大把的时间待在婆婆的身边,平常的时候也就是每周六周日回家的时候才能够看看。
小叔子家的孩子自小是婆婆带大,自从两个孩子开始上学,婆婆就离开了他们家,所以平常的时候也很难见到。
平常,很少有一家人都聚齐的时候,没想到因为yi情,一家人有时间在一起待了几个月,每天围在婆婆的身旁,婆婆很是开心。
直到婆婆的身体越来越差,没有办法再拖延,才去医院。
可是,在医院待了一个星期,婆婆非要闹着回家,她说在医院里更难受,还不如回家呢。说在家有一家子人围着她,比啥止疼药都管用。
农历2020年3月3日,经过了一家人三个月的陪伴,婆婆安安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婆婆在最后的日子里,体重仅有60斤,被病痛折磨的骨瘦如柴,身上的皮就像挂在骨头上的一件衣服。尽管如此,尽管恶化的细胞在婆婆体内肆无忌惮的折磨着她,但婆婆是满足的,她常常对我们说:真是没想到,老天待我真好,能让孩子们在我身边伺候我几个月。要不是因为yi情,每个人该上班上班,孩子们该上学上学,谁也没有空陪我这么长时间。
婆婆走得很安详,看着婆婆合上眼睛,我们心里虽然悲痛万分,但是,能够在婆婆最后的日子里陪伴她一段时光,是我们的幸运,也是婆婆的幸运,婆婆没有遗憾,我们也没有遗憾。
世间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没有抱怨,没有悔恨。有父母在的时光,陪伴才是最好的孝顺。
父母在,生命尚有来处,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珍惜父母在身边的日子,纵然迫于无奈外出打工,也一定要知道,父母最需要的是孩子的陪伴。
陪伴不仅仅是对老人,对待自己的孩子,也请记住,最重要的也是陪伴。孩子一晃就长大,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如果你离开了孩子,孩子长大之后,不需要你的陪伴时,你只有望着孩子越飞越远。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身为父母的孩子,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陪父母,身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唯有陪伴才是双方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