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后一个猎人》有感

2024-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记忆里的角落

徐则臣的短篇小说《最后一个猎人》,诉说的是一个名叫杜老枪的男人酷爱打猎,违抗政府条令掩藏枪支被公安拘捕,因交不起巨额罚款而拘留。他的女儿秀秀为救父亲卖身凑齐罚款。得知真相的杜老枪,拿着他爹留下的老枪,开枪打死上门跟秀秀讨要钱的猥琐男人。

粗看是杜老枪因偏爱打猎造成的悲剧,细想让人胆颤。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如果一家人生活安逸,杜老枪也会像饭店老板那样即便再不舍也会上缴猎枪的,秀秀也不会踏入红灯区。

有因必有果,杜老枪违抗公安收缴猎枪的条令直接引出下列事件:

公安干警处于社会治安考虑对杜老枪以示警告加大罚款额度;杜老枪一家人的生活陷入绝境;为凑齐余下的罚款,秀秀走进花街红灯区;杜老枪为生计所迫又收拾起他父亲留下的土铳,最终这土铳成为杀人凶器,公安干警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

沿着这些线索,逐渐展现出故事的情节。

第一幕:杜老枪兴致勃勃带着我打猎归来,把猎物卖给开饭店的父亲,得到了钱后更加高兴,约定好晚上喝酒。谁知就没喝到,等来公安上门。杜老枪第一反应就是急忙找地方掩藏猎枪,想跟两个月以前一样躲过去,谁知这次是别人告发,连人带枪被捉住,还被罚巨款。

第二幕:交代杜老枪因工厂倒闭下岗,厂子又欠他三个月的工资。四十多岁的他找不到好的工作,只能依靠出苦力挣钱,闲暇之余依靠打猎赚点钱,生活也算过得去。谁知政府处于社会治安考虑,下达禁止私人拥有枪支刀械危险物品的条令。这无疑断了杜老枪一家人生活来源。骨子里沸腾着猎人的热血,杜老枪渴望打猎。于是他带着猎枪出门躲避两个月。

第三幕:我的父亲找朋友帮忙说情,又尽最大能力借钱,帮助凑钱希望赎出关押的杜老枪,最后只差四千元。秀秀哭着说一定想办法接到钱。

杜老枪过硬的打猎技术,有人羡慕,也有人嫉妒,不然不会有告发他掩藏枪支的事发生,他也就不会罪加一等惹来被罚巨款之祸。这条线,作者隐藏在暗处,只在杜老枪要找告发他的人报仇的举动上展显露一角。结尾我父亲指着那个被打死的男人说是那个告密者,保护了秀秀的名声。

秀秀可悲,她四处借钱借不够救出父亲的钱,只能走进花街红灯区。

这一段作者用大量篇幅描写花街,指出花街还有不一样的存在,秀秀深夜进出花街,明着写是借钱,暗里已经给出答案。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读者在想象中拓展另一个故事。

杜老枪可恨又可敬。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必须要养家糊口,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枪法极好,打猎比别人打的多。当谋生的机会被剥夺,反抗又是违法行为时,心底的怒火终于爆发酿成血案。

杜老枪的父亲也是个出色的猎人子。杜老枪的枪法极好,来自他爹的遗传。他爹临死留下一杆土铳,公安上门收缴猎枪时,杜老枪带着猎枪躲出去,家里只有腿脚不能久站,坐着带轮子的模板车的老婆。公安询问那杆土铳时,他老婆说早已经生锈卖了废铁,其实土铳还在家里的闲屋里放着。

第四目幕:

杜老枪被人告发没有躲过去,被抓后态度又不老实,惹恼了来执法的公安被罚巨款以示警告。

杜老枪释放回家,正在跟父亲喝酒,发狠说要找出告发他的那个人,谁知意外得知自己释放出狱是女儿卖身的钱。

杜老枪拿着修理好的老枪,追撵着出门打死了那个上门找秀秀要剩下的钱的男人。

梳理完故事的情节,掩卷细思杜老枪这个人物。他为何对打猎如此执着?作者着力刻画他打猎那种急迫心情,在暗示什么?不仔细品读很容易让读者恨上这个性格粗犷的男人,老婆苦苦哀求他别去打猎,他视若无睹。

被抓前杜老枪怀着侥幸心理,以为事情过去两个月就没事了。于是就有了小说开头带着我打猎的场景。他喜欢打猎。

欠下的钱终将要偿还,唯一挣钱的门路就是打猎。猎枪被收缴,他爹留下的土铳躲过去,他仔细上油擦拭,要继续打猎,卖猎物还债。单靠苦力挣钱一辈子还不起债。

明知政府有令上缴枪支,杜老枪偏偏又准备拿起猎枪去打猎。

就在此时,一个男人上门要债,杜老枪得知真相时,拿着土铳追了出去,子弹追上了前面奔跑的男人,把他放到在码头边上。

一个血性汉子的一生就此别过。

秀秀凑钱救父,作者却用大量笔墨描写花街上的情景。

秀秀出现在花街只是寥寥几笔带过,却也使人明白她的钱是怎么凑齐的。

不知怎的想起多年前网上一张相片,一个带着红领巾的小男孩瞪着一双仇恨的眼睛看着那些城管,城管正在没收她母亲的小货车,母亲反抗被打。男孩目睹施加在母亲身上的暴力,除了仇恨没有别的能力来维护他的母亲。

多年过去,这个小男孩已经长大成人,不知道他心中的那股恨意是否还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