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读书

谈谈(五十四)|本来的位置

2019-03-09  本文已影响9人  李宗奇
《源》----文:李率 己亥年 二月初三

我们所理解的虚心,可能,更像是,说,是一种“不耻下问”的方式,譬如:虚心向您求教……等等。

但是,我所说的‘虚心’,我所理解的虚心,实际上,他是一,哲学术语,起码,我认为,他(既,‘虚心’)应该是,是一‘哲学术语’了,道理,一样。

且,‘虚心’这一名词,还是‘向学’的唯一,且必要的方法,‘虚’是气,气虚,有人说,‘气虚’,是不是,叫:“不好”,怎么说,任何事情,他都没有所谓:“不好”这一说,只是说,合不合‘节’,任何想法,存在心里,不作用在外,那么,無善,無不善。

但是,想法发出来了,作用在外了,失去了这个‘节度’,便有了世俗所谓的:“善恶”之分。然而,他所谓的报应,也未必,就一定会在他,生前显现……但是,报应是有的。

我想说的是,这个‘气虚’,或者说,‘虚心’,他,只能说,叫,‘是一种向学的方式’,因为你不虚心你的’,上不去

为甚么说,叫做:志向,志向呢,这个’,就是的“方向”。

你不虚心你的志向’,或者说你的’,他就达不到,或者说,叫做:难以达到,说是,‘理’(既:‘性’),‘志向’达不到性,是因为,你没有,叫做:‘虚心’的缘故。

我们看,有些人,我们常说的,叫:“气粗”,甭管,甚么原因罢,他气粗,身体好……气充盈,底气足,都是在民间常见的一种现象

有些人,我们说,老乡,农村来的,这里,绝没有任何,说是,叫:“歧视”的含义,绝没有的。我们说,有些老乡,那嗓门洪亮,底气足,一嗓子,好家伙,邻村儿恨不能都能听见。

我们说,这种老乡,底气足,是很好的。但是,‘志向’,‘志’,他上不去。(顶住了抵住了,使(‘志’)达不了,至‘性’(既,至‘理’),这是,很要命的一件事儿,故,虚心的人,虽然,说话,可能,没有老乡们,那么“足绷”,那么足的,叫做:底气,但是,‘虚心向学的人我们说他容易:‘得道

颜回就是这样的人。所以,这个‘气质’,我们说,他是天生的。有人,就是学的命,有人,就是“咔咔咔”的命……用游戏来说,就是,有的人,是,叫做:是“战士”,有的人,就叫,做是:“法师”……

法师,自然,是没有,叫做:战士的体力好(这里,我只说一般,之普遍,普通情况),而,战士,一般来说,又不如法师,说是,叫:智慧。所以,嗓门大的人,就像是,叫:战士,这种人,普遍,散落在民间的,说,叫:各个角落。

而,向学的,首先,他得,叫,做:有那个‘命’,客观条件允许,其次,他的气质,禀赋,既,他所禀的‘理’(既,是‘性’),要和‘气’,有一种,叫:浑浑明明的感觉,用朱子的话说,就叫做:“盖圣人之心至虚至明浑然之中万理毕具。”一样,你得,有这个‘命’才行,但首先你得先叫做:打好底子

你虚心了,或者说,你就是‘虚心’的人,这么说吧。你是一个‘虚心’的人,然后你,说,叫:‘志于道’,你是一个虚心的人,你看书,你学习,但是,你怎么,才能说,叫:达到(‘理’,‘性’)呢,既,你怎么,才能收获,本,既就,是,叫,做,属于你的,‘万理毕具’呢。那就,得用‘道’去求(既,去求得,你的‘万理毕具’),是用‘道’求非“求道”也。道理一样

是手段不是目的

别罢‘道’,当成,所谓:是“目的”,切记。

写作,是我的‘道’,但我,不是为‘写’,而写……

我是为:‘求理’,而写。’,不是所谓“目的”只是所谓叫做一种方法一种,‘虚心向学以后,‘达理’(或者达性的方法叫:志于道’,实际上,‘’,真的不是“目的”,我确实,和以前的我自己比,我是通过,说,叫:‘写作法’,进步了,我自己能感觉到,我愈来愈自律了,以及,我跟以前,说是,叫做:不一样了……等等。

1.

我承认。但,我本来,就是这样儿的。我的理论,包括,我所“求”得的,叫做:知识,与结论,等等,那本就是,叫:属于我的东西,我只是叫,一点一点的,罢他“抽丝剥茧”,溯本求源,实际上,我也早就,早就‘证’得了这些,(既,今生),只不过叫做再来一遍尽我的天命’,而已罢了一样。

2.

我还会回到,本来的位置。----李率 己亥年 二月初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