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

满腹霞光铺锦绣,一腔敬仰塑伟人

2021-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杯老酒

徐月祥

炎热的夏季,人,本来就非常浮躁。如果能有一本书,让你沉湎其间,而忘记酷暑,与我而言,确乎特别幸运。

由江苏省作家协会顾问,省报告文学副会长张文宝撰写的纪实文学读本《少年周恩来》,共二十一个章节,七万五千余字的呈现,让我一鼓作气不舍得放手,几次情不自禁被书中的情节所打动。追随读本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心,被文字牵连,情,被人物命运掌控,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人物传记!由此可见,作家在创作这本纪实儿童文学的过程中,用情至深。

翔实的历史资料,是作家付出大量心血悉心采集的真情付出,这种付出,完全发自作家内心的无比崇敬。大胆的人物、场景构建,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中,人物原型基础之上的进一步人性化的合理升华。更是作家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从而抒写出浓郁生活气息的淮安附马巷独特地域文化的真实写照。让人读起来合理合情,伴随故事章节的一步步深入,读者仿佛又回归那个大革命风起云涌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时代。

命运多舛,几乎是每一个伟人成长的必然经历。少年周恩来同样如此。他在亲生母亲万冬儿,过继母亲陈氏,乳母蒋江氏倾心呵护下的一路成长,个中颠背流离的生活磨练,被作家描写的淋漓尽致。没有深入掌握丰富的历史素材,断然写不出如此详细的细节。诚如作家自己所言:“该书从亲情切入,情节和细节力求细腻鲜活,生动真切,撩人心魄。”

有了翔实的历史资料,如何塑造一个有别于其他人写过的伟人的少年时代,这个的确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毕竟留存于世间的周恩来的书籍太多了。而《少年周恩来》这本书,你读过之后就会明白作家的良苦用心。首先,伟人也是人,一个生活之中平凡的人。尤其是他的少年时代。如何塑造一个有别于其他孩子的不平凡,生活在大运河畔的周恩来,每日伴随宽广浩荡的河流,把一去千里的浩渺和波澜壮阔的社会动荡,浓缩成为一个少年的成长,这一点,在《少年周恩来》这本书中,作家可谓煞费苦心。

毫无疑问,少年周恩来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离不开他的良好家风,“周家的家风如同大运河,清风徐徐,流水清澈,放达开明。”周家先祖周敦颐自古就有“出污泥而不染,立身厚道,出仕为官,官清吏瘦,摄职从政,报国为民。”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他的父亲嫡亲兄弟四人,周贻赓,周贻能,周怡奎,周怡淦)都是明朝《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的第二十代后人。他的父亲当年为周恩来所起的乳名“大鸾”,由此可见对于周恩来的将来,寄予多么宏大的愿景。之所以取名“大鸾”,源于他的亲生母亲万冬儿怀着周恩来的时候,多次梦见鸾凤之类的神鸟。《山海经》里说:“女床山有鸟,壮如翟而五彩文,名鸾,见则天下安宁。”因而取乳名“大鸾”,寓意前程远大,鹏程万里。

与此同时,他的三个母亲,特别是过继母亲陈氏,对于周恩来的成长,过多的给予了耳濡目染,可谓是言传身教。陈氏出生书香门第,虽然生活并不宽裕,但她勤劳苦练,饱读诗书,多才多艺。且写得一手好字。时常临摹颜真卿、王羲之、欧阳询、米芾的字帖,无论是隶书、楷书还是草书,皆能信手拈来,且擅长作画,十五岁能赋诗填词。可想而知,身边有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过继母,对于周恩来少年时期的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陈氏,小小女子却胸怀天下。她在教育少年周恩来的过程中,能够把自己对于家国天下的情怀,通过平时有意识的培养,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陈氏闲暇之余,喜欢去附近的关公祠、韩公祠,顺便带上少年周恩来。陈氏要求恩来记住淮安这些名人。并且说,关天培和韩信,都是天下的英雄,他们忠肝义胆,保家卫国。从而让少年周恩来幼小的脑海里就刻下了韩信忍辱负重,心怀大志,最终担任叱咤风云的大将军的高大威猛形象。

内因是自身的勤奋,外因是良好的环境。少年周恩来熏染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加上从小就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有一次,乳母蒋江氏带着周恩来去家乡附近的东岳大帝庙烧香拜佛,正当她要拉着周恩来跪下磕头时,细心地周恩来一眼看见东岳大帝手指头破了,露出灰白色的泥巴,便惊讶的说,“看看呀,神灵的手破了,他的手是泥巴的。”“不用磕头,他是泥人呢。”吓得乳母蒋江氏赶紧捂住他的嘴,一再忏悔祷告。由此可见,遇事依靠祈求所谓的神灵去护佑,在少年周恩来的心里,是何等的靠不住。

懂得悲悯,特别体察人间疾苦,是少年周恩来有别于同龄人的最好襟怀。有一次,他被乳母带到乡下她的老家玩,乳母的儿子大文把他带到船上,摇船的是一个老爷爷和一个小女孩。那个小女孩是大文的小伙伴,叫做芦花。周恩来看到芦花明显是面黄肌肉,羸弱不堪。就悄悄私下问大文,原来这个女孩的父母因为家里穷,借了有钱人家的高利贷,因为还不起被逼债,双双跳河自杀。可怜的芦花只能靠着年迈的爷爷,依靠打鱼的微薄收入度日。本来,一个多么美好的湖泊,周恩来听到芦花的遭遇后,心中黯然失色。这个美丽的湖泊,从此在周恩来幼小的心灵里,变成一个哭泣的湖,一个灰暗的湖。

还有一次,那是他和家人护送过继母亲陈氏灵柩回到她乡下老家的船上,由于路途遥远,且没有一丝微风,本来可以借助风力一路扬帆的帆船,便形同摆设。船在水中行驶很慢,几个纤夫光脚吃力的躬身拉船,周恩来看到特别心怜。虽然重孝加身,何况小小年纪,想到陪伴自己的两个母亲先后离开人间,想到自己从此孤独苦闷的心酸,便执意加入拉纤的行列。

处处与人为善,凡事替别人考虑。由于周恩来每天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说话办事彰显良好教育的素养,外婆尤其宠爱。专门拿钱聘请私塾老师做周恩来的先生。他的表妹怀芝也要上学,偏偏外婆重男轻女不答应。为了说服外婆,周恩来滔滔不绝的引经据典,列举花木兰、梁红玉这些女中豪杰的生动事例打动外婆,从而让表妹怀芝如愿以偿。第一次遇到他的表哥陈式周,表哥出于礼貌给他泡茶,小小周恩来马上摁住表哥的手,自己动手给表哥先把一杯茶泡好端给表哥。这件小事深得表哥的喜欢。这个表哥本来就浸润深厚的文学素养,他看到周恩来如此得体的表现,便侃侃而谈。他说:“诸子百家距离我们有两千多年的时间,至今依然百读不厌。”他随口背诵《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并且解释说:“大海不拒绝流向它的大小河流,所以才变得广阔无边;高山不拒绝任何石块,所以才能高耸入云。”这样的见解,是周恩来人生境界的一次最好的洗礼和升华。

只是这些美好的童年,并没有给周恩来更多的陪伴,在他九岁的时候,亲生母亲万冬儿撒手人寰,次年他的过继母亲陈氏又相继过世。书中有一段描写,特别让人纠结心酸。那是描写亲生母亲万冬儿和过继母亲陈氏姊妹间情感维系最好的见证。“陈氏在十四间老式平房里晾晒衣服,来了一阵风,刮飞了衣服,她只顾追赶衣服,不知不觉追到一个地方,没有人,特别清寂。正想找人问问,万冬儿来了,上去就拉着她的手,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她的脾气一点都没有改变,直言直语的说,‘我好想你,怎么这么长时间你也不来看我?’”她们彼此热爱诗歌,一旦聚到一起,就喜欢互相吟咏诗歌。你争我赶,这一次也不例外。只是陈氏有一首诗歌实在是记不起来了,万冬儿急的直跺脚,突然间陈氏想起来了,正想告诉万冬儿,可一转眼,人不见了。这是现实的超越,更是一种蒙太奇的写作手法。读来令人无限怅然。

正如周恩来在后来的《念娘日记》里写到:“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好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难受,那眼泪忍不住要流下来计算母亲写诗的年月,离现在整整二十六年,那时候母亲才十五岁……”渐渐成长起来的周恩来,接触了课本上的抗金英雄岳飞,那是他走出淮安故乡,投奔他的叔叔周怡赓和周怡淦去东北铁岭之后。“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他的校长魏校长时常讲给同学们的道理:“立命”就是“立志”,“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尽管学生们做了踊跃的发言,可惜不是为了将来做官就是为了发财。唯有周恩来,这个被东北同学号称“小蛮子”的南方人,笔挺的站起来,脸上荡漾着清气神:“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如何写出纪实文学的感染力,窃以为唯有对话,通过人物对话的场景烘托,尤其是情感和细节的描写,才能真正打动读者。这一点,通过读本中随处可见的人物对话,从而拉近了人物纪实空间的距离。作者可谓深得写作之妙。

读到最后,掩卷沉思,一代伟人,斯人已去。我们最好的缅怀,唯有这些带着作者心跳的文字,那么真挚,那么亲切。让我油然而生这篇“满腹霞光铺锦绣,一腔敬仰塑伟人”的文字,权作是对于作者深深地敬意和由衷的赞美。更是对于我们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的深深追忆和无限思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