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豆学院jasmine拆书课第二期作业读书

《追风筝的人》远离战争,远离伤害

2019-02-20  本文已影响48人  红雪飞

阿富汗是古老的国家,它的首都喀布尔是阿富汗最大的城市,喀布尔是一座有3500多年历史的名城,著名的东西方通商要道“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连接中亚和南亚的贸易必经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喀布尔”在信德语中是“贸易中枢”的意思。1773年杜兰尼王朝统一阿富汗后,喀布尔成为阿富汗首都。

故事的主角就是在这座城市里出生,在这里长大,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

1.两个好朋友

阿米尔是一个可爱而幸运的男孩,他出生在喀布尔一个富有的家庭,但是他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因为他的妈妈在生下他时难产而死。

阿米尔的生活中有四位重要的人物,他的爸爸,爸爸的朋友拉辛汗,也爸爸的是生意伙伴。仆人阿里,和爸爸一起长大。最后是阿里的儿子,哈桑,他是阿米尔最重要的伙伴。

哈桑的妈妈莎娜芭是个美人儿,生下哈桑后,不能接受哈桑是个兔唇,5天后就离开了他们,跟一群江湖艺人跑了。所以两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很自然的成了最好的朋友。

他们一起长大,喝过同一个奶妈的奶,住在同一所房子里,唯一的区别就是地位的不同。

阿米尔的爸爸是一位极有经商天份的人,是喀布尔屈指可数的巨贾,还自己出资建了一座恤孤院。妈妈是索菲亚·阿卡拉米,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喀布尔数得上的淑女。在大学教授古典法尔西语,祖上是皇亲贵胄。

阿米尔的爸爸是阿米尔的偶像,也是个做事果断的人,眼睛的世界里只有黑和白,他教会阿米尔,偷盗是比饮酒更大的罪行。在阿米尔的眼睛里,爸爸几乎是个无所不能的人,他从小就渴望爸爸的爱。

阿米尔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十一岁时已经能够背出迦亚谟、哈菲兹等数十篇诗歌,他喜欢母亲留下的书,但父亲希望儿子像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样,去踢足球去打架。

可在球场上阿米尔却成了可笑的负担。阿米尔害怕阿富汗人最热爱的运动——斗武竞赛,第一次看比赛就大哭着回到家。

他没有活成父亲希望的那样,不争不抢,喜欢看书,甚至还需要哈桑的保护,可是就像父亲的朋友拉辛汗说的,他不是父亲的图画册,也不是跟他一样的性格,也许还不能保护自己,父亲对他的质疑,让阿米尔十分厌恶自己。

阿米尔的父亲与哈桑的父亲阿里也是一起长大,阿里的父母死于一次交通事故,之后由阿米尔的爷爷收养,他们的童年一如阿米尔的童年,清澈的友谊,友好的玩伴。但是阿富汗是个等级分明的国家,出身让他们永远有着不同的高度。

虽然阿米尔和哈桑是两小无猜的玩伴,一起放风筝,一起捉昆虫,一起在树下读书。他们都喜欢《列王纪》这本书。但哈桑无法学习认字的。

阿米尔这时已经开始试着写作了,经商的爸爸很不理解,只有拉辛汗和哈桑支持他。

虽然爸爸对阿米尔很严厉,却对哈桑很慈爱,治好了他的兔唇,还记得他的生日,这让阿米尔心中产生了嫉妒心理,有时会故意耍弄哈桑,让他难堪。

时间到了1973年,阿富汗内部发动政变,君主制被推翻。政局的变化也正在改变着阿富汗人的心理,法西斯主义者蠢蠢欲动。战争的种子已经埋在了阿富汗的土地,时间一到,它就会破土而出。

2.哈桑离开了

冬日是阿米尔和哈桑最喜欢的季节,可以不用上学,整天呆在温暖的屋子里打牌,最有趣的是阿富汗最有名的斗风筝大赛,阿米尔是放风筝高手,哈桑是捡风筝高手,风筝掉在哪,他都可以预知到。

本来是最佳组合,可是却因为1975年的斗风筝大赛拆散了两个人的友谊。比赛的前一天,哈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被妖怪拉倒水里,好像已经预知到有不幸的事情发生。

一开始,斗风筝大赛一直按照他们期望那样进行着,阿米尔把最后的风筝打败,阿米尔望着哈桑,哈桑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哈桑去追断了线的风筝,很久没有回来。阿米尔在寻找哈桑的过程中,意外发现阿赛夫和另外两个孩子强奸了哈桑。他后退了,没有站出来保护哈桑,而这件事也深深地印在阿米尔的心里,即使爸爸第一次以他为荣,也让阿米尔再也提不起任何兴趣。

发现秘密的阿米尔像变了一个人,不再跟哈桑在一起玩,他想出各种方法把哈桑赶走,虽然爸爸带阿米尔去了贾拉拉巴德,也不能阻止阿米尔赶走哈桑的想法。爸爸很生气阿米尔的行为,因为他想让爸爸换个仆人。

阿米尔13岁时,爸爸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生日宴会,阿赛夫也来了,送给他一本希特勒的书,被阿米尔扔掉了,爸爸的好友送给阿米尔一个日记本,鼓励他好好写作。阿里和哈桑送给阿米尔一本漂亮的《列王传》。

这样也不能改变阿米尔想赶走哈桑的心意,他把钱放在哈桑的房子里,陷害哈桑,哈桑把一切都告诉了阿里,阿里决定带哈桑离开,爸爸一再挽留,也没留住哈桑和阿里,阿米尔就这样在一个下雨的天送走了两人,他本可以站出来说出真相,可他又把自己隐藏起来了。

当时阿富汗的政局已经非常危险,人随时都会丢掉性命,爸爸决定带着阿米尔离开,爸爸在途中也显示出英雄的本色,救下了被俄国人看中的逃难人的妻子,他们在途中还遇到了曾经一起欺负哈桑的卡莫,卡莫在做礼拜的过程中曾被强奸,变得傻傻呆呆,命运就是这么奇怪,总会有个无形的力量会将恶人惩罚。

可惜卡莫在去巴基斯坦的途中死去,他的爸爸不能接受这件事,饮弹自杀了。

3.来到美国

爸爸和阿米尔来到美国生活,陌生的国度一切都是陌生的。爸爸和阿米尔都在适应新的生活。他们不再有大房子,没有清澈的泉水,也不再有清新的空气。

爸爸不喜欢俄国,也不喜欢美国,但佩服美国的总统里根,他们生活在一个小公寓里,他们的邻居多是警察,邮递员,公交司机等,全都是被里根经济政策压的喘不过气来的蓝领工人。

他们在这里得不到尊重和信任,哪怕是杂货店的老板,都不肯相信爸爸的支票是真的。可是在淳朴的喀布尔一根树枝都可以在面包店里,赊一个月的账。

爸爸在加油站工作养活他们,生活给他太大的压力,让他不再那么神采奕奕,全身都是汽油和烟的味道。还总是那么疲劳的样子。但他还是像在阿富汗一样的,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男人,不要救济,支撑着这个家。

阿米尔高中毕业,爸爸很高兴,他伸手揽住阿米尔的脖子,亲吻了阿米尔的额头。“我很骄傲,阿米尔。”他说。这曾经是阿米尔最向往的事情,就是成为爸爸的骄傲。

爸爸带阿米尔去酒吧庆祝,他请了酒吧所有的人喝酒。并送给阿米尔一辆旧福特,但阿米尔在大学选了爸爸不喜欢的英文专业,看着爸爸酸痛的手腕,黑指甲和溃疡病,阿米尔很内疚,可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有时,阿米尔会来着自己的福特到远处看风景,看到海,还是会想起哈桑,还有小时候的承诺。

爸爸在阿米尔21岁时卖掉了自己的别克车,买了一辆大众巴士,他们在二手市场淘来些二手商品,然后星期天清早,开车到圣荷塞巴利雅沙跳蚤市场,租个档位,加点微薄的利润把这些垃圾卖出去。

4.遇到爱情

在跳蚤市场,阿米尔见到了伊克伯·塔赫里将军和他的女儿索拉雅。阿米尔爱上了索拉雅,一整个夏天都在想着索拉雅。终于在又一个闷热的夏天,阿米尔终于让索拉雅认识了自己,还得到索拉雅妈妈的支持。

他们互相交换了理想,阿米尔想当一名作家,索拉雅想当一名老师。因为,哈扎拉人在阿富汗地位低下,没有学习的机会,在阿富汗时,索拉雅自告奋勇地充当了她的佣人兹芭的老师,教会她认字,阿米尔又想到了不认字的哈桑,和以前经常戏弄哈桑的情景。

可是在这个爱情到来的时候,却发现爸爸得了癌症。爸爸越来越消瘦,终于有一天爸爸在跳蚤市场晕了过去,人们才知道了他的病。

他决定在弥留之际为阿米尔提亲,塔赫里将军同意了爸爸的提亲,索拉雅说出多年前的秘密,阿米尔也很想说出与哈桑之间的秘密,可惜还是没有勇气。

阿米尔和索拉雅按照传统举行了见面仪式,他们定好了婚期,没有“食蜜”的订婚部分,因为爸爸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了。

爸爸拿出积蓄,为他和索拉雅举办了隆重的婚礼,索拉雅决定跟爸爸一起生活。他十分细心的照顾爸爸。

婚礼之后的一个月,爸爸离开了阿米尔,留下阿米尔一个人独自面对生活。婚后的阿米尔重新认识索拉雅一家,需要重新开始写作,他写的第一部小说顺利的出版了,而索拉雅也如愿做了一名小学老师。婚后的一切都那么平静而幸福,除了他们俩个一直没有孩子,成为了将军一家的遗憾,将军也不同意索拉雅去领养孩子,为此,阿米尔买了一座离他们有点远的房子生活。

5.回到阿富汗

但是一个电话打断了阿米尔平静的生活,是拉辛汗打来的,让阿米尔回到阿富汗“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路。”

与祖国的大地共鸣,还是让阿米尔回到了喀布尔。这就好像游子对祖国的渴望,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故乡就像磁铁,在梦里也会出现的地方。

阿米尔在白沙瓦见到了弥留之际的拉辛汗,得知自己与哈桑是兄弟的关系,还得知了哈桑与妻子、儿子、母亲的故事,得知了塔利班杀死哈桑的消息。也明白了为何拉辛汗将自己叫回来的原因。拉辛汗希望阿米尔可以找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阿米尔带着对哈桑的愧疚,跟着导游法里德,开着一辆破卡车,走上了寻找索拉博的路。

他们回到喀布尔,满目的苍荑,这是阿米尔的故乡,却已经认不出来了,他倒是觉得自己像个客人。“一阵悲哀向我袭来。重返喀布尔,犹如去拜访一个多年未遇的老朋友,却发现他潦倒凄戚,发现他无家可归、身无分文。”

6.就回索拉博

在恤孤院里,他们得知索拉博被塔利班带走了,在亲眼目睹了塔利班的残暴之后,阿米尔没有退缩,而是冒着生命的危险走进塔利班。没想到那个抢走索拉博的头领,竟然是阿赛夫。面对曾经伤害过哈桑,又伤害哈桑的儿子的人,即使阿米尔差点被打死,他很痛,却不停地大笑起来。

索拉博在最后关头打瞎了阿赛夫的眼睛,救下了阿米尔。

在法里德的帮助下,阿米尔带走了索拉博,没有找到拉辛汗,也没有找到要托付的人,法里德带着他们来到伊斯兰堡之后也离开了。阿米尔谢过法里德之后,和索拉博留在了伊斯兰堡。他们想要一起回美国却异常地艰难,不能证明索拉博是孤儿,就不能领养他。

律师建议索拉博先回到恤孤院去,然后再领养,可在索拉博听到这个消息后,以为阿米尔骗了他,独自在浴室中自杀了。

虽然索拉博被救了回来,却不肯再信任任何人,也不肯说话,这样一直持续到他们回到美国,如同梦游般地生活着。

直到有一次,当风筝在空中飞起时,索拉博的眼中闪出光芒,阿米尔如同抓住了希望一样,他打败了旁边的绿风筝,他看到索拉博的一丝微笑,他问他要去追那个风筝吗?他看到了索拉博的点头。“为你,千千万万遍。”不为别的,只为这个雪花的融化。

7.珍贵的和平

阿米尔最后终于得到了索拉博的信任,他对索拉博做的一切,好像那个冬天之后,哈桑为他做的一样,为了重新得到阿米尔的信任,哈桑也曾这样努力过。

这样的场景,在索拉博的身上复制,在索拉博和小阿米尔的心里,都藏着被被叛时的伤痛。唯一不同的是,哈桑走了,而阿米尔却还留在索拉博的身边。

阿米尔和哈桑是亲兄弟,却不再相见,哈桑渴望着阿米尔的理解,他们是兄弟,却像两个不等级的种族一样,一个伤害,一个忍受。哈桑就像战争前的阿富汗,和平纯洁善良,阿赛夫就像那个蹂躏阿富汗的法西斯,当阿富汗被列强欺侮,同为同胞的阿米尔没有同哈桑一起去面对那个侵略者,却把自己的祖国伤害地更惨烈,那就是塔利班。

哈桑代表了这个善良的国家,面对侵略沉默了,面对塔利班的残暴,他也没有力量去反抗。正如阿米尔说的,他们缺少的是如同父亲一样的男人。

曾经的中国也是这样的土地,经历了列强的侵略后,伤痕累累又疲惫不堪,但渴望和平的人民并没有沉默下去,而是勇敢地团结在了一起,一起为了国家的和平与安宁努力将侵略者赶出祖国。

在《红海行动》这部电影里,看到当地武装分子抓住一些普通人,作为人体炸弹袭击政府军,炸弹爆炸的地方,到处都是支离破碎的人的肢体,残破的不只是城市,还有人心。

同样遭受战争的还有叙利亚,网上看过一篇文章,一位中国的留学生和一位来自叙利亚的移民,共同在美国学习,面对同学的嘲弄时,叙利亚同学没有害怕过,总是一笑置之,但看到中国的烟花却吓得脸色苍白,他说他的爷爷、弟弟都是被炸弹炸死的,美丽的母亲也因为炸弹的碎片而毁容,爸爸为了唯一的儿子来到美国,走之前却遗失了奶奶,现在奶奶还是下落不明。那在中国新年里绽放地烟花,却跟叙利亚上空无情地轰炸一模一样。

我们没有见过真正的战争,当然也不想见到,因为战争太可怕。在战争中的屠杀都被冠上“正义”的名义,无辜的人都是待宰的羔羊。

身边的人体炸弹,随时而来的突袭,脚下的地雷,空气中的毒气……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失去生命……就如在空中的风筝……

只有在战争中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渴望和平,才知道和平的珍贵。

书中说:“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的地缓慢前进。”

遭遇浮沉,也无畏悲伤,这种随遇而安的性格,造就了阿富汗的历史,也使得阿富汗人民十分的善良与淳朴。

风筝总会升向空中,和平也会重新回来,但生命却永远不在,他只能随着风筝的线,飞向空中,线的那头却牵着游子的心。

作者:寒冰,胸无点墨却又自强不息的写作爱好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