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个人卓越领导力

原来善于发问藏着这么大的学问

2019-03-17  本文已影响20人  059260bd4d1e
善于发问

    周三晚上七点半,谭老师的打造个人领导力第二讲——善于发问,如约而至。这一堂课比我想的更精彩,在上课前我也想过这次课的内容,但是实在没想到的是,原来善于发问四个字竟然藏着这么大的学问。

复习旧知

    很是佩服谭老师,因为他的课不光是在内容上打动我,而每次上课的形式,方法都能让我有所启发,有所触动。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温故而知新”,这次课谭老师也是讲到这句话,先和我们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什么说谭老师上课的方式方法能触动我也在于此。“温故而知新”,我们作为教师是否做到了呢?我们在备课,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是否注意到这一点了呢?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不能忘记这几个字,谭老师再次提醒了我!

    谭老师还说到我们做事时,之所以会完成任务,是这两个原因:使命驱动和责任驱动。我很是孤陋寡闻,以前没听过这两个词语,心中有个大大的疑问,接着谭老师为我解开了疑团。他举了一个贴切的例子,让我瞬间明白。鸡蛋我们每个人都熟悉,他从外向内破是食物,这就相当于责任驱动,就是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是因为外部的压力使他完成任务,虽然他也会完成,但是对于他或许不会感到有意义。而鸡蛋从内向外破是生命,这就相当于使命驱动,就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如果从心里愿意,把他当成是自己的使命而为之,那心里的感受或结果可能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推崇使命驱动。

    接着谭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一些书,《高效演讲》、《关键对话》、《非暴力沟通》、《倾听的艺术》等等,重要的是谭老师传授的读书方法让我觉得受用。他告诉我们要写读后感,但是这读后感绝对不是把书中叙述的事情故事等,我们再写一遍,而是写自己的启发、心得或者的某一句打动自己、引发自己深思的话,还可以写写将如何改变自己这些。

    对上节课内容回顾的最后,谭老师让我们善于倾听,但是听完之后要思考,思考并不是结束,接着要总结,总结完了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要列出行动方案,接着还需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这样才能慢慢走向成功,所以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讲授新知

    新课的开始谭老师依然抛出了问题让大家回答,然后谭老师根据大家的回答来判断大家的想法或是否用心思考了,此时倒觉得谭老师是个心理学家,能洞察心理所想,所以也有老师开玩笑的说“这是套路呀!”谭老师的课吸引我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总是能引起我的思考,课伊始的这四个问题,我之前从来没想过,但是当我看到这四个问题时,觉得确实该好好想想。尤其是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越大越不爱问问题了?”是呀,这种情况真的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有这个感觉,两岁左右的孩子看到什么问什么,到了一年级时孩子的问题较多,但是到了六年级,孩子们的问题确实就少了,然后再到成人了,问题就更加少了,有一部分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懂得的多了,但是肯定有别的原因呀?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了儿时的那份好奇心!

    善于发问也有三要素:第一是改变思维、第二是组织问题、第三是有效发问。在谭老师让我们排序的时候,我把改变思维排在了第三位,因为我觉得发问完之后,觉得不合适才能改变思维,其实恰恰相反,改变思维是排在第一的。

    在改变思维这里,谭老师送给我们了一个理念,一个原则,一个规则。理念:像孩子一样思考,保持好奇心!如何保持好奇心呢,一定要有谦卑开放的心态。原则:聚焦你发现的事物!你在问问题的时候,到底想了解什么,要聚焦,不要发散。规则:一个问题只包含一个问题!问问题时不要想着,一个问题要解决或包含太多答案,这样反而会让被问者反感。在问问题时我们还是要多反思,因为反思的深度,决定我们自己这个球与周围空间的发弹力度,最终决定我们的成长度。

    在组织问题这里,谭老师先向我们展示了两类问题,一类是直接型问题、探询型问题、棱镜型问题,而另一类是消极问题、模糊型问题、引导型问题,而我把这两类问题认为是好问题和坏问题。第一类是好问题,直接型问题,从字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问题;探询型问题,需要得到什么人、时间、地点等等这些答案,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分层追问。棱镜型问题,通过发问,收集信息,引起思考,多角度通过一个问题,获得不同的观点。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类问题确实是好问题。另一类坏问题,消极型问题,发问者并没有要得到什么答案,他问问题的本质就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模糊型问题,被问者感到很迷惑,表面上是在问问题,其实是在谈话;引导型问题,这样问题的本质是,表面上是在问问题,但已有答案,并引导对方按自己的方式思考,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产生被问者的抵触情绪。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问后一类问题。

    有效发问也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我们问问题时,我们自己的语气、声调和表情,在这方面我们要不断的修炼,同时在我们问问题时,当对方给与我们答案时,我们要全神贯注的和对方互动;第二是我们问问题时,我们的引导要具体,到底想到知道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第三是我们要倾听、分析和追问。

    我的思考

    实在没有想到问一个问题,有这么大的学问。听了这次课,也会想了一下,自己问过别人的,别人问过自己的各种问题,也简单的归类了一下,最后惊奇的发现,都是可以归类到谭老师提到的那两类问题里面的,现在想想当时自己如果早就知道这些,可以避免很多错误的决定,比如我遇到过引导型的问题,当时真是按对方的思路去做了,结果却是错误的。如果自己早就知道这些,可以避免很多次别人的反感和误解。看来,善于发问学问真的很大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