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诵读第32天
2024-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林笔记
【《孟子》诵读第32天】
梁惠王下2.14
【原文】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夫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 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译文】
滕文公问道:“齐国人准备加固薛城,我非常害怕。怎么办才行?”
孟子回答说:“从前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侵犯他。便离开迁到岐山之下居住,并不是主动选择住到那里,实在是不得已。如果能为政行善,后世子孙一定有称王天下的。君子创立事业传给子孙,正是为了世世代代继承下去。成功与否,就要看天意了。您对齐国能怎么样呢?努力施行善政就行了。”
【感悟】:这段孟子与滕文公的对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面对齐国筑薛带来的威胁,孟子以古为例,指出若能坚持为善,即使当下艰难,后世子孙也必有成就王者之业的可能。这告诉我们,在困境中不应只关注外部的威胁,而应专注于自身的为善和积累。
君子创业垂统,要考虑事业的可持续性,成功虽有天意,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努力。只要一心为善,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不断积累善德善行,便能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以坦然和积极的心态应对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