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侠保重

给你一个『保险配置』思考框架(下)

2019-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虎少侠ins

保险配置过程中,什么最重要?

大部分人会说是保险产品。

的确,产品确实很重要,但我觉得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保险理念更重要,也就是保险配置的思考框架。

关于这个框架,我总结成了【两要素】、【两原则】两个部分。

上篇回顾:02/ 给你一个『保险配置』思考框架(中)

本篇后半部分有些点会写的比较散,前半部分主要是从保险的视角去看资产配置。

为什么说,资产需要『动态』配置?

因为哪怕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和人生阶段,主观的理财观念,客观的财务情况都不相同,如果用静态的方法去配置资产,肯定是不合适的。

比如说,月薪6000的普通应届毕业生,根本谈不上什么资产配置,他们最应该做的是努力的提升自己和努力工作,严格执行适合自己情况的储蓄计划,同时学习理财相关的知识做好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而小有资产后,再考虑理财的事情。

至于网上广为流传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分配比例什么的,没有必要看。而其对资产的分类可以参考借鉴一二,但也绝对不是什么标准模板。

从保险的角度看,家庭的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

1、新成立的家庭,还没有宝宝,需要分心的事情比较少。

这时候两个人的收入可能不够高,储蓄也有限,这时候不适合做投资理财。

一方面,因为手里可用于投资理财的资金不够多,收益率再高,获得的收益也是很有限的。

另一方面,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自己的理财如何获得更高的收益,如果把这些精力放在工作升职加薪的话,回报率会更高。

所以该阶段应该以工作为重心,尽量提高自己工作收入,并有计划的储蓄,为将来做准备。

保险的配置,应该选保费比较便宜,而保额却比较高的产品(以性价比为首要考虑因素),至于保障的范围和服务等方面,则无法苛求更多。

2、宝宝的出生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家里就由2个人变成了3个人。

两个人的自由时间减少了,以前可以毫无顾忌的打拼事业,现在需要更多的照顾家庭。

此时两人的收入基本已经稳定了,短期内上升空间有限。

另外,养孩子 = 养了一台『碎钞机』,也就是家庭的支出大大提高了。

婴幼儿时期的玩具衣服尿布等消耗品,学龄前孩童的早教费用,学龄时期的教育费用、课外辅导班费用、兴趣爱好班费用,等高中大学后,可能还要准备孩子的出国留学费用。

等孩子踏上社会后,说不定还需要准备结婚、买房、创业等初始启动资金。

与此同时,自己的父母也开始逐渐步入老年阶段,应该开始准备养老。那么作为儿女,应该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此时父母仍然能够照顾自己,且有自己的储蓄,暂时我们能做的不多,甚至父母还能帮我们分担一些压力。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收入可能比较可观,也可能不太理想。

如果收入比较可观,那么应该根据自己的主观目标和可观财务情况,结合自己的能力圈,进行资产的配置。

资产配置的目标,应该是获得更高的收益,把家庭财富的雪球滚得更大一些,既要考虑资产的安全稳定性、流动性,又要考虑收益性。

但没有任何任何一个金融产品能同时满足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投资理财的不可能的三角),所以只能通过资产组合的方式来实现。

这种情况的保险配置,一方面应该在原来的保障基础上,推高保额。其次,通过加保的方式,把保障范围覆盖的更全面一些,之前如果是定期的保险(保到70岁),现在就可以考虑推到保障终身。

如果收入不高,仍然属于收入和支出基本持平的情况:

家庭应该以保障现金流为主,资金仍然以定期储蓄为主,没有必要盲目追求高收益,反而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重要,收益性不是说不能追求,但要谨慎些。

保险呢,因为家庭责任的担子加重而收入有限,所以仍然以整体性价比为首要考虑因素,加高保额。

3、孩子成年了,自己步入中年,父母完全步入老年

为孩子的支出逐渐减少,为父母的支出逐渐增加,且其中主要是医疗费用和陪护费用等。

我们自己,可能处于事业的黄金期,也可能面临事业的风险。身体可能较健康,也可能比较糟糕。但不可避免的是,我们要开始为步入退休养老生活做准备。

此时仍然要看收入情况,在收入可观的情况下:

资产配置情况和上一个阶段的资产配置思路不太一样。因为我们要拿出当前的一部分财富,送给未来的自己养老。

这里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钱不都是我自己的吗?为什么要送给未来的自己养老?

首先,我们的『钱』不一定是我们的『钱』。因为这里所谓的『钱』,并不是以货币的形式呈现的,而是以各种投资理财的标的为形式出现的,并没有落袋为安。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资产贬值,我们就会遭受损失。

我们也当然不可能把这些资产变现,因为资产可能会继续增值,如果变现了就要承担这部分损失,以及承担通胀损失。

总结一下,我们不想承受资产贬值的风险,同时又不想承受资产变现带来的损失,还要考虑将来养老的问题。

那么逻辑就很清楚了,我们要找到一个金融工具或者投资标的,绝对不会贬值,收益不高但足够覆盖通胀,稳定性和安全性又很强,能稳稳的把这笔钱留给将来的自己养老。

不知道有没有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保险是可以的。

而如果收入情况不乐观,

理财和资金操作的余地非常小,也很难谈得上资产配置。

但养老金仍然要储备,可能更多的依赖于国家的养老金和儿女的赡养。

所以年轻的时候,该996还是得996啊,唉~

在这个阶段,无论收入如何,保险配置其实已经比较完备了(前提是前2个阶段都有配置和调整过保险),疾病/意外/身故等保障已经基本到位了,此时保障的重点应该逐渐转移到养老保障方面,想好自己的养老生活应该如何度过。

人生的铁人三项,是很多人都需要面对的,重要的是,你想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

以上只是浅谈,提出了一些问题,也提供一些思路供大家参考。

PS:最近玩了一个游戏,和我们的人生非常相似,第一次玩这个游戏的我,内心其实很受震动,本来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在游戏里不说实现财富自由,但也不会太差吧,最终结果输的一塌糊涂。

其中让我直观感受很深刻的点在于,我们很多人每天看似忙忙碌碌,但其实却始终在一个圈里兜兜转转,不得破局而出。就像一个仓鼠,在转轮风车里不停的跑,无论如何卖力却始终在起点打转。

游戏挺复杂的,所以游戏规则什么的不多说了,就说点自己的感悟吧。

关于《富爸爸穷爸爸》现金流游戏的启发

1、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欲望是原动力。

鸡汤自品

2、底层基础 - 要把游戏规则摸清楚

比如游戏中,有损益表,有资产负债表,就需要了解一定的财务常识。

游戏中的各种『投资标的』:房产,股票,公司等等,不同的『投资标的』能带来多少现金流?带来多少负债?

想要玩转必须有金融相关知识,对各种投资标的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3、中层 - 制定有效的策略,并想办法有效执行

在熟悉规则的基础上制定策略,这里和个人的能力有关。

首先要结合自己的目标和愿景;

第二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圈;

第三,要根据自己的家庭财务情况,考虑当前阶段应该以提高现金流为主,还是要把握搏收益的机会;

4、上层 - 要有突破舒适区的勇气

5、如果每天时间由24小时变为48小时,那你能做更多的事情吗?

在你的知识盲区里,做那个让你放心的人。

WeChat:howardhou2010,欢迎咨询和讨论,bye~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