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春天--一次从0到1的尝试
园务计划中3月有一次保育员培训,培训重点是春季传染病预防。
和上次培训我把重点放在职业愿景上一样,这一次我仍然不想墨守成规,因为我希望每个人,至少是大多数人可以有参与感。
因为有基层工作的经历,我知道一个幼儿园最不被重视的岗位就是保育员,工资最低,干活冲在最前面,但很容易被家长忽视,是做事情过程中得到正反馈最少的一个岗位,所以这个岗位上的好多老师渐渐的也觉得自己的岗位是不重要的,也是幼儿园流动最大的岗位。
保育员的工作真的不重要吗?
恰恰相反,保育员负责的健康与安全是一个幼儿在园日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所有附加的“0”前面的一个“1”。所以,我就在思考怎样增加保育员的职业归属感与使命感。
于是,就从赋予岗位的意义开始,从设立自己的五年愿景三年目标开始,保育员是幼儿园所有岗位的基础,你想走行政路线,就在卫生保健上多花些功夫;你想走专业路线,那就趁没有行政工作压力的时候对业务尖兵多一些观摩学习和借鉴。
借用以前一个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专业获得尊重,敬业获得持续。
上次参与的人员反响不错,精气神很是持续了一段时间。
所以这也鼓舞了我,今天进行一轮新的尝试。
今天不培训了
大家已经集合完毕坐在了小板凳上,打开PPT,为拍照存档做足样子。
我问:“昨天的会议内容班主任已经传达了吧?我们今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大家知道吗?”
“传达了,带着问题来培训。”晴晴说。
“什么问题呢?”
“春季流行哪些传染病,我们怎么预防。”这次回答的人更多了。
望着大家胸有成竹甚至有一些不以为然的样子,我说:“我猜接下来我要是问大家这个问题的话,大家会这样回答我,”我模仿着年轻老师的口气:“春季容易流行腮腺炎、感冒、咽颊炎,预防措施是重视消毒工作和一日两检,对不?”
下面坐的老师都笑了。
“那我们还有培训的必要吗?”
有老师在后面小声说:“没有。”
我说:“我也觉得没有,把小板凳散开吧,我们今天不培训了。”
“噢!”年轻的老师们激动的要跳起来。
“嘘!冷静,我们不培训了,改圆桌教研,我们也研究一下我们日常最容易碰到的难为到我们的问题,还有它的处理方法。”我笑眯眯的说。
高涨的热情有一点回落,但总比干坐着不许说话不许动要好,于是大家七手八脚的重新调整了布局。
创造需求
为什么大家不喜欢参加培训?不喜欢受约束尚在其次,关键觉得没有什么收获,每年的四季轮回,尤其对于工龄长些的保育老师来讲,无异于新锅热剩饭,反复几次,早就没有了新鲜感。
我准备了几个新的问题:
我问音中班晴晴老师:“今天上午小朋友扭着脚大哭不止,为什么我抱走5分钟就还给你们一个开开心心的糖糖?”
我问小一班盼盼老师:“今天你们班有几个孩子嗓子红?其中哪个小朋友上颚红还有两处白点?它和咽颊炎有什么区别呢?”
我问音托班晨晨老师:“上次那个小朋友把彩泥团小球放到鼻孔里,为什么不能夹?”
“我们都知道传染病处理三要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那如果班级真的有孩子患上传染病,可以在第一时间判断吗?当你把孩子交还给家长,如果可以给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你觉得会怎么样呢?”
大家面面相觑,有点不好意思。
从书中寻找答案
我说:“大家不用不好意思,其实我也不是百事通老师,很多事情我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答案,我只是在年龄和阅历有一点点优势而已,我真正的老师,是它们。”
我取出早以准备好的《保育员应知应会》、《保健医工作指南》、《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全集:“接下来我们有40分钟的时间自由阅读,每个人可以从目录直接找自己感兴趣的点或者自己遇到过的难题,40分钟后每人分享一个问题的症状、判断标准、幼儿园可以做的处置以及给家长的家庭护理建议。”
大家尤其喜欢《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全集,几本书有图有真相还有答案,偶尔离得近的老师还会结合自己班级遇到的问题交换意见,有的估计是有选中的问题,对书页进行拍照,还有的对照着书在工作记录本上摘录着,我也翻阅了一本,也记录下自己之前看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处理细节。
开放分享,让结果最大化
我设置了震动的闹铃,40分钟很快过去,在接下来的分享时间里,大家分别分享了腹泻、咳嗽、过敏、鼻塞、呕吐、手足口、高热惊厥、感冒、流鼻血等等十几个方面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这个阶段大家基本还处于照书读加自己理解的状态。
所以有最后一个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套用四步公式(是什么?判断依据?怎么做?你的建议)在全员群分享学到的经验,放大结果让输出更高质量,加深印象真正促使知识内化,另一个作用,让更多的人看见。
让我感到开心的是,大家欣然应允,并承诺在晚上8点前总结完毕。
培训结束到院子里,师傅和保洁大姐正在锯竹子为鸡舍鸭舍扎漂亮的篱笆园,春天真好!即使日子普通,工作平凡,但有了春风拂面,一切都显得生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