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性的智慧到道德的修养——读《福慧之道》有感(272)
2023-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永远在修行的心灵
佛家讲的空性,和儒家、道家文化是相容的。那么,怎样从空性的智慧落实到道德的修养呢?用《太上老君清静经》中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所谓上德不德,不能理解为“最好的道德就是不讲道德”,这是错误的。上德,指先天五德俱全,或后天返先天,亦是上德。本来自有,不待外求,故曰“上德不德”。简单来说就是,上德之人,起心动念均自然,本身就具备做好事的自然能力和行为,不是刻意去做好事。或者是通过后天努力,坚持不懈做好事,满满地习惯成自然。这两种情况都视为上德。
下德执德,不能理解为下德之人反而重视道德。下德执德,指受后天污染五德渐失,所以要想重返先天必须执德。所谓执德,即知错必改,知罪必悔。具体表现为:戒刑杀以成仁,戒巧取以成义,戒邪淫以成礼,戒酒肉以成智,戒妄语以成信。由此,仁义礼智信五德可勉强而来,故曰“下德执德”。
生活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我们很多人的仁义礼智信五德渐失,如果由勉强而来,就必须执德,即“知错必改,知错必悔”,因为没德,所以才要执德。如果你五德俱全,自然不需要执德了,故上德不德。
老子说“有仁义,大道废。”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是为了仁爱而爱人,而是自发的情感,是自然流露的慈悲。不像现在年轻人口头上常喊的“我爱你”,这种流于形式的爱,就有点像“下德执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