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服一个不杀你?
我以为有些事,永远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当然我是说除了好事,比如我最近在做的一个研究——“和范冰冰共度良宵的可能性分析”。别笑,我是认真的。认真的把我脑袋里,那些关于“求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公式全抖了出来。
不过,我绞尽脑汁,流尽口水,忙活了一星期。概率始终停留在0, 一点没涨,还用掉了两条烟和一卷卫生纸。
坏事呢,说不定某一天你上街溜达,就遇见个持刀抢劫的。或者你被外星人抓走,从此沦为配种机器(这貌似是好事)。你去银行取钱,遇见抢银行的,被挟持作为人质。
(图片:来自网络)这个时候如果你不说点什么,可能就真没机会说了。说了,还有救。
可是如果说错了话,没准死的更快。那么到底该说什么,怎么说?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之所以能走到杀人这一步,原因很多,而且不尽相同。本文试着从两个主要方面入手,教你怎么说服一个人不杀你。
01.指出被分散的责任
除了少数,类似汉尼拔的变态杀人狂以外,人天生就具有理解他人处境和情感,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心理学中被称作移情(Empathy)。
即使是一些灵长类动物也具有这种能力。有一个心理学实验是这样的:
把两只黑猩猩分别关在两个相邻的房间,中间隔着一扇窗户。这两只黑猩猩并无血缘关系,而且素未谋面。其中一个房间有一个杠杆,黑猩猩A一拍这个杠杆就会得到一个香蕉。与此同时,隔壁房间的黑猩猩B就会遭受电击。黑猩猩A当然不会因此而饿死自己,还是得吃,可是每次都会等很久,等到自己饿的实在受不了时,才会去拍那个杠杆。
(Image:From Frans de Waal)当然这种能力只存在同类之间,当把隔壁的黑猩猩B换成兔子后,黑猩猩A就会不停的去拍杠杆,傻逼呵呵的看着兔子被电的上窜下跳。不过这个实验至少说明,不止是人,连黑猩猩都不忍心看到同类受苦。
那为什么有些人还会去杀人呢?
因为很多时候杀手的责任被分散,甚至消除了。当他觉得自己没有责任,自然也不会觉得内疚。导致责任被分散有以下几种原因:
群体效应
当一个人作恶时,他要承担全部责任。可是当一群人一起作恶,责任就落在了整个群体,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减小了。
比如说现在有一家苹果直营店,一个人抢了部iphone,跑了。我们可能只会觉得这人很傻逼,警察叔叔会制裁他的。可是当有第2个人,第200个人,第2000个人都在哄抢iphone的时候,我们也难免顺手拿一部揣进兜里,并且还能心安理得。这也是很多打砸抢事件,以及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
福州某广场鲜花遭哄抢 (图片:来自网络)那么我知道了这个有什么卵用呢?
试想你正被一群人劫持,此时你与他们的对话就不应该以“你们”为主语,比如说“你们跑不掉的!”“黑猫警长会来抓你们的!”“你们这样真的好吗?”之类的。而应该对每个人说,当然言语不能过激,将责任完全落在每一个当事人身上。
同理,当你在街上被一个人暴打,一群人站在旁边围观。你喊救命往往是没用的,谁都不想惹麻烦,周围这么多人呢,不关我事。
所以此时,你应该直接指向其中一个人,比如“戴绿帽子那个,就是说你呢!快报警!”,这个时候他一定会报警的,因为责任全落在了他身上。
非我所愿
当一个人作恶时,如果他认为这非他本人的意愿,他就会觉得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减小了。
比如说杀手接受命令而杀人,这种情况下杀手会认为,责任在于给对他施加命令的人,而非自身,从而下手也绝不留情。常见于一些受控于恐怖组织的人,除了他们自身所处的高压环境的影响以外,接受命令而杀人会减小他们的负罪感。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我们平常以为正确的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
(图片:来自莫二的美图秀秀)比如说你又被劫持了,为了和劫匪套近乎,你对他说:“大哥,我知道你也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会这样的。”这反而会减小他的责任,让他觉得,这不是他的错,而只是因为外界的各种原因,因为上天的不公,他没有选择。
正确的做法是慢慢引导,让他知道自己其实有很多种选择,而且要为每一种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抹杀个性
当事人任何一方的个性被抹杀时,相应的责任也会被抹杀。
我们都知道,歹徒行凶都爱套个丝袜,带个面具什么的。除了害怕被认出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套上丝袜后,个性被抹杀了。这其中蕴含的心理过程是:我不再代表我自己,我只是一条丝袜,所以我也不用承担责任。这就是职业杀手一般都会给自己起个代号的原因,比如山鸡,狗蛋,莫二……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所有涉及举报的机制都是匿名的,就是为了让你消除需要承担责任的顾虑。
同时杀手还会抹杀被害人的个性,以减少自身的负罪感。比如直接称被害人为目标、猎物,傻逼。打群架时,大喊一声:“就打那个有纹身的”。这些行为都会弱化被害人的个性。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诋毁,对自己暗示被害人身上令人反感的地方,降低被害人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两国交战,往往会夸大对方的恶行,把对方描述的越令人反感,恶心,越能增加己方士兵战场上的决心。
甚至有时候,那些令人反感的地方也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通过不断的心里暗示就成为了既定事实。比如说,他长得丑,该死。他长得帅,该死。他太傻逼了,该死。他挺聪明的嘛,该死。
所以,当你被再次被劫持的时候,首先要强调你自己的姓名,姓名就代表了你的人性。比如这样:“我叫王大锤,明天就要高考了,今天一定要好好复习,考到第一名,我到底是上清华呢?还是上蓝翔呢?哎,好纠结啊,女侠你能放了我吗?我要回家写作业去了”。
(图片:来自网络)这还不够,你还要让杀手认识到自己的个性。比如这样:“大哥,你妈贵姓?”。开个玩笑,反正就是和杀手尽量攀谈,可以聊一些具体的事,家里几口人啊,干什么工作的啊(这不是废话吗,杀人的!),让他认识到自己是人,而不是杀人的工具。不过要注意察言观色,不能引起他的反感,否则死得更快。
02.建立彼此的联系
从进化心理学的“自私基因理论”,我们知道: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是绝对自私的。那么作为基因载体的我们为什么还会去关心别人?
我们之所以会关心别人,其实本质上也是因为自私。当我们与他人之间建立了联系,这种联系就成为了有助于我们将基因遗传下去的因素。而相互联系的程度也决定了我们对他人的关心程度,比如相比陌生人,我们更在乎朋友。相比朋友,我们更在乎亲人。
那么该如何和一个将要杀你的人建立这种联系呢?
互相依赖
互相依赖,简而言之,就是寻找你们之间的共同点,彼此之间的联系。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智囊,罗伯特·赖特曾经说过:我不想轰炸日本的原因之一,是我开的小轿车是日本产的。这说明了经济的依赖关系减小了发动战争的可能。
《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了“人类冲突的麦当劳理论”,该理论说两个都有麦当劳的国家,永远不会发生战争。虽然这个理论早被证明是扯淡,但是他的出发点是对的,即:建立联系能够使你和他人更容易和平相处。
(图片:来自网络)那么,如果你被绑架了(说好的劫持呢?),就要努力寻找你和杀手的共同点。如果杀手是劫财的,肯定是个穷B,这个时候你也要证明自己是个屌丝。当然我不是说如果杀手是劫色,你也要证明自己很色……
可以是任何的共同点,比如都姓王啊,是老乡啊,都是本命年啊,穿了红内裤啊,还是蕾丝的啊。除此之外还要说明你们并不是对立的关系。
尼玛,刀都架脖子上了,还不对立啊?别急,继续往下看。
接触假说
接触假说认为,当你和他人处于平等的地位,拥有共同的目标和社会支持时,通过接触可以减少歧视和偏见,使你更喜欢别人。
比如在美国,即使现在依旧存在种族歧视,白种人歧视黑种人,黑种人歧视白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一起歧视黄种人。可是当这些人一旦参军后,就会逐渐改变这种思维。
原因就是军队创造了这种平等接触的环境,而且大家都有用共同的目标。就像《行尸走肉》里的瑞克小分队,大家眼里只有僵尸或非僵尸,没人会注意肤色。
(图片:来自网络)所以你也要和杀手创造这种环境。
首先,要保持你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要低三下四,屁滚尿流,只顾着磕头饶命。其次就是需找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如说你们都想脱离危险,不想有人受伤,不想有人进监狱,不想节外生枝,都想快速解决这件事。
转换视角
如果你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你会更关心他们。
这在生活中显而易见,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如果你从女朋友的角度看待痛经,你就不会只说一句“多喝热水”。如果你从女朋友的角度看待感冒,你就不会只说一句“多喝热水”。如果你从女朋友的角度看待口渴,你也不会只说一句“多喝热水”,还会加一句“我去给你烧”。
那么我们该怎么样让杀手从我们的角度看问题呢?
直接的方法是:喂,杀手兄,请你试想一下,如果你是我,被人用枪指着头,你会怎么想?
这么说,除了收获一句“我想你麻痹”以外,只会加速死亡。
那么该怎么委婉的要求杀手理解你的处境,从你的视角看问题呢?
答案就是,把你自己置身于对方的视角之中。用他能够能够理解的方式来描绘你自身的处境。
比如你跟一个男人说堕胎,他可能会有触动,但一定是无关痛痒的触动。但是如果你说成:杀死一个未出生的婴儿,他一定能更深刻的理解。
很多公益广告也是这样,为了呼吁人们保护动物,以动物自白的形式表现,将动物描绘的和人一样,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从动物的视角,去看待人类的捕杀行为是多么的残忍。
所以,你要通过和杀手的交谈,去判断他的处境和认知水平。从而才能将自己置身于他的视角。
比如说,你觉得这个杀手急需要钱,可能是因为母亲病重,自己又凑不出医疗费。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说:“我身上只有这么多钱,母亲生病了,还在医院里,这还是母亲的救命钱。”,他自然就会转换到你的视角。
比如说,你觉得这个杀手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导致缺钱。你就可以说自己也在找工作,或者刚刚找到工作,顺便再说下自己面试的痛苦经历,并且告诉杀手自己可以帮他找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比如说,你希望你的男朋友更好的理解痛经,你可以说:试想一下蛋疼的感觉,而且每个月都要蛋疼好几天。
03.结 语
不要以为有些事,永远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也许真的不会,但至少要做好准备。也不要以为说服一个人不杀你,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见。要相信运用正确的心理学知识,可能死的更快。
严正申明
文中观点均为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以及我的一知半解,不具备任何实际指导意义。但我还是希望,当你身处险境时,它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