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穷爸爸富爸爸》重塑自己的金钱观
事业和工作的差别很大。事业是自己的,你是拥有者,你为自己干活;工作是别人提供给你的,别人(公司)给你钱,你给别人干活,你是劳动者。事业看的是资产,目光长远,可能手上没多少现金;工作看的是收入,只在眼下,只看实际有多少拿到手的,没拿到手的就不放心,总惦记着。
整天忙于工作的人,脑子里想的是:我要把公司的事情做完,我要加薪,我要升职,我要跳槽,我要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从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从给这家公司干活,到给那家公司干活。每个月拿到工资,供给生活、支付房贷等等。早早存钱买了房子就觉得是人生赢家。
这些人的区别只在于,有的人工作能力强,工资多,有的人工作能力低,工资少,但都是给别人(公司拥有者)积累资产,依赖于工作。他们不断干活,只为了成为更好的雇佣员工,提高收入,同时更好地为别人干活。
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干活了,没工作了,生活就得不到保障。陷入恐慌。
其实他们工作的时候,对未来也持有保守态度。工资多的,生活各方面的支出也跟着多,并不比工资少的能好到哪儿去。
因为他们没有可增值的资产。缺乏财务意识。
也许有人会说,房子。
我们来讨论一下:房子算资产吗?
你贷款买了房子,然后不断还贷,把大量可自由支配的财产用在房贷上,少了更多投资的机会,包括对自身教育的投资。加上买房随之而来的大量的其它费用消耗,会失去很多让资产增值的机会。只会叫你活得非常疲惫。
资产应该是叫你活得更好的。叫你活得累的,只有负债。
但买房不是一种很好的房地产投资吗?
是,但得分情况。
如果通过借贷的方式买房,当然不是投资(投资是要转手卖出去的),完全是情感上的一种寄托。只会耗费你更多真正投资的机会。时间都用在努力还贷上。别说资产增值,生活乐趣都少了很多。只觉得背负房贷的压力。
但假如是你通过其他投资,在资产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用其中的一笔投资盈利买房,就是再投资了。比如说,一个人用1000W(数字全部假设)炒股,盈利到1500W,用那盈利的500W买房,同时剩下的1000W继续炒股。这才是投资。没有因此加大支出,还增加了可增值资产。
购买奢侈品同理。没钱人买奢侈品,只是支出浪费,加大生活负担,减少投资机遇;有钱人在投资盈利的基础上买奢侈品,才能算一种再投资。
所以对于大多数工作人士来讲,房子不是资产,是负债。加大支出,减损投资机会。
为什么会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富人注重资产,减少支出;穷人不注重资产,不注重支出,只看最直接的收入,以买房为主要目标,结果带来很多负债。
当然,很多工作人士并没有投资的概念,他们没有担当风险的能力,没有财务知识,买房也纯粹只是情感寄托,觉得理所当然要买,结婚成家肯定要买,人家买了你也要买,不买不像话。他们也不需要事业,他们要的只是一份稳定的工作,种种努力,也不过是想成为更好的员工,最多是,高级员工。
那什么才是资产?
1、不需要到场也能正常运营并盈利的商业机构。你是拥有者,但交给别人经营管理。比如你开一个酒吧,交给经理管理。酒吧,就是你的事业、资产,是经理的职业、工作、收入来源。
2、股票、债券、基金。存款不是投资,是穷人避免风险的保险箱。
3、房地产。借贷买房不是房地产,是房奴;投资买房才是房地产。
4、书籍、音乐、影视等版权专利权。比如我出的两本书。
5、其它可增值的东西。
要想有自己的事业,必须首先关注你的资产,而不是公司提供给你的工作和收入。必须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寻求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总贪图稳定。要避开人生中最大的两个陷阱:恐惧和贪婪。
过分的畏惧和自我怀疑是浪费我们才能的最大因素。现实世界里,人们往往是依靠勇气而不是聪明去领先于其他人。再聪明,怕这怕那的,什么都不敢做,只会做事后诸葛亮,说的头头是道,全是马后炮,有什么用?行动者总会击败不行动者。尤其是那些只会嘴上功夫的。大部分人从来不赢是因为他们太害怕失去。
此外,愤世嫉俗者从来不会赢。要看清社会的真相,把握机遇。
同时,自以为是的傲慢者、无知者从来不会赢。承担风险,靠的不是熊心豹子胆,那是莽夫。而是知识的累积、思维的开拓、眼光的敏锐,以及建立于此的胆识,敢于抓住机会。简而言之,需要学习。学习理财,财务知识,学习自己的专属领域(靠版权为事业的话),而不是公司安排给你的事务,每天混日子,拿工资。
我写的不一定对,纯粹是自己的一点感悟,希望能对你有点启发。也算是我对《富爸爸,穷爸爸》一书的读后感。花一天时间读完,受益匪浅。原以为是名不副实的励志鸡汤,其实是很好的理财启蒙书,名不虚传。无论是事例,还是人性分析,都很有启发性。可以改善你的理财观。但也只是启蒙书,入门级别的,不是专业书。就像《苏菲的世界》是很好的哲学启蒙。非常适合普罗大众看。要深入学习的话,还得另找专业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