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
1、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它是指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个文本,通过梳理整合、拓展联系、比较异同等,促使学生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关注其语言特点、意义建构、结构特征以及写作方法等,从而使阅读由原有的读懂“一篇”走向读通“一类”。
1+X的内涵与价值、1+X群文阅读的分类、1+X的组文策略、1+X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4个部分组成。在群文类别方面,于泽元教授将“1+X群文阅读”分为平行类、补充类、解文类3个类别。3个类别对于主题的作用各不相同。
论及1+X群文阅读的组文策略,于教授提出,可以将议题作为选题依据来组文,议题包括形式议题、内容议题、审美议题等。针对基本课型,于教授在讲座中讲到,1+X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可分为求同式、比异式、解文式、审美体验式、美文赏析式等种类。
2、整本书阅读
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王林博士提出了几个关键点,首先应是培养学生兴趣,其次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创意,三要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如组织各种阅读创意延展活动、读写结合、开展关于阅读与讨论的读书会、为学生朗读等。
3、语文要素
其内涵,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学段学生的语文要素学习要求各不相同。
三年级阶段的语文要素与课程标准,主要在于学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4、孩子某方面能力差原因
家长没有耐心教,索性代劳。虽然目的上想节省教孩子的二十分钟的时间,却花了无数次的两分钟,自己并没省事不说,还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孩子本来不比其他小孩差多少,结果硬是让我们整出了大差距来,可我们还会哀叹,这样的差距是天生的。
5、管建刚老师、何捷老师、张祖庆老师的精彩报告,三位导师在写作教学上,可谓是各有千秋,自成系统。正因为他们有明确的课程意识,清晰的教学主张,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主张下衍生出特色的写作课程。管建刚老师的教学主张是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写作文,享受作文,所以他激发学生的发表欲,扎实学生的基本功,成功地发动一场作文革命;何捷老师认为言语框架的建构、语言模板的获取是学生的“刚需”,所以在课堂上,他善于搭建支架,帮助学生触碰到成长的最近发展区;张祖庆老师主张“儿童写作,是为童年生命存档”,所以,祖庆老师善于从生活中、从电影中创造交际语境,让学生的写作是真情流露、有感而发、不得不发。这就是语文课程的魅力所在。
“做自己的课程规划师!”张祖庆老师呼吁。这让我联想到一次聆听台湾李玉贵老师上课的经历,她执教的《爱心树》,多元、创意地解读了大树和男孩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2016年3月份,AlphaGo打败韩国棋手李世石;2016年在医生束手无策的前提下,IBM的人工智能“沃森”在学习了海量医学论文,十分钟内判断出一名女性病人患了罕见的白血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2017年,从无人零售到无人驾驶,从“智能服装”到“机器人主播”……这一切的事件,都在向我们昭示: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根据一项报告显示,到2025年,约有25%的工作将由人工智能或是机器人所取代。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思考:今天,我们该如何做教师?我们凭什么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要做一名不被人工智能或者机器所替代的教师,我们应该修炼什么?最重要的前提是强大我们自己,我们应该学得专,对自己任教学科的特点、课标、重难点等,都要了如指掌。并且要有专题研究的意识和积累,深度研究专题,形成一整套的课程,成为这个课程的专家。在人工智能时代,课程建构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2011版新课标、部编版教材问世以来,也逐渐形成了全新的课程观。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因此进行课程改革,教师首要的是树立课程意识,学习课程理念,从传统的教学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课程与教学整合起来。
课程意识,指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涵着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几方面。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其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教改的成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福建教育学院鲍道宏教授说:“教师课程意识,即教师怀有一定课程信念,对课程整体把握的意识,它以学生最终发展目标为指引,对学校教育活动具有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关教与学主体、资源、行为等符合‘学生最终发展目标’要求的自觉意识。”
在我看来,课程意识是对照课程标准,依据学情特点,不仅是备教材,而是合理地统筹课内外资源,用教材教,丰厚语文课程,实现学生发展。拥有课程意识,整合课程资源,建构语文课程,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这需要日积月累地磨炼、思考。如何修炼课程意识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思路:
1.以课程标准为指导。
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师建立课程意识的前提,是语文教师完整、准确理解新课程的基础。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才会走上“正道”。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谈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不难看出,这是一种用教材教的课程意识。在课标指导下,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增、删、调、改换”的二次加工,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
2.以学情特点为依据。
学情特点是课程推进的依据。教什么内容,取决于学生需要什么。所以,摸清学情特点很重要,这样才能教得精准、教得有效。正如何捷老师构建的言语支架、管建刚老师的作后指导、张祖庆老师的话题思路,都是对学习起点的把握,对学习难点的突破。
3.以优质资源为辅佐。
教师要多阅读书籍,广泛涉猎,多了解当下小学语文名师的研究成果,才能在课程规划中,引入这些课外优质资源,让其与课内教材融会贯通,前后勾连,完美融合。如蒋军晶老师的《群文阅读》系列、《作文九问》、张祖庆老师的《光影中的创意写作》、管建刚老师的《作文训练系统》等,对我们的课程建构大有裨益。
三课程建构为何物?
基于此次培训心得,笔者规划了小学中年级写作训练课程的雏形。
课程名称:小学中年级写作训练课程
课程目标:根据2011版新课标关于中年级习作要求以及学情特点,拟定课程目标如下:
1.通过班刊发表、奖励积分等方式,引导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通过引入优质资源,丰厚多元写作课程,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3.通过教会学生互批互改作文,提升学生的习作批改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力。
4.通过阅读,从阅读中汲取写作思路,引导像作家一样思考,像作家一样写作。
课程类型及实施策略:
1.习作片段训练课程
具体实施策略:从管建刚老师的《作文训练系统》书中汲取灵感,结合学情特点,练写片段,夯实学生习作基础。
2.电影写作训练课程
具体实施策略:从张祖庆老师的《光影中的创意写作》中汲取灵感,从微电影中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表达。
3.随文微写训练课程
具体实施策略:在课内教材中,着重“用教材教”,注重随文微写、随文仿写、随文拓写,锤炼学生的语言积累。
4.阅读拓写训练课程
具体实施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关注作者的表达方法、表达技巧,学着像作者一样思考,像作者一样表达。
当然,训练课程要因年级特点、学情特点等有所侧重,形成学段特点更为鲜明的写作训练课程。
教师课程意识的要素包括在学校科目与教师生活经验、个人史、社会之间建立联系,也包括学校科目与学生意识以及经验之间建立联结,最后将教室转变为由教师引领的‘复杂会话’的公共空间
6、
关于语文关于语文
对“负担”也不能笼统地看,不是说所有的“负担”都要减,人总是要有负担的。
读书是苦中找乐的过程。该有的负担不能减少,而不该有的无效的负担则不但要减少,而且要取消!例如大量的教辅、无穷无尽的习题等等。
有些负担要加。以语文学科为例。我认为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阅读的量要增加。学习是一件艰苦并且快乐着的事,常能听到学生说一句话:“我不怕苦,只怕苦得没意义”。
负担要减轻,关键是要有兴趣,有收获,有成就感幸福感。
最近我带学生追寻东坡足迹,虽然一路在“游”,“学”的任务也是非常繁重的。但学生都很兴奋,情不自禁地谈体会,有两句特别令我动容:
“不知怎么我现在非常喜欢背书,一背书就开心”,“我喜欢上了写诗,遇到什么就想写,停不下来”。
可见,只要有兴趣有成就,读书背书写诗作文都不是负担。
我们不要低估孩子,学生的潜力无穷,关键在引导。你引导他读书,他就读书,你引导他刷题,他就刷题。
如今的现实是千方百计让学生刷题。上课刷,回家刷,假期刷。什么叫刷题,就是一遍又一遍地低层次的重复,为了成为考试的熟练工,去揣摩去迎合命题者意图!
这种被动的、机械的、无趣的劳动,剥夺了自由地阅读主动地思考的空间和乐趣,严重影响了孩子们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怎么能不感到“亚历山大”!
可见,“刷题”,才是负担沉重的祸首。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太重要了。简单地说,上学就是为了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不会读书等于没上学。语文课本,严格地说是“杂志”。现在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概念,这是一大进步。
我在多年前曾提出“读一本书,熟悉一个人”的建议,就是针对“碎尸万段”、浮光掠影的阅读而言。当时应者寥寥,现在提到议事日程来了,确实是件好事。语文应该考什么?”提出了考“三个多少两个怎么样”,即 “读了多少,背了多少,理解多少,文章写得怎么样,字写得怎么样。” 精读泛读,慢读快读,研读速读,连滚带爬地阅读都是读书的状态,都需要。
读得快,一目十行,又能提取最重要的信息,抓住要点,善于概括,又能发表高见,说明该生书读得多,阅读能力强。
慢慢地读,一面读一面思考,细细品味,浸润其中而不是囫囵吞枣,是享受,是专研,那是另一种读书的状态。
而考试就是要通过考查“速度”“广度”, 提取信息的 “准确度”,理解的“深度”来倒逼学生读书的。中国的教育不是没有辉煌的时候。距离我们不远的民国时期,就是一个群星闪耀,大师辈出的年代。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
民国的语文教学重自读,重背诵,重串讲,重自悟,重数量,中西合璧,兼容并蓄。
那时的学生,见识广博,思想开放,研究能力强,很少受“标准答案”的困扰。简言之,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自悟。那时候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教法”,其效果非今日可望其项背。
以下是课堂简记和我的思考:
师:我特别关注没有举手的学生。(我的思考:在课堂中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教师在按照计划推进教学的发展,很多的学生积极思考,而一部分学生则呆若木鸡。身子在课堂上,当其余的学生沉浸课堂中静静地思考的时候,这些学生的大脑中一如平静的湖水,波澜不惊。这是我们的现象,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解决的现象。)我们前两天读了故事,还记得是说什么吗?
生:快乐王子。
师:怎么读才是重点。(我的思考:作为听课教师的我,听到这个问题,立即敏锐地思考:教师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大概要开始引导学法。)
生:一读再读。
教师出示一,
生:读一遍,楼梯,往上。
师;读两半,三遍。不需要读那么多,为什么?有什么不同?
师:想对想错没有关系,对错很难说,我在努力,假装努力也会放过你。(我的思考:这大概是对学生说,你可以不知道答案,可以不知道正确的答案,但是你要学习思考,至少要努力学。——学而不达,亦无悔也!)
生:第一遍错过了,可以再读。
师;第一遍没有读错过,就可以不读了。为什么再读/
生:第二遍更熟悉。
生:边读边想。
师:想什么?重点越来越明显了。读第一遍时,大家对快乐王子的捐献很感动,老师说这部分可以快读。(我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上,不禁引导学生相应的学法,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且通过引导他们交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那意思就是说,你们这样的学习,不是老师的命令,不是在完成老师的任务,而是确实对你们的学习有帮助。)
第二编和第一遍有什么不同?多留意哪里才会更懂?
生:不熟悉的东西多读。
师:阅读长篇读第二遍开始练习?
生:问问自己读懂了没有。
师:问问自己很重要。(我的思考:这个问问自己很重要。我们的教学,经常地是老师提出,学生回答;即使是有一部分学生来提问,我们也会装模作样,让学生坐下,然后如常地进行着我们计划中的教学,我们理想中的教学。问问自己,首先要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这是一种能力;其次,问问自己,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依赖别人,依赖优秀学生的引领、依赖教师的说出转向自己能够发现问题,并进而通过读书解决自己的问题。)哪种方法可以教我们练习?
生:讲。
师:多读的时候,练习试着把自己读的内容说给别人听。(整体感知的方式,这是教学的程序,也是学习的方式)你们都很忙,李老师都在看你们。(这是一种课堂现象,学生忙,教师闲。回顾我们的课堂,不禁愤而发问:学习是谁的事情?)教我们读懂内容。边读边
生:想(学习方法——边读边想)
师;我写字,你们要
生:看
师;我写字你们要看哦!想什么?作者肯定有话说,透过故事说。想说什么?
跟你们学很多。问你自己,王尔德透过故事,告诉你什么?(不仅告诉学生要边读边想,而且告诉学生要想什么?这是确实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能够顺利的推进,而不是像有些老师的课堂——虚晃一枪。)不知道没有关系,没有关系。读故事,你是读者。读者最大,听过吗?你是读者,你最大。(关注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自由度)现在你是读者,文章在你们的面前,你读到重要的想法?
传达什么想法?想通过这个故事促使的脑袋想什么?
(教师更多的是营造轻松地学习环境,在谈论中整理读书的方法,使学生潜心入文,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读,读出什么,明晰读书的任务)
我读出了什么?思考了什么?思考,练习对自己说话,问自己,不是老师和说话,问老师。学习是你们的事情。(“学习是你们的事情”——很时髦、很实在的谈论)读出故事内容以外的。写到故事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故事市议员和市长都不重要,为什么安排,强调什么呢?(教师在引导学生?应该读出来的内容,做相应的示范引领)再读,边读边想。写完后贴在文章中相应的部分。读出内容以外的意思,你读出的内容。(内容以外的部分包括什么?文字底下的含蕴?写作方法、作者的写作目的、还有?看到这里,我不禁要问:为什么这样读?语文教学的侧重点要呈现什么?台湾的语文教学和大陆的相同和不同在哪里?看来,教师深谐教法、学法 ,这是常态化的教学,应该落实在课堂实践中的。而今被很多的人丢弃。我们课堂上语文教学是盲目性,我们应该教哪些类型的知识?仅仅是最表象的、可测量的识字和理解词语吗?应该培养什么能力,仅仅是读出内容、情感就行了吗?)
学生活动
师:就像你们的读书笔记,不要有困难。贴在文章相应的位置。(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做批注吗?只不过我们的批注写在书上,这里用的是贴纸条。)30秒我说停,停下,把眼睛和耳朵交给我(常态、温情的教育,不是追进度,不是追任务。)
交流。
生:9页6段,王尔德想告诉我们不要学些人无情无义的做法。
师:聪明的双眼。
生:7页3段,王子想告诉每个人都必须有一颗善心。
师:有不要有要?是什么?要还是不要?
生:王尔德有一颗善心。
师;才写出这样的故事。
生:7页3段,献出双眼给穷人。
师:这是内容,可以转一下?想告诉我们什么?(教师没有急于否认学生的答案,而是要素学生“这是内容,可以转一下”,你关注的地方是对的,如果在动动脑筋,就能产生效果。)
生:王子有爱心。
师:捐出头发感动吗?不能动的雕像,和外界的联系师什么?
生:不顾一切把自己的爱心捐给别人。
师:第一页,故事的开始王尔德就在和我们说话。写下来。共同练习。评价角色,燕子在第一页就出现了。只看第一页。(14;31)学生活动。
(教师开始出动,由刚才书中寻找到教师具体引导,指导,体现学习的效果。我在想,教师这样的指导,与我们的课堂相比,大气而不细致,沉稳而不在<德州>课堂,教师具有这样的素质,学生,我们的德州的学生是否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师:小燕子和前面的个性有所不同,你一定有不同的感受。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14;39,14;48
师:选一个最有深度的、最有内涵的和大家分享。听别人的也会长学问的。
生:有爱心的才会无私的帮助他人。
生:我感到市长的可怕。
生:小燕子非常喜欢去埃及,如果不去就会冻死。
生:有爱心,多帮助别人。
生:鸟类学教授第一次见到冬天还有燕子。
师:把你想说的说出来
生:快乐王子为了青年作家挖出了自己的眼睛。
师:为什么安排这个情节?
生:迫不得已,是要多帮别人。
师;几种帮?(引导学生对于相同的内容有归纳,又在类似中有所区别)
生:不惜一切珍贵的东西。
师:眼睛,身上的器官。(这些环节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还是如此分布?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读出什么?
生;帮助别人自己快乐。
生;小燕子不喜欢小男孩,还是送去宝石。
师;帮助不喜欢人
生:用爱帮助人。
师:不仅用钱可以。
生:王子用自己的双眼换来了别人的快乐的幸福。
生:帮助别人,自己快乐。
生:不能象市长一样无礼。
师;捐金片有什么不同?
生:金片多。
师;学习比较寻找不同。(给不喜欢的同学。)芦苇喜欢燕子吗?王尔德没说,谁说?
生;燕子开始喜欢芦苇,后来不喜欢了。
师:芦苇喜欢燕子吗?
生;喜欢。
生:不喜欢。因为只要风一来,他就屈膝点头。只是大自然的风。
生:很少人合他交朋友。15;04
把所有的写的按照文章的顺序贴在桌子上,自己读一读。写得少的和同桌和在一起。在的内容中最重要的标1,写的想法中最重要得标2,等。按照重要的顺序排出来。安静回想自己的想法。(看到这个环节,我在想: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比较、梳理文章的主旨吗?这样的放手随便谈,学生有阅读的空间和自由度,但是否对的内所读内容有所忽略?教师的目的,是仅仅读出文字的内在,有大致的方向即可?)
贴在一起,比较,读一读。如果有关联,贴在一起,要知道关联在哪里?
教师出示,寻找相关的类似的部分。
师:有什么相关?学生之间交谈。(给学生时间和机会,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简单的帮助,如指导阅读的方法——使学生潜心入文,设计能够让学生读出的方式方法的引导,引领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才是真正的学生的课堂。反思自我,虽然课堂上我们这些教师有意识的给学生时间机会,立足于学生的基点提供帮助,可我们真正达到夏果果了吗?这才是真正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究竟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度,李玉贵老师的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看到这里,我不禁又在思考:大陆和台湾的不同?文章的主旨是怎样出来的?)
学生寻找相同的贴在一起。
师:没有关系放在旁边,有关系贴在一起。(这样的操作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呢?归纳,概括,抽象。15;34
师;回想整个故事,透过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想一想怎么样说?
生; 《快乐王子》故事要懂得奉献。还要关心别人,小燕子不想让王子挖眼睛。
师:最重要的是边读边想。还要想透过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虽然主要是帮,但是帮别人和被帮有什么不同,很多的细致的不同还可以再读。你们读出的不忍,很重要的,快乐王子不忍,小燕子不忍,上帝不忍。
因为时间的关系,学生读出的内容在课堂上并没有真正展开。
回顾课堂,李老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来学习,通过平等、幽默、风趣的对话逐渐推进教学的发展,不,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以前,只有在理论的书籍中看到我们的提倡,作者多用文字的方式描述出他们所希冀的课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等,今天才李玉贵老师的课堂上才真正看到理想的效果呈现了出来。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催促学生,而是温情如水。我不禁在想我们的最近几年提起的“课堂有效性”(在单位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效果),和这样的课堂相比,又该作何评价呢?如果我们的那些阅读大赛的评委员们来到李玉贵老师的 课堂做评,会是分数几何?我没有能力做出评价,只是知道我们应该致力于学生的读出,致力于学生亲自经历学习过程的读出。
看到李老师的课堂,我不禁又在想,这样的课堂就是完美的师生关系的体现吗?是否有更加完美的课堂呢?还记得看过《素质教育在美国》和一些翻译过来的其余的书籍有所呈现,可惜当时没有关注这些方面。
李老师非常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课堂中,通过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要“一读再读、边读边想、学会询问自己、练习试着把自己读的内容说给别人听、思考作者透过文字要告诉你什么、把读出的内容贴在相应的位置……”她的学法的指导,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1、是通过和学生的谈话引出的,而不是教师告诉的;2、不仅告诉学生要这样学,而且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学3、不仅让学生知道读书的方式,而且要知道运用这样的读要“读出什么”。这样的学法指导,是切实的,有效的,可操作的。
台湾的语文教学和大陆的语文教学有什么相同之处?有哪些差别?少有见识的我暂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都遵循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传承中国几千年语文教学的哪些方面?语文教学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我暂时不能回答,但是我会在语文课堂的行进中不断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
整本书阅读中,母题、话题与问题是贯穿始终的三个关键词。总的说来,我的定位是:
1、母题。通过母题的辨析和确立,确立阅读讨论的范畴,母题决定了分析与讨论的方向,免得阅读与讨论散漫无边。比如我将《西游记》定位在“成长与成功”这个母题范畴之内,阅读与讨论就围绕这个母题而展开。
2、话题。在母题的范畴内,筛选与确立相应的话题,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充分讨论,全面而深入的把握作品,进一步把握作品的独特性。比如《三国演义》,母题定位为“功名与道义”,为了让学生更仔细、更深入的阅读作品,更好的理解“功名与道义”的复杂关系,我确立了以下几个话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以此来理解《三国演义》所包含的“功名与道义”的内涵。
一个群雄争霸的故事
一群野心家
刘备的道德焦虑
性命与名节
梦断帝王师
误读知多少
3、问题。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每一个话题下面,设立若干容易展开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些问题相当于毛细血管,依靠它们,深入到文本的最细部,同时又能将整本书连接成一个整体。
一部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特别是经典名著,博大精深,可挖掘的资源很多。那么,在教学意义上,怎样的切入比较合理呢?中小学生以什么角度切入才是合宜的呢?这就涉及到母题的定位与确立。我的理解是:
读名著是为了什么呢?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讲讲这个离奇的故事(《俄狄浦斯王》),说说这个剧本的优点。归根到底,读经典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文化,反思自我。《俄狄浦斯王》关注的是“命运”问题,又涉及到真相、担当、选择、忏悔、悲剧等命题,它的思考穿越古今,是讨论和思考“命运”等问题的最佳“资源”。(思辨性阅读,我的阅读改进之道》)
在《中学生思辨读写》之《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的后记中,我这样写道:
十多年前,开始为学生开设经典阅读课,有人赞赏,有人厌烦;有人冷眼,有人热望。我相信,引着学生在高中读上三五本经典,总会有其奠基意义的;而读法,也从早期的注重知识与解构,转向了对人生图像和生命形式的思考。
读《鲁滨逊漂流记》,一起思考“流浪与穿越”的情结;读《西游记》,一起思考成长的路径与成功的意义;读《三国》,思考那些“图王”者们在功名与道义上的抉择;读《复活》,讨论的却是生命的堕落与自我的救赎……人生的阶段各个不同,生命的境遇各自有别,在同一部作品中,每个人都能寻获自己的表达,都能得到智慧的启迪。因此,我把自己定位于一个“陪伴者”,我的任务就是陪学生一起读几本名著,一起思考几个人生问题。而名著的选择,就是在我的阅读视野中最能揭示某个人生问题的经典。比如,揭示“功名与道义”的冲突,首选《三国演义》;谈论“命运”与“责任”,《俄狄浦斯王》是个最“集约”的选择;而要理解“苦难与罪恶”,我想多数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悲惨世界》……
在《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这本书的扉页上,我特意加上了一句话:九部名著与你一起思考九个人生问题,用意正在于此。
这九个问题就是九个母题。九个母题如下:
一、流浪与穿越——《鲁滨逊漂流记》
二、成长与成功:《西游记》
三、功名与道义:《三国演义》
四、野心与尊严:《红与黑》
五、反叛与规驯:《水浒传》
六、使命与命运:《哈姆莱特》
七、苦难与罪恶:《悲惨世界》
八、堕落与拯救:《复活》
九、命运与担当:《俄狄浦斯王》
—— —— —— 话题 —— —— ——
母题只是界定了阅读一本书的范畴与方向,在同一母题之下,每本书的主题千差万别,可以讨论的话题就更多了。比如《鲁滨逊漂流记》,虽然属于“冒险“这个母题,但它显然不同于《西游记》的冒险,也不同于《金银岛》的冒险,不同于《基督山伯爵》为了复仇的冒险。同是冒险,《鲁滨逊漂流记》的独特性又在哪里呢?我在《整本书阅读:读经典·学思辨·练读写——<鲁滨逊漂流记>思辨读写实践》一文中这样分析: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历险小说,我对故事的概括是“一个人,一座孤岛,28年的生存”。在同一题材的作品中,《鲁滨逊漂流记》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主人公冒险的动机,二是主人公的求生之道。阅读教学应聚焦和观照这些独特性,在其中挖掘潜在的教育意义与内涵。
历险,无论是出于自主还是迫于被动,都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日常的生活轨道和正常的社会关系,这也就意味着生命的再度扩张与生活的内涵重建。借助这个“非日常”的状态,我们可以一窥生命与人性的秘密……
笛福所处的时代正是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的时代。人们相信,通过科学,人类能够掌握世界的秘密;按照理性,人类能够建立一个完美的世界。鲁滨逊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探险及海外贸易的痴迷,对理性、技术与工具的执着,都能折射那个时代的风尚与思潮。小说“让”他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流落到与世隔绝的蛮荒之地,靠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智慧来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这是颇有深意的。鲁滨逊的生存活动,靠超人的体能,也靠不可知的宿命与偶然的运气,但更重要的是,则是人类的理性与知识、信念与智慧。
这是一本弘扬理性的书。鲁滨逊对理性与知识充满了信仰。他坚信,只要给他必要的工具,他就能解决生存中的所有问题——我没有夸张,鲁滨逊确实能解决所有问题,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他总能开辟新的路径。这正是工业时代的人们的乐观信念,也是科技时代的人们对理性的信仰。
如此强调理性与知识的价值,在冒险小说中很少见。这一点,只要我们与《西游记》《金银岛》《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作品做比较,就不难察觉到。
小说的另一个魅力,则来自关于鲁滨逊历险动机的反复叙述与渲染——这是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神秘力量,一种发乎本能的源源不断的冲动。小说这样写到:
“一种神秘的力量……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我不思悔改。有好几次,在我头脑冷静时,理智也曾向我大声疾呼,要我回家,但我却没有勇气听从理智的召唤。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该怎么称呼这种驱使自己冥顽不化的力量,但这是一种神秘而无法逃避的定数;它往往会驱使我们自寻绝路,明知大祸临头,还是自投罗网。很显然,正是这种定数使我命中注定无法摆脱厄运。”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鲁滨逊对冒险的痴狂世所罕见。无论是家庭的阻挠,生死的考验,还是优裕生活的诱惑,都不能改变他对远方的执着。他无法不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非理性与理性的抗衡,看到了本能与文化的对话。鲁滨逊不仅有求生的本能,更有一种“找死”的冲动——为了寻找生命的乐趣,探寻生存的意义——他始终游走在“求生”与“找死”之间。他“找死”时的“冥顽不化”,与其“求生”时的胆识与理性构成了鲜明对比。鲁滨逊是一个既保持着原始的旺盛的生命力、同时又不断从科技与文明中汲取理性力量的健全的人。
笛福对鲁滨逊的冒险精神高度赞赏。冒险意味着摆脱庸常,超越凡俗,走向创造。在鲁滨逊精神的“家族谱系”上,我们可以开列一长串的人物,古希腊神话中历经千难万险的奥德修斯,中国的张謇、玄奘、开创新航路的麦哲伦、哥伦布,穿越南极的挪威人阿蒙森、发现新西兰及诸多太平洋岛屿的库克船长,等等。这些人不畏艰险,不惧死亡,用自己的脚丈量和拓展着人类的生存空间与思想空间。
…………
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我筛选出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三个“关键词”:
生命的冲动
理性的精神
意义的沉思
这三个关键词就是我思考《鲁滨逊漂流记》的教育意义与课程价值的基石。基于这个理解,我给《鲁滨逊漂流记》设定了下列话题。通过这些话题的讨论来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冒险”内涵。
一个探险者的故事
求生与找死之间
冒险,超越凡俗的起点
做个行动的巨人
活下去,这就是意义
生存智慧
—— —— —— 问题 —— —— ——
在母题的统领下,选择与确立了相应的话题。但话题的讨论容易陷入空洞与抽象,脱离文本。因此,有必要寻找最切合文本、也最切合学生需求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展开阅读与讨论。这些问题就是阅读与理解的“脚手架”:
“整本书阅读”的关键,“在于找到具有‘生发性’与‘整合性’的‘问题’,以‘问题’切入作品,以‘问题解决’来引导和推动整本书的理解和思辨。”整合性”与“生发性”是我设计问题的两个考量。好的问题,既能将作品的内容聚合起来,形成清晰的理解与旨归;又能触及到作品的诸多因素,关涉到作品中的局部与细节。这样有开有合,有聚有散,思维才能在感性与理性的对话中趋向清明与开放。在《鲁滨逊漂流记》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鲁滨逊为什么要冒险?
一个人,一座孤岛,28年的生存,何以可能?
鲁滨逊靠什么征服“星期五”?
鲁滨逊如何度过绝境下的心理危机?
鲁滨逊的理性从哪里来?
……
每一个“主问题”下面,又有若干“子问题”,“子问题”的解决服务并服从于“主问题”的解决。比如“问题3”又分解为若干“子问题”——
3.1在抓获“星期五”的过程中,鲁滨逊的理性表现在那些地方?
3.2鲁滨逊教给星期五的第一个单词是“主人”,他的用意何在?
3.3如果没有火枪,鲁滨逊能否征服“星期五”?
3.4如果鲁滨逊滥用火枪,他能否征服“星期五”?
3.5鲁滨逊是怎样将“不能吃人”的观念灌输给“星期五”的?
3.6……
由宏观的母题到统摄作品的话题,由大的话题再到具体的问题,由大到小,最终聚焦到作品的具体内容,聚焦到文本的细读与分析上。这是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
整本书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区别,主要在于它必须借助精心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引导和影响学生的阅读活动,以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如果说课外阅读主要是日常的、自发的,是兴趣导向的,那么,整本书阅读则应该是一种组织性、结构性、有功能诉求的教学活动。在我看来,只有在课程与教学的意义上,整本书阅读的讨论才是一个真命题,否则它与课外阅读并无二致。在课外阅读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倡导者、管理者与督促者,而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则是读写与思辨的教练,是读写结合的示范者,是思想与学术的引领者。(《整本书阅读或可成为语文课改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