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 遇到村上春树
周五,因为上班无事可做的关系,读了几乎一天的村上春树。
又是一本短篇小说集,自己吃惊于居然以前没有读过,就随便下载下来翻一翻。
如果有人问,谁影响了你的一生。我可能真的要说,是村上春树了。
阅读他的第一本书是且听风吟,因为学日语的关系,居然就拿起来放不下了。严歌苓的叙事好,余华小说的语言像手术刀,如果有哪个作家是全方位的,铺天盖地的,从文字到行动到生活方式都展示出来给我,从一开始就着迷的,那么一定是村上春树。
村上的几个关键词,列举下来,在这个他新书发布的2018年,又会被反复提起;诸如,跑步、写作、阅读、爵士乐、威士忌、意大利面、单身、超级城市(具体来说,东京)、孤独感、不婚主义、丁克、同性恋、女性的复兴、青春期、性……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这是个被标签化的,被大众消费的,被小众接受认可的,多产的,当然,又取得莫大经济利益的,作家。
在三个方面,村上感动并影响了我,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塑造了我。
首先,个人主义。
用一个词概括村上,个人主义。彻头彻尾,纯纯粹粹的,个人主义。
对于一个不乐于处理多边人际关系的人,个人主义无意中暗合了很多符合我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元素。从已经说烂了的断舍离;到对物质生活的厌倦和购买物品的懈怠感。对于一个外表平庸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剂解药,告诉你不擅长的事情从此可以不管,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就好,拥有的少,反而代表有更多的时间体验,除了巨大空旷的房子和需要堆满他们的冗余家居以外,你还可以有时间和自由,去旅行和体验。
其次,阅读、写作、跑步、游泳的生活方式。
永远记得他的两句话,
第一句,“想法如果不写出来,我就不能理解”;
第二句,“如果世界上没有了书籍和音乐,不知道生活的乐趣在哪里”
精神生活的写作和阅读,如同直接作用于肉体的长跑和游泳,都是村上给我非常直接的生活方式。他的文字非常适合那些内向苦闷的青春期少年,因为基本上,他告诉他们,只要无休止的阅读、持续的写作、毫无厌倦感的游泳和长跑,那段无聊的日子,总会过去。
事实也确实如此。
对于以上四项活动的执行,好像从工作开始就从未停止过,巨型昆虫一般的,吃掉书籍带来的信息,然后宣泄一般的对着电脑敲打出自己的想法。
想累了,就跑步游泳,忘掉一些可有可无的想法。
最后,当然是日语带来的感动。
最初,因为表面上看起来和中文太接近,对于这样一种语言,是毫无成就感的。甚至阅读都会产生一些障碍,句子过长,不读到最后还不知道是否,这样的阅读体验,简直让人抓狂。还好遇到了村上,断句总是恰到好处的,人物总是干净利索的,女性总是独立主张的,男性,多半相安无事,无任何攻击性,看任何事物,总有自己的逻辑,不带有色眼镜的。
顺利读完一本外文原著的成就感,在村上这里可以轻松达成。
顺便一说,这也是我无论如何不喜欢林少华翻译的原因,用词笨重不轻盈,在我看来,完全是朝着原作者相反的方向一路狂奔了。
还是觉得冥冥中,日语,村上,东京,写作,这些事情好像是在生命中等着自己,所以能够遇到,就非常开心。
仿佛是,一个旅居的人,茫茫海域的一座孤岛中,找到了自己的栖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