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大挑战十分读书·手写分队风语阁

每日读写|读《小窗幽记》:适时可发,拔苗不长(2)

2025-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佛晓星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处的环境也在急速的变化当中。我们不禁感叹,做事难,做人更难。因此,为人处世之道就成了我们必须研究的一门学问。而在如何立身处世方面,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今天与大家分享几段正在学习的内容。

原文: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译文:

伏藏很久的事物,一旦显现出来,必定飞黄腾达;过早开放的花朵,往往会很快凋落。

赏析: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准则,在长久的潜伏下,已将内涵历练得充实饱满,一旦表现出来,必定充沛淋漓,而能“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如果没有这些长久的潜伏,又何能飞必高呢?

“开先者,谢独早。”也是很合理的,因为太早开发,各方面无法配合,自然就竭尽力量而凋萎。“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因为人们的太早开发,很多神童,不到中年便成了平庸的人。倒是那些年轻时默默无闻的人,因为在岁月中不断储备实力,而终于大器晚成。生命之经验和宝藏的开发也是如此,就象一罐酒一样,愈陈愈香,要让它在岁月中酝酿、成熟,才会是一罐好酒。

原文:

淡泊之士,必为秾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译文:

清心寡欲的人,必定为奢侈豪华的人所疑忌;检点谨慎的人,必定为言行放肆的人所忿恨。一个人到了穷途末路,应看他当初的本心如何;一个功成名就的人,要看他以后怎样继续下去。

赏析:

过惯豪华奢侈生活的人,并不相信有人能过淡泊的生活,会认为甘于淡泊是沽名钓誉,并非出于本心。吃惯大鱼大肉的人,不会品味出菜根的香甜,所以他们不免要加以怀疑。行为放肆的人,常要忌恨那些言行谨慎的人,因为这些人使他不自在,使得他的放肆有了对照,而令人大起反感。事实上,检点的人不过是在自我约束,而放肆的人则不能忍受自己被约束,所以才要忌恨谨慎的人。

一个人走到穷途末路,要回溯到他最初的发心,和整个过程中用心的转变。有许多原本成功的人,后来失败了,就是在成功之后用心有了转变,或是最初发心时便已埋下失败的种籽。

一件事情的历久不衰与一个人的发达,无非是行其可行而不倒行逆施,加上长久的努力不懈。若是最初便心意不正确,或是成功后改变原有的勤勉,那么,即使一时成功,也无法持久,终将走到事穷势蹙的地步。一个现时十分成功的人,我们也要如此地看他。得意不可忘形,上至峰顶还要顺路下至山谷,才不至于困在山顶,跌得鼻青脸肿。所以,观人观事见本质,不可小测君子心。

原文:

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译文:

好谈山居生活之乐的人,未必真能由山林中得到乐趣;口头上厌恶名利之论的人,未必真的将名利忘却。

赏析:

有许多事情,表面和事实往往相差甚远。就如好谈山林之乐的人,真正了解山林之趣的人,早已身处其境而不返了。有许多乐趣,是言语所不能道尽的,常挂在口头以为风雅的,又岂能得到其中的真趣?能谈的不过是耳闻目见的事罢了,那些耳不闻目不见的事,就无从说起了。

好作厌恶名利之论的人,内心不会放下清高之名。这种人虽然较之在名利场中追逐的人高明,却未必尽忘名利。因为这些人形虽放下而心未放下,口是心非。名利犹如赌博,是以全部身心为筹吗,去换取空无一物的东西。

其实,名利本身并没有过错,错在人为名利而起的纷争,错在人为名利而忘却生命的本质,错在人为名利而伤情害义。就如酒,浅尝则可,过之则醉。然而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饮下此酒而不醉?即使是反对名利之人,到底是反对名利的本身呢,还是反对人对名利的迷恋呢?如果本身已完全对名利不动心,自然能够不受名利的影响。

手抄记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