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恩重如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恩重如山,是对恩德之重大的形象比喻。意思是,您的恩德如大山般深重,我一定会铭记在心。(偌大的一座山压在我“身”上,想忘也忘不掉啊!)
关于报恩,有言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么如山之恩呢?那必定不止涌泉了,至少得大江甚至大海方能等量回报了吧。诸如,“下辈子做牛做马报答您”,“姑娘只能以身相许”,亦或者“恩人一句话,我定当万死不辞!”
你看,接受了别人如山的恩情,不仅今生的幸福和生命可以回馈出去,连下辈子的“人格”(做人的资格)也都可以舍弃掉了。
也许,在受到恩助的那个当下,受助者确实是感激涕零且怀抱着“愿意付出一切以兹回报”的真心的。但等到这股激情消退,再想想因为受此帮助所欠下的情债,恐怕又难免心生压力——如山的恩情啊,给人带来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收获,但也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若恩人心态良好,只管享受助人之乐及优越感而不要求回报,那么相当于帮助受助人承担了一部分“山”的重量;若恩人是抱着必得有回报的心态去施予的,那可能反而让受助人由感激而生恨——恨恩人用恩情绑架了ta的人生——这算是忘恩负义吗?不,这只是人性。
且看曾奇峰在《受助者为什么恨你》一文中的表述——
给予他人帮助,给予者会心情愉悦,并附带着道德上和地位上的优越感。没有人会自愿地和愉快地处于被他人帮助的地位,因为被帮助意味着自己的无能、弱小和卑微。人的内心里,有一种天然的追求平等甚至追求优越的力量,在被帮助的时候,这种力量就被隐藏在内心深处,并变成一种对助人者的敌意。
俗话说:“一碗米养恩人,一袋米养仇人。”真是至理名言。我们的前辈,真的把人心看得很深很透了,在一碗米的施与中,由于人际基本规则的影响,接受者自然会产生感恩的心理,由一碗米所导致的施与者和接受者的地位的反差不太大,所以伴随产生的仇恨也不会太大,这种仇恨很容易被接受者的道德感和良心压制,所以二者之间显得没有产生仇恨。但是,当施与的“剂量”达到了象征性的一袋米的程度时,恩也重了,恨也重了,中到了不能被道德、良心压制程度,所以就变成仇人。
这就是所谓的“恩仇相伴”,也是施与者和接受者都需要了解的人性。
● 对于施与者
尽管在意识层面,你可能真的觉得自己助人的出发点很纯粹,只是为了帮助别人渡过难关。但你得知道,在我们向别人伸出援手的同时,也在满足着自己将“有能力”、“强大”,甚至是“优越感”展现出来的需要。
不然,为什么说“施比受有福”、“给予让人快乐”?
正是因为通过给予,我们有机会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这让我们产生力量感和掌控感。而这种优越感的体验,也满足着我们的自恋。
虽然从结果和社会影响上来看,施与者是值得被赞扬为“高尚”的,但从个体来讲,施与者需要明白,自己和接受者,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格,二是所得——施与者付出的物质或者精神支持,而接受者反馈的,是“你很强大很了不起”。
因此,只有以一颗谦卑之心来看待自己给予的施与者——不是出于可怜受助者,也不是为了挣名声的慈善,而是“我在满足自己所需后还有所结余,而你恰好需要”,亦或是坦荡荡承认“我需要施与带给我的良好感觉因而宁愿克扣自己”——方能被称为真正“高尚”之人。
● 对于接受者
面对恩情,其实大可不必背上如山重需要以幸福、生命甚至下辈子的“人格”来还的心理负担。
一方面,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需得掂量一下,这帮助,是否为自己所必须?而我,是否又有能力在未来给予等值的回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如山”的恩惠宁肯不要。要相信这世上“办法总比困难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绝不止一个。
另一方面,接受者需要意识到,施与者既然选择了帮助,那就是说明他有足够的能力提供帮助。同时,这份帮助对于施与者来说,也是获益的。且不说未来可能在ta需要帮助之时接受者大概率会“义不容辞”地给予帮助,就是施与当下的那份“高尚”之感,也是其精神上的重大嘉奖。
虽然,从施与受的关系上讲,施与者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强的能力,但接受者需明白,从个体上来讲,自己与施与者,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格——我需要你的帮助,但这只是当下我们的现状,并不意味着我低你一等;二是付出——我对你给予之帮助的接受,即是对你能力的信任及对我之关爱之心意的肯定,同样是一种“给予”。
因此,只有以一颗不卑之心来看待自己求助的接受者——不是出于占便宜之心,也不因此而低看了自己,而是“我需要帮助,而你恰好可以提供”,亦或是坦荡荡表明“恩情太重,我可能无法回馈”然后尊重施与者的决定——方能不让自己的人生,被因为“如山恩情”所带来的的不被觉察的仇恨所毁灭。
在我看来,其实感恩的最高境界,是利用他人的帮助,活出最精彩的自己——让施与者的帮助价值最大化。至于对施与者的感激,需时刻铭记并在其需要时予以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大程度回馈。这份“重量”,是接受者必须承受的,但,不能让其成为施与者控制接受者的工具,或是接受者限制自己人生的枷锁。
施与和接受,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双方都有付出,也都有所收获。如果能理性客观地看待这种情感和物质上的流动,明白自己潜意识里的需求和仇恨,那么,这种互动会极大地增加两者之间的亲密,并促进关系的正向发展。
相反,若是太过于强调自己的付出,或者太执着于自己该如何回馈而心生重压甚至无法抑制的恨意,那么这种互动就会成为双方关系的破坏行为。
最常见且浅显的例子,大概就是亲子关系了。
抱持着“我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为你付出了整个人生,你就该好好回报”的家长(这绝对算是“恩重如山”哪),更容易出现“被毁”的人生——要么孩子为了孝顺父母而放弃自己的人生毁了自己,要么孩子只想逃离而毁了父母那“等着享福”的人生。
相反,感谢孩子(给自己当父母的机会),并且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享受爱的付出之过程却不希求回报的父母,孩子反而更愿意亲近并听从父母的建议。这种没有压力的相处方式自然更容易收获亲密而良好的亲子关系。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是人,而不是神。因此,我们都有自己的需求、渴望,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为其而做着选择。
所以,每个人【自发】而做的每一件事情,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
想清楚了这件事情,不管是在“施与受”这件事情,还是在别的人际关系议题上,都会轻松且坦然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