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燕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4902994/084b59a30a97466b.jpg)
今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在迎来新年后不久,春的韵味便已浓稠到化不开的程度。田野上的油菜花零星地开出几抹金黄,使得附近的富水河也浸润了缕缕香气。我与堂哥厌倦了宅在家里的日子,决定一起去田间漫步。
在一个寻常的日子,我们在田埂上走着,一阵悦耳的鸟鸣扑进了我们的耳蜗。循声望去,路旁一颗抽出新芽的白杨树的枝桠上有一鸟巢,孤寂地卧在那里。
在乡下听到鸟鸣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只是因为今年比较特殊,鸟鸣竟变得弥足珍贵了。我以为是燕子,结果当鸟儿飞出鸟巢,才发现并不是。也就是在那一瞬间,我猛然想起,似乎有很长时间没有看到燕子的身影了。
幼年时,燕子几乎成了乡间农人与春天之间的信使,它虽没有杜鹃啼血的悲壮,也没有布谷催耕的神秘,但却被农人当着福鸟。农人对燕子习性的熟悉,恰如猎人熟悉走过的山川,游子熟悉故乡的炊烟。于是很多的农人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与“燕”相关,便不足为奇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乡间农人对燕子的到来满是欢喜。“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它们忙着衔泥到农家筑巢,与农人和平相处,互不侵犯。它们自力更生,从不接受乡人给予它们的恩惠。因此,人们也更加敬重燕子。当鸟粪从屋檐掉落到地上,人们也总是极其有耐心地将它扫去,并无半句怨言。只是有些顽皮的孩子,有时会趁大人们不注意,拿来长长的竹竿,将燕巢给捅下来。从此,燕子便不再光临这里,让大人们多少有些失落。不知何时,一首童谣便在乡间传唱开来:不吃你家的谷,不吃你家的米,你毁坏我的窝,你这个捣蛋鬼。随着这首童谣的盛行,一时间让寻常百姓家的燕巢避免了倾覆之灾,大人们的脸上,重又浮现出淳朴的笑容。
如今,当初那群“捣蛋鬼”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留守乡间的有,漂泊在外的也多。但无论是守在那片土地的人,还是浪迹天涯的我们,再也没有见到新燕衔泥筑巢的场景。那些曾经寻常可见的燕子,已同逝去的日子一起远去了,再也不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