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系列若有序 条理清晰心不俱

2019-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上善若水果妈

有一些孩子尽管上课认真听讲,但有时只能记住一些简单的事情,如果听到的事情稍微复杂一些,复述起来便会丢三落四,或前后顺序三倒四,缺乏头绪。看图说话或写作文时也往往思路不清,缺乏条理性,有的甚至只是堆砌一些简单的语句。孩子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其听觉系列化能力较差。

听觉系列化又称作听觉编序能力,是把别人口头所述的一系列信息按次序条理化回忆、描述出来的能力。许多心理測验都有这方面的内容,如韦氏智力量表中的数字广度测验、底特律学习潜能测验中的无关词的听觉注意广度等。

作为逻辑思维物质外壳的语言(不管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其实质都是运用线性符号序列(语音符号序列或字形符号序列)来表示思维内容(事物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既然是线性符号序列,就有时间上的顺序性与持续性问题。换句话说,在运用语言符号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时只能是按照不同词语符号出现的先后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

听觉的序列化就是将听到的信息按照顺序持续地摄入并进行编码记忆,它对儿童将所学的知识有系统、有组织地保留下来是非常有帮助的。听觉系列化能力的发展是以听觉注意能力、听觉辨别能力、听觉记忆能力为基础的。

听觉系列化能力发展不力的孩子无法正确地把一系列信息按顺序回忆出来。6岁左右的孩子一般能将8位数字在成人说完后及时重复出来;少数孩子能够重复10位数;也有一部分孩子不能重复,他会反复问“什么”“你再说一遍”;还有的孩子只能说出后面的几个数字,前面的就忘记了。听觉记忆有同题的一少部分孩子还会表现得非常抵触这个游戏,根本不感意随成人去做,情绪表现很烦躁。

儿意听觉系列化能力低下主要表现在

1.记忆材料记住了但顺序不对

2.遗忘率比别人高(人的大脑好比是一个装知识的屋子,屋子乱糟糟的,知识不能有系统,有组织地保留下来,在用的时候就会找不到或是杂乱无章)。

3.喜欢自己看着读而不愿听别人读。

4.说话组织能力差,内容重复,缺少逻辑,常常是丢三落四、语无伦次,

5.对顺序及因果表达欠佳

6.造句短小,缺少修饰,显得干巴巴没有生机。

7.作文表述简单枯燥,结构欠遷辑顺序,语句之间顺序显得混乱、颠三倒四。

听觉记忆最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数字广度测验:一般6岁左右的孩子能否准确复述随机的7~9位数字,即:大人按照记录速度随机说一个7~9位的数字,孩子随后就能准确地模仿出来。如大人说“58807927”,孩子随后也能复述“58807927”,说明孩子基本通过测验(一般成人的记忆广度为10位左右,即某

手机号码听一遍之后随即可复述出来者为大学生记忆的广度水平)。

很难想象,一个50%的时间用于倾听的学生却不能有序地组织听到的信息,其学习的效果会怎样。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就是及早加强相关训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