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自己的写作风格?
假使我们翻开厚厚的文学史,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古代还是现代,但凡在文学史上留下痕迹的大家,大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奔放”;莎士比亚悲剧的“悲怆愤激”,狄更斯的“人道主义”;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还有诗歌中独特的“纪伯伦风格”。风格是作家不同于别人,而自己所独有的东西,而自身风格的形成,其实是依赖于我们每个人看待世界的独特方式。
但是,我们写作不能为了标新立异,从而故意创造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来标榜自己。写作的风格,从古到今,从中到西,总会有一些共同的追求和不变的精髓,这些是永恒不变的。
一 清晰易懂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尽量使用简短、精炼的句子,不要写的花哨、冗长,似是而非。比如,作为范例的介绍的,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开头:
《变形记》插图“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非常典型的,语言通俗易懂,而且生活化。
卡夫卡除了清晰易懂外,特别要注意描述的风格要和故事的基调一致,比如你的故事是个悲剧,那么,在气氛和环境的描写上就要和“悲”这个字相一致。
如何去做呢?在《创意写作书系》系列丛书中,给了这样的建议:
自己写完的文章,这里主要指小说这类的作品,需要注意到一下几点:
1 故事发生的时间
2 故事发生的地点
3 对话中的人物是否有让人费解?(读者会体谅大师,但不会体谅我们)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什么都要写的明明白白,而是要尽可能给读者全面的角度来推断书里的内容。最好是让身边值得信赖的朋友读后,从它作为读者角度提供一些建议。
二 简洁
简洁并不是说一切文字都要简短,而是指“恰如其分”。
关于简洁,马克.吐温的说道:
“一本书的成功不在于你写了什么,而在于你省略了什么。”
这个应该怎么理解呢?借用海明威的话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海明威“如果一个作家对于自己写作的内容很熟悉,他可以略去自己知道的,而且如果他写的足够真实,读者还是能读懂他想要表达的内容。冰山运动的宏伟壮观之处在于: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之上。如果作家略去自己不了解的内容,那就只能徒增作品中的漏洞。”
这段话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就是海明威关于写作的“冰山理论”。简单来说就是,虽然写的只有八分之一,但是读者却能透过这八分之一看到整座冰山,即透过文字,领悟文字背后的深刻蕴含。
明白了吧,也就是说,风格简洁,不是指句子的长短或者作品的长短,而是指作品辨别和涵盖本质内容的能力。
比如,木心的一首诗,名字就做《我》,全诗只有一句话: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木心木心是在说雪吗,很显然,并不是,而你能理解确有很多。
三 注重细节
怎么理解呢?就是不要直白的说出来,而要表现出来。
书中引用了契诃夫的一句好,很能说明问题:
“不要告诉我月亮在闪耀,让我看到玻璃碎片上的闪光。”
就像我们想说“我想你”,但是太直白了就会陷入无趣,于是,我们这样说: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 张爱玲
“今晚月色真美”
—— 夏目漱石
“你是我这一生等了半世未拆的礼物”
——林夕 (出自歌曲《未拆的礼物》)
四 用词恰当
乔治.奥威尔在他的随笔《政治与英语》中,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乔治.奥威尔1 我要表达什么
2 什么词能表达它
3 什么形象后者习语能让它更清晰易懂
4 这个形象是否新鲜,可以产生影响?
最近刚离世的作家林清玄,在写作建议上就主张少用成语:
“文字是充满魔力的东西,可以激发想像力。成语是最简单扼要的表达观点的方式,虽然很方便,但它们不是你自己的观点。”
林清玄总的来说,风格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不要为了自己写作是否有风格,有特色而烦恼,写的多了,自然就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