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三十讲 | 11 两套经典的用户画像
一、第一套用户画像:羊群和草地
如果我有一片草地,我就在我的草地上养羊,所以我先要有第一只羊。
如果这一只羊能够在我的草地上活下来,玩得很好,那么我的草地就是没问题的,我就可以引入更多的羊。
羊多了,你就会发现头羊才是关键的。因为一只头羊可以馆一大堆羊,你就不用再管那些小羊,头羊都会管。只要有头羊,羊群就可以聚集。
羊多了就会有狼,狼多了,我就把羊圈起来,然后向狼收费。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社区,都是按照这个场景和用户描述去做的。
在这里我们谈到了几个用户画像:第一只羊、头羊、狼。
1、第一只羊
你的草地上来了第一只羊,然后这只羊吃了一口草,死了。
第一只羊就是你迎来了第一个用户,这个用户玩了一下就走了,再也不来了,这就是“死了”。这是因为你的草地和你的第一只羊不匹配。也就意味着,你的产品和你的用户不匹配。
这说明,你的产品还不具备生生不息的自然状态。你可以为了留住这只羊,动用很多外部资源,可以暂时把这只羊留下来。但是如果你要有羊,还是需要回来继续解决你自己的草的问题。
接着你有一片草地,迎来了第一只羊,这只羊吃了一口草没死,但是玩的不开心。
这意味着你有了一个产品,来了一个用户,然后这个用户用了一下觉得也还可以,但是没那么爽。
这个时候你可以引入更多的羊吗?也就是说你要开始推广你的产品了吗?当然还是不行。此时你的草地、你的产品依然还是存在问题的,你还是需要更新你的产品。
日本的剑圣宫本武藏,有一本书叫《五轮书》。他说:“即使面对千军万马,你要斩杀的其实只有你对面的一人。”
所以测试你的产品,其实不需要其他的条件:
- 首先要有第一只羊;
- 这只羊在这里过得很好、玩得很开心,他得到了即时满足;
- 这时可以引入更多样,也就是产品可以推广了。
做产品需要磨练自己的心力,让你的心非常硬,不能自欺欺人,不要骗自己感觉良好。不要觉得万一去推广时会有其他的羊喜欢,不能这样,你要从找到第一只羊开始。
第一只羊是最关键的角色。
你找到了这个用户,他可以在这里得到即时满足,玩得很开心,那么针对这只羊,针对这个用户的同类用户去做推广,你的产品就可以被快速地推开。
2、头羊与网络效应
第二个关键角色是头羊。
整个生态发展到最后,就核心的就是头羊。整个企业的资源核心就是要去维护头羊,只要有头羊就会有羊群。
当你的草地上出现了头羊,头羊开始自己管羊群的时候,就代表了自组织的开始,也就意味着你的产品开始拥有了网络效应。
当你要评估一个产品或者一家公司的网络效应有多大时,一个非常简单的评估方式就是数一数它有多少“头羊”。
企业与网络效应
Uber与滴滴都没有头羊。因为Uber、滴滴都是一家公司直接服务每一个单点司机,所以Uber、滴滴不存在自组织,也没有网络效应。
摄影网站蜂鸟BBS大概有50个版主,所以他有50个头羊;天涯BBS有至少5000个版主,所以它至少有5000个头羊。这样一对比,就知道天涯的网络效应肯定远远大于蜂鸟。
百度贴吧有多少版主,就至少有多少头羊;淘宝上有多少卖家,就有多少头羊。由此看来,百度贴吧和淘宝的网络效应应该是巨无霸级的。
补充:
未来商业最核心的双螺旋:数据智能和网络效应。
3、狼
对于B2C的企业来讲,如果你是向B端收费,那其实狼就是B端。比如说像京东、淘宝,其实它们都是向上游挣钱的,所以商家是狼。
那对于腾讯呢?其实腾讯的主要收入来源不是在B端,而是在C端,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腾讯也会把少量的羊卖给狼,但是它主要是靠剪羊毛成为一家巨大的公司的。
二、第二套用户画像:大明、小闲和笨笨
1、大明
第一个用户叫大明。大明对自己的需求非常了解、非常清晰。
比如男人买衬衫,或者买一个手机或者3C产品,就是大明。因为他对他要的东西是非常清晰地,所以他要寻找的核心是性价比或者硬货。
这时候,网页的界面再漂亮、格调再高雅,如果产品的价格不好,或者产品的性能不够满意,大明用户一样不买账。
所以互联网产品中,大明最依赖的工具是搜索,因为他对自己主动要找的东西是非常清晰的。
最早的互联网电商都是依靠大明用户开始的。
比如成熟最早的旅游产品,卖机票、卖酒店,这些都是标准品。卖3C产品,也是标准品。比如,像去哪儿的搜索比价引擎,提供从同一班航班里找到最便宜的机票这一服务,这更是大明用户所青睐的一个经典产品。
京东也是服务大明用户的。京东的体量优势越来越大,对供应链的挤压能力越来越强,所以它服务大明用户的能力就越来越强。
大明用户及其简单,他要干的事情就是两件:一、搜索自己要的;二、比价格。
当然,大明用户还有一个特点,他没有忠诚度。比如一个男士,他买衬衫,买了就走,不会再多看一眼其他的东西;同时,相似的两件衬衫,一件更便宜,则会选择更便宜的那一件。
2、笨笨
笨笨用户的特征是我有大概的需求,但是还没有那么明确。
如果说男人买衬衫是大明,那么女人买裙子就是笨笨。
你问女生她想要一条什么样的裙子,她真的不知道,得看、挑选、比较,最后从各种信息中做一个决定。
所以如果男人要出门买衬衫,基本上一定会买一件衬衫回来;但如果女人要出门买裙子,他可能会逛十家店看了200条裙子,最后买了一顶帽子。
京东是服务大明用户的,而小红书就是一个经典的服务笨笨的应用。
这两个APP的区别在于,京东有一个很强的产品目录检索,小红书没有这个功能。而小红书搜索任何一个结果都会出一大堆产品,你无法用关键词过滤掉。为什么?故意的。
因为女孩儿的目的不是要有效率地、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想东看看、西看看,看看有什么他不知道的,有什么他没见过的,看得多了就会忍不住买了。
最后买的东西和她最初想要的东西相不相关,这不重要。
这就是笨笨用户。
淘宝,尤其是只能化升级之后的淘宝,更是服务笨笨用户的。
马云说淘宝是一个娱乐公司,为什么?因为每天晚上都有2000万的女生在淘宝上逛,什么也不买,就是逛。
但是,如果笨笨决定了要买什么产品,那么下一秒有70%-80%的概率,笨笨就会变成大明,然后开始去追求价格。
一个经典场景是我在豆瓣东西上找买东西的灵感,接着到淘宝上去找最便宜的一件购买。
3、小闲
小闲用户的特征就是我没有消费需求,我就是来打发时间的。
如果说百度、京东服务大明,淘宝服务笨笨,那么腾讯其实就是服务小闲的。
QQ聊天是因为闲,微信刷朋友圈还是因为闲,你玩游戏依然是因为闲。所以你在任何一个闲的时候,打开腾讯的产品一定可以帮你杀时间。
所以腾讯的用户往游戏和视频去转化,转化率就会非常高,为什么呢?因为用户玩游戏也好,看视频也罢,其实他都是因为闲,是沿着小闲既定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路径发展下去,继续打发时间。
但如果让腾讯的小闲流量转化为购物的电商,效果就不一定好。因为场景不对。
总之,一个人到这来是来打发时间的,如果你突然让他买东西,他会觉得他心理建设没做好,他没这个预期。
其实不单是腾讯,其他服务小闲的社区,比如说天涯、豆瓣、马蜂窝,用他们的社区用户去做产品的交易导流,效果都挺一般的。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是存疑的。
如果腾讯做交易导流不OK,为什么还会有朋友圈广告、微商的出现?
梁宁老师给了回复:
这些微商、能给交易导流的公众号,自身做了交易场景的前置。
也就是说,他们面对的用户已经做好了要进行交易的准备。
而对于风花雪月、地理历史的大号而言,交易导流不会那么好。
三、本讲小结
讲完了大明、笨笨、小闲,你就会发现,互联网的BAT就是服务这三类经典用户涨起来的。
- 百度服务大明,你要什么说清楚,我帮你找;
- 淘宝服务笨笨,没什么事你就上来逛吧,有层出不穷的东西给你看;
- 腾讯服务小闲,闲着没事的时候,打开腾讯的任何一个产品打发时间。
这三个用户和上面那个草地与羊的关系是什么呢?
不管大明、笨笨和小闲其实都是羊,你想服务具体哪种羊,你就要按照大明羊、笨笨羊、小闲羊,三种不同羊的需求,来管理你的草地,制作你的产品。
所以具体到痛点、痒点、爽点,你得让大明羊、笨笨羊、小闲羊按照他的心理预期,来吃一口你的草,如果吃得开心就再也离不开了。
刚才说完了羊,这个角色里其实还有一个狼,那么狼是谁呢?
对于B2C的企业来讲,如果你是向B端收费,那其实狼就是B端。比如说像京东、淘宝,其实它们都是向上游挣钱的,所以商家是狼。
那对于腾讯呢?其实腾讯的主要收入来源不是在B端,而是在C端,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腾讯也会把少量的羊卖给狼,但是它主要是靠剪羊毛成为一家巨大的公司的。
四、课后作业
请你选择一个产品分析一下,这个产品核心是服务大明、笨笨,还是小闲呢?这个产品的竞争对手是谁?你觉得谁服务得更好一点?
- 支付宝是服务大明,用户只有有支付和理财需求时才会打开他,平时不会打开支付宝闲逛,这也是为什么支付宝之前社交一直做不起来的原因。而微信正好相反,是服务小闲,用来打发用户时间。
- 知乎,得到主要服务于大明;今日头条,网易云音乐主要服务于小闲。
大明偏男性思维,目标明确,成就主导;笨笨偏女性思维,感觉主导;小闲需求大家都有,体验主导,讲好的一面就是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讲不好的一面就是娱乐只死。
每个用户都有大明,笨笨和小闲的一面;同时每个产品也都服务于这三类用户,只不过主流用户会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 与京东对标的亚马逊,服务对象主要是大明。
亚马逊的会员服务:Prime业务,其基本逻辑是,如果你每年交给亚马逊99美金的会员费,就可以享受一系列非常超值的服务,比如有:免除所有邮费;部分商品也可以免费当日送达,还有可以两小时送达的商品;在亚马逊的视频和音乐平台上收看和收听大量免费的娱乐内容;免费阅读亚马逊的一部分书籍、杂志;还有一些其他的免费业务:比如游戏视频、有声书等等。
实际上这个服务是超值的,光是邮费一项就能赚回来。所以现在买了这项服务的用户已经超过六千万,亚马逊每年在Prime会员费上的收入就超过六十亿美金。
Prime业务大幅提高了客户忠诚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亚马逊会员在购买频次上和购买金额上都会比非会员高出很多。既然已经付了一笔固定的99美金的费用,所以用户买的越多、消费越多也就越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