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孩子很难教吗?
“这孩子太难教了,我们说什么他都不听,真不知该怎么办?”这是一个我在做青少年的测评咨询中,从家长口中频频听到的烦恼。
起初,我会很认真的去从报告中找孩子的问题,随着咨询的案例越来越多,我渐渐的发现自己错了,孩子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家长,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家长不懂自己的孩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一些有这类问题的测评报告的截图:
图片禁止转载相信细心的你应该在图片上找到了规律,超级认知加执着指数高。
在天赋测评的概念里,认知型的人都有着以下的特点:
1. 学习和工作上希望了解来龙去脉,要得到合理的解释与佐证,才会心服口服表示认同。
2. 凡是以自我发现领悟、理解为主。
3. 主观意识较强,很有主见,性格固执,通常对于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会据理力争。
4. 对于感兴趣或认同的事物,才会有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5. 学习上和工作上属于目标导向,需要有明确的动机和目标。
而超级认知的人则是认知型人里加强版,不管是超级认知A,B,C的那一种,都有着自己不可触碰的雷区:
1.超级A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目标掌控感很强,沟通中绝对不能对他进行命令说教。
2.超级B的人喜欢整合互动,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沟通中绝对不能对他采取单一规范的限制。
3.超级C的人洞察敏锐,有很好的判断能力,喜欢自由和被认可,沟通中绝对不能对他抱有批判和质疑。
认知型的人具备着如此高的自我意识,势必就不会很容易按照别人的指示去行动,而这恰恰是成长中,家长和孩子间最容易产生冲突的地方。
中国式的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最喜欢看到的一个现象就是孩子乖乖听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会极大的满足了家长的权威感。
认知型的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也能做到听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孩子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之后,就开始学会了思考和分析,且有了自己的选择意愿。
孩子在不断成长,而父母却没有发现,一如既往的用对待幼儿的方式对待已是青少年的孩子,同样的沟通方法,却得不到同样的行为回应了,矛盾就渐渐激化了。
父母觉得孩子越来越难教,孩子觉得父母越来越蛮横,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渐严重,于是亲子沟通上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还有两项值得注意的事是:超级认知的人多数都是执着指数高的,另外认知型的孩子父母中至少有一位也会是认知型。(执着指数代表着:固执的程度和做事的坚持度)
一边是自我认知超强,且非常固执的孩子,一边是具备着同样性格特质的父母,一个拼命想控制对方,一个又非常的不受控,这两个条件的叠加将问题激化得更严重,于是就有了开头得那句话:“这孩子太难教了,我们说什么他都不听,真不知该怎么办?”
真的是孩子很难教吗?其实是因为父母不懂自己的孩子,也不懂自己。
上面图中的几份报告,我在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做完报告解读后,都又甄别了测评人父母双方的性格,发现与孩子冲突最大的都是认知属性的家长。
为了能让家长进一步的认识自己,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与家长做了家长自己成长经历的回顾和与自己孩子日常共同模式的回顾。
通过让家长回忆自己成长中的一些心路历程,让他们了解孩子当下的心理状态,进而能够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应对模式。
通过让家长回顾和分析自己平时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让他们找到了令到孩子产生抵触和叛逆的原因,也找到了自身的原因。
通过测评的解读和咨询,让认知型孩子的家长都知道了面对自己的孩子,要保持民主和开放,对待孩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要给予自主权与选择权,充分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责任感,父母老师只需要帮助他们在16岁前养成正确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之后给出大方向和主要目标就可以了。
每一次做完测评咨询,都会让我心生感慨,真的是孩子很难教吗?不,是因为家长不懂孩子。
不管是认知型还是模仿性,开放性......的孩子,孩子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还都是很优秀的孩子,可是偏偏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不当的教养方式,没有发挥出自己本来的优秀潜质。
真的是孩子很难教吗?不是,是沟通的方法错了。
当家长懂了自己的孩子,就会因为懂得而欣赏,因为懂得而理解,因为懂得便有了良好的沟通,沟通顺畅了之后就不会再有难教的孩子了。
作为一位天赋规划师,我很骄傲也很自豪,拥有这样的能力帮助家长认知自己的孩子,也帮助家长懂得了自己的孩子,希望未来可以帮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