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读书之30日读书分享

2021-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张颖_Grace

不知不觉间100日读书已过去三分之一,每日10分中的低门槛的确有助于保持阅读节奏,培养日常习惯。借此机会谈谈最近一个月来的读书感受。

1、态度
自从入手得到电子书会员,接触到的书籍数量和种类均呈几何级增加,再也没有了之前买书时捉襟见肘,挑挑拣拣,想要穷尽每一块钱价值的窘境。想看什么直接搜索就行,实在没有,再买也成。

然而选择多了,也就有了新的问题:“这么多书,怎么看得过来?”

现实点儿吧,不可能有精力和能力把所有的书都一字不落的读完的,更别提读完后还能都记住了。

书是知识和思想的载体,我们读书就是和作者进行一次隔空的思想交流。就好比跟人聊天,跟谁聊,聊什么,聊多久,还不得自己主动参与才行嘛。

读书一定要带有目的性,先明确目的,才能找到合适的聊天(阅读)对象。所以完全不必对所有书籍都一视同仁,哪些要反复阅读,哪些可随手翻翻,请随意。

放下对每本书必须要读完的执念,把书当成充实自己思想的工具,这才是适宜的读书态度。

抱着这个态度,也可以给读过书籍进行分类,比如三星为不可不读,二星是不妨一读,一星是部分可读。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句话主要针对科普类书籍、专业学科书籍来说。读这类书我们很容易进入一种求学的心态,书是老师,读书人是学生。这种心态驱使下会扩大老师的权威性,使得学生潜意识里觉得“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进入“尽信书”的状态。

要从这种状态里跳脱也不难,两步走:
1)同一专业类书籍多看几本,相互验证和参考。
2)时刻提醒自己读的是一种方法论、或是增加新的思考维度,很多时候无需急于得出信或不信的结论,悬置判断反而开阔了思考空间。

就说我最近读了《你是你吃出来的》1-2两册书,作者结合临床医学和营养学知识详细给读者讲述了慢性病究竟是如何“病从口入”的。尤其是对于高血压、高血脂这类慢性病,一举推翻了我们之前认为要少吃肉,饮食清淡的食疗建议。作者对引发疾病的成因和饮食建议的推导逻辑我们可以借鉴,也让我们意识到平日生活中的各类饮食偏方从生物细胞学角度分析并没有多少功效。但这不意味着读了这本书高血压患者就能放心大胆吃肉了,而是在控制血压的就医之路上可以适当考虑去医院看看营养科,听听专业医生的意见。

3、电子书V.S.纸质书
最后想聊聊电子书和纸质书,前两天正好最新一期的《读库》上有讲到这个话题。大意是从信息接收效率来看,多渠道的信息输入会加强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效率。读纸质书相对电子书来说信息接收渠道就比较多。

读纸质书时,我们需要用眼睛看书,用手指翻书、夹书页来标记重点,用鼻子闻书香。纸质书有不同尺寸、重量、厚度、包装、味道、排版、字体,这些信息都会在我们读书时用来强化我们对内容的记忆和掌握。

相对来说电子书的信息输入渠道就比较单一,所有书都是展现在同一个屏幕上,用同样的排版,字体,颜色,原来用手就能感知的阅读进度,在电子书上都要额外费力去查询,所以电子书的阅读体验相较纸质书来说是相当不足的。

可电子书的优势也非常明显,便携、可搜索查询,所以与其讨论电子书是否能够替代纸质书,不如我们多想想如何利用它们各自的优势来提升我们的阅读体验。

在这方面我的习惯是刷书用电子书,而精读用纸质书。读纸质书会有些许仪式感,我享受手指摩挲书页的感觉。需要精读的书同时保存纸质版和电子版,如果需要标注笔记,我会两边同步进行。

不知道会有多少读书人同我一样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