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传统文化爱好者感悟生活的智慧

青灯有味似儿时

2019-04-23  本文已影响85人  酒神的海塔

一一世界读书日感想

青灯有味似儿时

今日(4日23日)是世界读书日,天清气和,山林闲静,焚一炷沉香,沏一瓯酽茶,竹影与山色互映,梵音与鸟语相和,居山读书真真是一番神仙的享受呀!

我自龆龄始识读书之乐,未尝有一日废读,有些书恒随身畔,与我风尘漂泊,甘苦与共。若《圣经》、《庄子》、《孟子》、《古文观止》诸经典,早已烂熟于腹,其思想意趣深深融入骨髄,平生遭际,处事阅人无不受其影响。遍观吾华夏古来书生,其气质胸魄眼界,其实无一不是被文化塑造而成的,书给人带来乐趣的同时也给人带来痛苦,造次于斯,颠沛于斯,世异星移,衣冠虽绝,斯文在兹,薪火相传,悠悠弦歌不绝,这也许就是书生的使命吧!

青灯有味似儿时

基督耶酥说,通往天堂的路是扇“窄的门”。很少有人走进去的,其实读书又何尝不也是一条“窄的门”呢?茫茫人海,众生芸芸,又有几个人能够安心读书呢?读书不仅是一扇“窄的门”,更是一扇“寂的门”,甚至是一扇“屠的门”啊!在集权独裁的封建社会,尤其是读《明史》,读《清史稿》,读民国,这三个邪恶浊暗的浑蛋朝代,士人动辄被剹,被诛,被灭,被害,被族,殉义殉道,身首异处,杀身成仁者,前赴后继,不绝如缕!“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士人只有为主子做狗的份,一言不合就杀剹,书生可是个弱势群体,是个高危行业啊!赵宋神宗皇上的这首《劝学诗》岂不是对士子莫大的讽刺么!

青灯有味似儿时

晒晒我的书单吧!马可.奥列留的《沉思录》,帕斯卡尔之《沉思录》,尼采上师之《权力意志》是对我影响最大的西方哲学书。从少年时代到中年时代,困苦孤独窒息之际,展卷研读西方哲人之缜密精深弘博之思想,颓废沮丧之气荡然冰释。尼来上师说:“人就应该是人,这句话在我听起来就像树应该是树一样乏味!”然则,人应当是什么呢?尼采的答案是:人应该是超人,是太阳!对于书生,人应该是天使,应该是圣贤烈士。

青灯有味似儿时

作为一位禅者,《坛经》、《景德传灯录》、《碧岩录》诸祖师的公案语录是禅修的指南。子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非道也。”祖师之一千七百条灯录,日参夜究,守一不移,一旦漆桶脱落,顿见本来面目,无不悲欣交集,使人蝉蜕重生。“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黄檗禅师云:“云在青天水在瓶。”将禅者的洒脱自在描绘得淋漓尽致。

青灯有味似儿时

诗人叶赛宁写道:“如果我不是做一个诗人,也许我会变成无赖或小偷!”孟子认为读书可使人变化气质,养浩然之气。海子则写道:“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与物质的短暂情人,以梦为马,诗歌是我的太阳!”作为人的灵魂之不杇与生命之易杇,书籍是生命的临界点,是光明及黑暗的分水岭。艾青吟咏着:“在那里,/我曾经饿着肚子,/将芦笛自矜地吹,/他们看不惯我的姿态,/但那是我的姿态呵!/他们听不懂我的歌,/但那是我的歌呵!”读书如果不能使生命特立独行,读书如果不能使灵魂坐拥长夜,拿什么来销磨岁月的枯燥无聊呢?

“拣尽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遵从心的呼唤,生命只有在书中才可找到最优雅的安顿,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一切荣耀全归思想,阿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