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班 写作日更战队

可常与人方便,但别轻易接受他人的好处

2018-07-27  本文已影响1人  大花茉莉

这周,孩子生病,我们带他去医院。

爸爸排队缴费的空档,我被迫接受了一波“好意”:

几位卖某品牌清洁剂的小伙子走过来,问我是否有兴趣尝试一下他们的清洁剂。

我当然说:不好意思,我不需要。

接着,他们走开了。我继续一边照看孩子,一边等着孩子爸爸过来。

十多分钟的功夫,该品牌清洁剂推销人员又过来了,与刚才不同的是,这次换了一波生面孔。

并且,他们当中的一位年轻小伙子给了我一把扇子,说:这么热的天,姐您真是辛苦。

鉴于我看到他们手上拿的是跟刚才一样的清洁剂,我心里是有防备的,我就说,谢谢啦,刚才说过了,我不需要你们的清洁剂。

这位小伙子说,我们公司今天其实做了一个免费试用装活动,您看,我手上的小包装都是试用装,我们工作人员负责现场给你们擦鞋子擦包包。

我这时的态度缓和了些,不过依然坚定地说,谢谢,不过我不需要哈。

“您不要担心,我们不是推销产品,之所以来医院,确实是看咱们宝妈真的辛苦,不少宝妈都没时间清理自己的包包和鞋子,这回趁着等化验单,我就能把您的鞋子清洁干净。”

接着,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眼看着一位陌生人非常仔细地擦着我的鞋子。内心其实只有一种感受:巨愧疚。

其实,最初好感度真的没有。不过非常魔性地,我居然认真地听完他对产品的介绍,并且当真对产品有了兴趣。最后如果不是我老公过来,我可能就买了他的产品。

到这里,你可能以为,这件事就完了,绝对没有。

当我们拒绝购买他的产品之后,他递给我们了一张产品宣传单,上面有个二维码,“买不买都是自愿的,不过帮下忙,扫一下二维码,填一张反馈问卷可以吗?公司有考核指标的。”

然后,不仅是我不好再拒绝,老公也不好拒绝了,于是就真的照做了。

今天读了影响力“互惠原理这一章节”,觉得这个销售真的算高手了,他把互惠原理运用地淋漓尽致:

首先,他同事过来,提了一个我们绝不会答应的请求:购买他们的清洁剂;

然后,他走过来,算是提出了一个程度轻一些的请求:现场体验他们的产品,并给予一把扇子(适度好处);

基于前两步,人们通常因为“互惠原理”而心 生一种愧疚感,从而答应体验他们的产品,于是对方就有了介绍产品详细信息的机会,有些顾客可能就会购买;

如果没有购买,他们会继续利用互惠原理——“拒绝-后撤”的手法:不买产品,那么扫一下二维码,花1min来填一下问卷也行的。

由于之前已经拿了扇子、体验了产品,大多数人心理防线已经崩溃,于是便会扫描二维码。这样,对方便获得了我们的信息。

这便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普适原理:得到之前必先付出。虽说,这条原则用在逐利上,总会令人反感。

看来,一个人对你好,到底是图利还是真的想对你好,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看是否真诚了。怪不得都说:真正的朋友是雪中送炭者,而非锦上添花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