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必备十大思维3:顺序思维
【职场小案例】:
营销专员小张参加上司李经理安排的绩效面谈,李经理开门见山:“小张,你是不是思路有问题?这个月任务就完成这样?”小张一脸委屈:“经理,情况不是你想的那样。”李经理:“出了问题就勇于承担责任,你没听过一句话吗?只为成功找方法,莫为失败找借口!”
【生活小案例】:
哥哥和弟弟两个小男孩因为争玩具打了起来,爸爸看到非常生气,把两个孩子叫到跟前,严厉地说:“告诉我,你们两个谁先动手的?”弟弟哭着说:“哥哥先动的。”哥哥也不示弱:“但是,他先骂我的。”于是,父亲本着“公平公正”原则,各自批评一通了事。
我们曾提到过,对问题进行二次拆解时,“5W1H”是个不错的方法,而且建议大家使用第二个版本,即:What(发生什么)、When(发生时间)、Where(发生地点)、Which(发生部位)、How much(严重程度)、Who(和谁相关)。
请大家仔细观察,在上面两个案例中,李经理和两个孩子的爸爸第一个问题是对应哪个“W”?没错,是Who!也就是说,在他们的思维习惯中,出了问题首先想知道“这是谁弄的?”“这是不是你搞的?”,是下意识把“Who”排在了第一位。而我们在前面将问题进行二次拆解时,强调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What”,而“Who”却是排在最后一位。这是处理问题时非常关键的思维模式:顺序思维。这里要求按照先“What”再“Who”,即:先“事”再“人”的顺序进行。
为什么要严格按照这样的顺序呢?因为在处理问题时,“对事不对人”要比“对人不对事”的效果更好,正常人都希望问题的处理结果是公正客观的。大家可以结合案例再深度思考一下,先强调“Who”,会给问题的处理带来哪些障碍?首先,被管理者会本能地认为,这是要追究我的责任,因此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而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即使小孩也不例外),那必然会先启动心理防御机制,于是我们就会看到司空见惯的那一幕:推卸责任!另外,如果管理者经常按照先“Who”的思维处理问题,还会成为“员工离职率”增加的一大诱因,因为这样的处理方式会严重影响上下级之间的信任,挫伤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例如很多夫妻吵架时,也是因为不具备顺序思维的习惯,把矛头由“对事”转向了“对人”,本来能一致商量解决的问题,却以互不相让的“人身攻击”开始,以糊里糊涂的“感情破裂”收场。
除了“What”外,依次进行的When(发生时间)、Where(发生地点)、Which(发生部位)、How much(严重程度)都是针对“问题”或者“事情”本身的拆解与描述,而且经过这样的细化过程,被管理者会逐步增加对管理者的信任感,他会感觉到,管理者的真正目的是搞明白问题的事实真相,而不是为了惩罚他。
除了先“事”再“人”的顺序外,还有一个顺序,就是先“事“再“因”,前面已经说过,还没搞清楚的情况下盲目地找原因,会干扰对问题的准确认知,而且费了不少力气找到的原因可能是错误的。
很多组织的管理者跟下属沟通时喜欢用一个工具:5why追问法,即:连续追问五个为什么,就可以找到问题产生的根因了。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发现这种连续追问的方法有时候有用,有时候却会“失灵”。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车间主任:“最近几批设备常发生漏液现象,知道为什么吗?”
班组长:“组装时发现液路软管的垫圈较硬,不如原来几批的密封性好。”
车间主任:“为什么不用原来那种?‘’
班组长:“据说换了供应商。”
车间主任:“为什么要更换供应商?"
班组长:“采购说为了降低成本。”
车间主任:“为什么这几批才考虑降低成本?”
班组长:“这…我就不清楚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日常管理中,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管理者直接追问原因,很可能碰到下属的几种反应:一、确实不知道原因。二、如果原因涉及更高层级上司,则不敢说。三、如果原因对自己不利,可能会避重就轻。这几种情况直接追问是很难找到真正原因的,而且很可能造成下属的不适。
我不由想起了去年的一天,早上送女儿去上学,路上她突然说胃疼,这时候如果我问她为什么疼,能不能问出原因呢?她自己都搞不清楚为什么,所以我只能赶忙带她去医院先把事实诊断清楚再说。
所以,请记得一句话:无论职场还是生活中,先弄清事实比先追究责任更重要,先弄清事实比寻找原因更关键!
具备顺序思维,将会大大降低组织和个人的沟通成本,提升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工作绩效,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降本增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