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娜女王——不爱江山更爱美人?
克里斯蒂娜
克里斯蒂娜(1626—1689),1632至1654年在位,是瑞典历史上有名的女王,和英国著名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一样,也终生未婚。
克里斯蒂娜的父亲是瑞典历代国王中唯一的“大帝”:古斯塔夫大帝,又被称为现代战争之父,他有生之年始终与战争如影随形,参加过著名的三十年战争(又被称为宗教战争,是欧洲信仰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教的战争),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终年38岁。1632年父亲战死,6岁的克里斯蒂娜成为了王位继承者。
古斯塔夫一生有三个孩子,除了克里斯蒂娜之外还有两个女儿,但在出生以后不久便夭折了,因此对于克里斯蒂娜的出生古斯塔夫夫妇都很期待,更期待可以是一位男性继承人,据说,克里斯蒂娜出生的时,宫内一片欢腾——人们认为王后生了一个男孩,因为新生儿毛发浓密,而且哭声响而嘶哑。克里斯蒂娜在自传忆述道,“在场的女士发现这错误时,都感到万分尴尬。”国王却十分欢喜,说“这女孩一定会很聪颖,看她作弄了我们所有人!”国王很疼爱这个孩子,把她当男孩子教育,有意将她培养成继承者。
克里斯蒂娜也不负父望,天赋异禀,能文能武,不仅马术精湛,还会击剑射击,此外还精通希腊语,拉丁语,法语。对于政治,宗教,哲学都有自己的见解,她尤其喜欢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后来邀请笛卡尔来瑞典与她一起讨论哲学。
克里斯蒂娜执政期间,瑞典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她顺利完成与丹麦交好的工作,丹麦把两个小岛转让给瑞典,同时瑞典也从挪威得到耶姆特兰省和海里耶达伦,这两处今天仍然是瑞典的领土。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克里斯蒂娜的努力下,结束了历史上第一次全欧大战:三十年战争(1618-1648),签订了有利于瑞典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给欧洲人带来了渴望已久的和平。克里斯蒂娜鼓励治学,为瑞典图书馆在全欧洲购买了许多图书,还邀请她崇拜的笛卡尔来瑞典讲学。她努力推动教育,艺术,文化的发展,并因此得到了“北方米诺娃”(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的称号。
作为一名年轻有为且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王,克里斯蒂娜并不乏追求者,她的表哥卡尔有意于她,欧洲多国的王公都想追求她,但都被她拒绝。克里斯蒂娜在自传中写道她“对婚姻感到无比厌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克里斯蒂娜不想被人操控,因为辅政大臣时不时都在提醒她要为瑞典诞下一个继承人,而在克里斯蒂娜看来这些求婚者都别有居心;另一方面克里斯蒂娜对女性比较感兴趣,据说她喜欢一个叫艾芭 斯芭尔的侍官,克里斯蒂娜亲切的称她为Belle,克里斯蒂娜大部分空余时间都和她在一起并频繁地称赞她的美,让她成为自己的“床伴”,克里斯蒂娜和侍女睡觉本无不妥,在寒冷的北方,为了保暖,与同性作床伴是个普遍的习惯,毕竟那个时候没有暖气。然而克里斯蒂娜对斯芭尔的确是有肉体之爱,这在克里斯蒂娜离开瑞典后给斯芭尔的情书当中有清楚的体现,而电影《the girl king》中以更露骨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虽然后来艾芭 斯芭尔与一位伯爵结婚,但直到她去世为止克里斯蒂娜一直和她保持通信,并经常表达对她的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克里斯蒂娜对斯芭尔的情谊非同一般。
艾芭 斯芭尔一方面不想被胁迫去结婚,一方面自己心爱的人已为人妇,再加上此时她已转向天主教,而瑞典国内信奉新教(熟悉欧洲历史的人都知道宗教在当时欧洲的重要性,亨利八世因为婚姻问题也不得不改变宗教信仰,瑞典国内普遍信仰新教,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仰问题,更涉及到利益问题,新教代表新兴的资产阶级,这时瑞典的从政者基本都是新教徒,因此如果克里斯蒂娜想要在国内重新推崇天主教是得不到这些人的拥护的,而她为什么信奉天主教可能和当时罗马教皇对她的承诺有关,如果她信奉天主教罗马教皇可以封她为童贞女王,并且她的所作所为都不会受到干涉,暗示她可以喜欢自己的的侍女,这在罗马是常见的,但是瑞典的现状不允许她改变宗教信仰,既得利益者新教徒不会再重新拥护一个天主教君主,不然三十年战争所流的血都白流了),克里斯蒂娜毅然决然于1654年把王位让给了自己的表哥卡尔,她的退位结束瑞典历史上最为风云激荡的瓦萨王(1521-1654)。
退位之后年轻的克里斯蒂娜去到了罗马,在那里她继续信奉天主教,学习文艺复兴的艺术和科学,成立了皇家学院,用以促进文学和哲学研究,她积极赞助艺术事业的发展,颇有意思的事,她的许多藏画展现的都是女人妖娆妩媚的姿态。1689年克里斯蒂娜病逝葬于圣彼得大教堂。
江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固,二者皆可抛。出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克里斯蒂娜放弃江山,放弃爱情,选择了忠于自己内心的自由,虽然和伊丽莎白一世比起来少了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一份魄力,但是这份追随内心自由的随性豁达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对于江山和美人来说,克里斯蒂娜也许更爱的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