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哥哥和流浪汉弟弟,偏心的父母是他们命运分水岭

2019-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骑象小学堂丨象象妈

同样的家庭,相似的教育背景,智力和外形也差不多,但是俩亲兄弟一个成为了腰缠万贯的社会名流,一个沦落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

如此戏剧化的剧情,却是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里讲述的真实故事。

哥哥伊凡居住在英国伦敦,是一名千万富翁,当地的社会名流。他的弟弟大卫,过着颠沛流离的流浪汉生活。

伊凡成功的秘密,以及兄弟俩命运的分水岭,在他们共同经历的童年之中

伊凡现年49岁,是游走在英国上层社会的千万富翁。

“金融界精英”、“保守党政要”,是他身上的耀眼标签。

年轻时,他就和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合影。如今的爱好是骑马、健身、逛艺术馆。

他轮流居住在伦敦、东苏赛克斯和巴塞罗那的三套豪宅内。

在记者询问资产数量时,他微微一笑:“无可奉告”

在21岁时,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极富商业头脑的他把生意卖给了别人,赚了100万英镑。然后继续创业,又赚到了2000万英镑。

勤奋、高度自律、逻辑清晰,在外人面前永远保持体面和风度。

但是在弟弟大卫眼里,哥哥代表的富人阶层是压榨穷人的“吸血鬼”,赚钱完全靠撞大运。

大卫现年48岁,是混迹于社会底层的流浪汉。

他没有家庭、房子,在简陋的房车里孤身漂泊,靠打零工为生。经济的窘迫让他时常陷入饥一顿饱一顿的境地,节衣缩食是常态。

不过他本人倒挺想得开,认为在底层待着没啥不好,无拘无束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在哥哥的资助下,他自费出版了新书。一本根据吸毒嗑药经历写成的小说。

他邀请哥哥和妈妈参加新书的发布会——其实就是摆个街边小摊。当他身穿浮夸的黄色西服出现时,已经过了约定时间一个多小时。

现代文明社会对一个公民提出的正常要求,比如在公开场合露面着装的得体、守时等等,弟弟大卫心里似乎没有这样的概念

他几乎没有自律能力。像哥哥那样每天准时上班,在他看来是傻瓜行为。

兄弟俩贫富生活的分野,开始于成年后。

在哥哥开始创业的年纪,大卫却没考上大学。他跑到修理厂做了一段时间学徒,但没能坚持下来。

他眼红于哥哥的财富,渴望“一夜暴富”。

他尝试过很多份工作,可惜大多都是“三分钟热度”

久而久之,大卫开始自暴自弃,他变得愤世嫉俗,“富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靠着吸穷人的血吗?”

共同长大的俩兄弟,为什么境遇天差地别?

这得要追溯到他们的童年。

两兄弟出生在英国的普通家庭。父亲是警察,妈妈是银行小职员,家里并不富裕,但养活两个孩子没啥问题。

兄弟俩小时候都吃着差不多的食物,穿着差不多的衣服,上着差不多的学校,唯一不同的是,由于大卫是弟弟,所以被格外宠爱

伊凡回忆童年,那时候弟弟的待遇让他感到嫉妒。

哥哥从小自觉打工,白天送报纸、帮人修剪草坪,晚上在超市的包装部打包挣钱,但弟弟可以睡大觉,然后享用母亲准备的餐点。

“我起早贪黑打零工,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经常会发现大卫整天没做任何事。”

弟弟大卫的小聪明没有用对地方。他喜欢恶作剧,闯进当地的学校破坏公物,卖小黄书来买烟。

摇摆不定的童年,对稳定关系的渴望,成为伊凡日后想干一番事业的主要推动力。

小时候打零工的经历,让伊凡被锤炼得独立能干,极富商业头脑。

父母过分的纵容,无疑给大卫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成年后,他依然习惯性地对母亲和哥哥有很强的依赖。

伊凡和大卫之间的区别,也是整个社会贫富差距的缩影。

但是他们当初的分野,却来源于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

吃过苦、被逼着成长的孩子,最终成就了千万富翁、众人眼里的成功者;

始终被宠溺的孩子,成为了依赖于“索取”,不肯吃苦、随时放飞自我的流浪汉。

在两兄弟都到近50岁的年纪时,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底层弱者的那种囚在牢笼中的肤浅与卑微;同时也看到了哥哥身上那种强者自带的自信与笃定。

“惯子如杀子”的教训,实在是惨痛

这么多年后,当两兄弟的母亲看着小儿子穷困潦倒、愤世嫉俗时,不知道是否感到惋惜和后悔。

内疚自己在儿子成长中的关键时刻,没有狠下心来逼他一把,让他为自己的人生再坚持一下。

不溺爱孩子,舍得放手,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只有这样,长大以后,他才既能享受坦途,也能顺应逆境,做一个能屈能伸、富有张力的人。

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