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苑(94)

2024-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瞿定银

《词苑》(94)

浪淘沙

    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等。调名源自南方水边民歌,创自唐.刘禹锡、白居易,单调,28字,四句,三平韵,亦即七言绝句。五代南唐 . 李煜始作《浪淘沙令》词,双调,平韵,54字,上、下阕格式相同。词谱: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李煜【五代南唐】: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帘外的雨声潺潺,春天的气息阑珊。丝绸被褥也禁不住五更寒。梦里忘记了自己是拘禁之徒,还贪恋着片刻之欢。

    独自莫要登楼倚栏,再也看不到南唐的江山。离别时容易,再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天已去;今昔对比,犹如一个天上、一个人间。

【简析】:

    此词是李煜在国破降宋后,被囚禁汴京期间的作品。

    词的上片以写景起兴。帘外的苦雨,深夜的寒冷,春意的阑珊。这既是残春的描写,也是他臣虏境遇的写照。昔日君王的奢侈生活不再,只有在梦中才能得到片刻的欢愉。

    下片在凄苦悲伤的基调上,进一步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故土之恋。南唐的“无限江山”难以再见,从前的锦绣繁华已如“流水落花”,如今的处境已是天上与人间的差别,词人何以不悲,何以不叹!

    全词低沉悲怆,哀婉凄苦,情真意切,深刻地表现了他的亡国之痛和臣虏之悲,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注释】:

<1>潺潺:形容雨声。<2>阑珊:此指春天将尽。<3>罗衾:丝绸被褥。不耐:禁不起,承受不住。<4>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5>一晌:一会儿,片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