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

2019-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少女快跑

果真文字才是情绪的宣泄口。

现在的我好像不太爱解释,也不太想说很多话,一些弯弯绕绕的思绪和想法懒得去猜测,不知道是因为临近考试对情绪下意识的屏蔽,还是真有点“遵循内心”的意味。

脑子里的思绪乱七八糟的,马上就要考试了,有一点慌,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坐在那里看书效率又很低,脑子里一直有个声音告诉自己要坚持啊坚持!一定可以的。

但是又害怕真的不可以,如果不可以怎么办?

下意识的有给自己想了好多出路和面对别人询问时的措辞和心里建设。

可是到了那会儿,事实就是事实,也无处可逃吧!

我总想说备考的这几个月自己成长了很多,但是又会觉得自己是“一厢情愿”亦或者是“自我安慰”。

不知道从啥时候起,自己思维方式就变成这样“辩证式”,肯定又否定,否定又肯定。

和人聊天的时候,明明可以迎合,但总想去怼一下,最后被评价有点攻击性和话题终结者。

哎,这要是换成以前我肯定会难过,想着给别人的印象又不好了,自己没做好,对方怎么怎么样。

现在只是难过了三秒,立马觉得,可是那一刻,我很爽啊!

我说了自己想说的话,我在用自己的思维模式表达自己,我很舒服。

后来我想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话题,如果对方处在非常难过的阶段,是否愿意暂时放下自我而去安慰她?

知道对方需要什么,而愿意暂时把“我”放下,给对方想要的安慰。

写到这里,这个事情我觉得需要根据当下的语境去判断,如果对方需要安慰,谈论的主角是对方的话,自己想要的表达方式更舒服,但是用对方需要的方式安慰对方,才是最有效的吧。

毕竟一味地迎合对方会失去自己,也会让别人觉得虚假。

坚持做自己,同时学会给别人温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