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丶想法婚姻育儿

2018年剩余不足7天:永远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永远大步向前

2018-12-24  本文已影响125人  毛毛虫小姐

作者:毛毛虫小姐(简书优秀作者),来源:鸡汤小镇(ID:wandiandushu),转载请加微信Lucky_diary_

永远都不要给人生设限,才能遇见更精彩的世界。

知乎上有人会问退休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有人回答:有条件的,退休后种种花草,养养猫狗,待在子女身边安度晚年,不用再折腾,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然而有更多的人,他们一直被生活所累,只有退休后才能开始自己真正的生活。

其实,人生是没有固定模板的,你是什么状态,就会活成什么样子。

阻碍自己前进的从不是年龄,是心态

褚时健曾是烟王红塔集团原董事长,却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跌落至谷底,事业的失败,亲人离世。

到了七十多岁,经历了半生坎坷的他并未选择安度晚年,而是以一种继续折腾人生的姿态继续前行。在人生的最尾端,他种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励志橙”,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这让我想起席慕蓉的诗,她在《暮歌》中写:我也喜欢将暮未暮的人生,在这时候,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而结局尚未来临。

在结局尚未来临之前,在命运还没有对你做出最终审判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摩西奶奶76岁才开始拿起画笔,80岁的时候在纽约举办了个人画展,100岁的时候还在继续创造,二十几年了累计绘画1600幅作品。

她曾说: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这个岁数的人,年龄大了或许眼睛会花,腿脚会不灵活,精力也会大大下降了,但是年龄永远都不会限制一个人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去奋斗,去挑战,反而越发让人觉得时间的弥足珍贵,抓紧时间奋力一搏。

永远都不要给人生设限,才能遇见更精彩的世界。

如果是你想做的事,那就去做

2018年,我做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这一年我去了几个很特别的地方,看了很漂亮的风景,了解了自己生活之外不熟悉的风土人情。

这一年,我买了89本书,读完了67本,在别人的故事里体验不同的人生,也吸取经验教训。

这一年,我坚持早起,背会了很多诗和英文单词,也因此戒掉了赖床的毛病。

这一年,我报名了四门课程,学会了两个新的技能,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有底气。

这一年,我结识了一群很棒很努力的同行者,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个极致践行者的模样。

这一年,我写了不少文字,得了许多好评和认可,让我原本狭小的世界变大了。

这一年,我换了三份工作。

这一年,不断有人质疑我。他们问我,为何不守住一份安逸的工作?嫁一个平凡靠谱的男人?为何要这么作,这么折腾?

我没办法回答他们,超级演说家刘媛媛说:

一个没有把白酒都尝遍的人,他是不大懂得清水之味的,一个一辈子都安分守己的人,不敢“作”的人,他从来也不曾拥有一个精彩丰富的人生。

这一年我做了很多以前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事情,可我却更加认同她的观点。

2018年要结束了,我们好像都长大了一岁,在别人的眼中,我们应该更成熟懂事安分守己。

但是我更想说,无论多少岁,都不要给自己设定局限。

学着永远对生活和事物保有热忱,永远敢于接受挑战,永远都像是初生的婴儿般对世界好奇,对未来憧憬。

不给人生设限的人,到底有多赚?

我家邻居冯阿姨,原本身体状态并不好,可是她想看尽世间美景。

十年前开始坚持每天运动,一周两次健身,去年和她一起去泰国玩,我都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可是已经73岁的她仍然健步如飞。

她说:“我还要行走二十年,到93岁的时候也要出去嗨!”

人生,可怕的并不是年龄,而是因为年龄而自我设限。有的人30岁就死了,80岁才埋。而有的人,内心永远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愿意去探索新的领域,青春永远不会逝去。

人生,永远不要说太晚,因为今天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之前看过一个美国理发师的故事,他叫Anthony Mancinelli,人称Tony老师。从11岁开始在纽约做理发学徒,他从事这个职业已近一个世纪。

2007年,96岁高龄的他,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最高龄理发师”。

时至今日,11年过去了,Tony老师107岁,依然没有退休,还在刷新着自己的吉尼斯记录。

一周五天,每天工作8小时。

107岁的Tony老师,眼不花,手不抖,精神矍铄。

问起他长寿的秘诀,说:永远都不要让自己闲下来。

他每天都会去墓地看望去世的妻子,修剪前院的灌木,再去发廊工作8小时。

坚持劳作,保持忙碌。

如此周而复始,心态年轻了,精气神也更好了。

不给自己设限,让自己一直保持对生活的折腾,年复一年增长的年龄于你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又到年底了,公司里三十岁多岁的女同事变得更加焦虑,她每天谈论的内容,由客户,方案变成了年龄,事业。

她说,特别害怕自己到了三十五岁还是一事无成。

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焦虑,害怕在适当的年龄里找不到合适的爱人,害怕在精力旺盛的阶段不能升职加薪或者成功转型,害怕孩子没有好的学习资源,害怕不能保障父母安度晚年。

这些,都让我们很焦虑,也压得我们喘不过气,这些都是我们不敢轻易做出选择和改变的原因之一。

但恰恰唯有做出新的选择和改变才能破局。

不要因为三十五岁没有成功就去定论人生的失败,也不要因为年龄大了就随便找一个嫁掉,更不要因为孩子和父母让自己如履薄冰,他们应该是你前行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古典在《拆掉思维的墙》里说: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而是害怕去尝试。

很多事情,在没开始之前,我们就已经在周围竖起了一道坚固的恐惧的墙,以为我们做不到,所以失去了尝试的勇气。

要拆掉这堵墙,我们可以这样做:

1.小范围的冒一冒险

特蕾莎修女说:“上帝不是要你成功,他只是要你尝试。”

比如,如果你害怕当众演讲,你可以从每次公司早会上提一个问题开始去练习。

2.多和那些勇敢而自信的人在一起,让自己站在阳光里,慢慢驱散黑暗。

勇敢自信的人自带正能量光环,靠近他们,你自然会被神奇的力量吸引,慢慢就会变得更有勇气。

比如,你可以加入一些社群,看看那些优秀的人都是怎么突破自我,让自己进步的。

3.做一个恐惧保险箱,暂时寄存内心的恐慌。

比如,在没有勇气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先把你所有的担心写在一张纸条上,等完成之后拿过来对比看看,会发现有很多担心都是多余。

村上春树说:有些人的心,是世界上最令人绝望的牢狱。那是他们囚禁自我的牢狱,并非被人凭借暴力关进去,是自己走进去的,从里边锁上牢门,亲手把钥匙扔到铁栏外的。

拆掉心里的墙,打破心里的设限,我们才会发现更多的可能。

2019年,祝我们无忧来路,更无惧前途。


文/毛毛虫小姐

简书优秀作者,职场女青年,爱好读书写作励志看满1000+本书籍,偶尔文艺时常逗比,熬一碗鸡汤,慰藉生活。简书、微博@毛毛虫小姐。本文首发鸡汤小镇(ID:wandiangushi),欢迎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