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在生活的城市买房,你就一定得离开吗?

最近被宛不大的一篇文章刷屏了,题目叫《再见上海,为什么我选择去深圳?》https://mp.weixin.qq.com/s/avsA0IWThMiQtoLGoFLRHw,看过之后我背脊一阵发凉。
他离开上海,选择上海的原因已经解释得非常清楚了:
1、没有工作,单身。
2、手上的钱够付首付。
3、上海没有买房资格,买房也不能落户,直接不给年轻人留在这个城市的希望。
4、深圳人才引进政策好,落户就有资格买房,就算现在买不起房,我先把户口落下来,为后面买房做准备。
然而,让我感到恐惧的倒不是这个,而是,文章里提到的:
上海没有买房资格,买房也不能落户,直接不给年轻人留在这个城市的希望。
如果你选择去一个城市发展,一定要有在这个城市买房的决心和勇气。最后决定你能否留下来,要看你有没有在这个城市买房,因为不能在工作的城市买房安家,终有一天还是会离开。
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更要对自己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我们只有相信自己可以在这个城市更好的生存下去,才会创造无限可能。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抱希望,没有信心,我们还能指望别人对你有希望吗?
对此我不太理解。
上海没有买房资格,买房也不能落户,就不能留在这个城市了吗?
“最后决定你能否留下来,要看你有没有在这个城市买房,因为不能在工作的城市买房安家,终有一天还是会离开。”不能安家买房,就一定会离开吗?
“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更要对自己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我们只有相信自己可以在这个城市更好的生存下去,才会创造无限可能”。
难道年轻人的未来,或者说在这个城市更好的生存下去,一定是买房才算吗?
现在的我,和宛不大之前的经历有些许类似。
他在武汉上的大学,工作一两年后,因为对当地的工作机会不满意,选择去了上海。我在重庆上的大学,工作一年后,因为对当地的工作机会不满意,选择去了北京。
他第一次去上海,当时面对一无所知的未来,心里只想着能找一份工作先做着就可以。我也如此,首先进入这个城市,选择一份工作先做着。
第一年,适应,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刚去一线城市都是在适应新环境、新的工作节奏。
第二年,摸索,工作一年后,熟悉了工作流程,开始有更多想法。我不太看好目前所处的传统行业,于是准备转行,方向数据分析。
现在正是我工作的第二年,筹备转行一事。
我来北京的理由很简单:
1.在当地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更多
2.明白了“城市>学校>专业”,想要去一线城市,见识更大世界
3.本科就在重庆读的,如果还不出去,再过几年,结婚生子,更没有出去的机会了
来了北京之后,确实很满意。中国大部分的好东西,这座城市都有。教育、医疗、人文、科技……都远超其它城市。于是有了留在这座城市的想法。想着自己的孩子如果能够在这里生活、长大,从小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耳濡目染的人文环境,见证科技的飞速发展,培养更大的格局和气度,那一定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当然,这也要真的可以。
于是我了解了一下这边的政策,不是北京户口,买房买车孩子上学(公立学校),首先需要的是在北京连续5年的社保,还有其它一些杂七杂八的手续(这个主要靠跑)。
转成北京户口,这对我来说机率太小,暂时没有考虑这个。买房,需要5年社保,这个可以靠时间累积。但是有没有资金买房,就很难说了。目前我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但没有认定以后我就一定买不起。
那如果我在北京没有户口,也没有自己的房子,那我还可以继续留在北京吗?我的小孩还可以继续在这里读书吗?
也是可以的。
我可以接受一直租房,经济条件好一点,那就租装修好一点的房子。孩子读书,9年义务教育,如果是公立学校,需要办暂住证,各种手续加起来一共20多项。从1年级读,大概6年级的时候,需要重新办理一次。手续比较复杂,但并没有那么苛刻。需要你有耐心和决心,愿意走完这个复杂的手续。这样,小孩是可以在公立学校读书的,每年交给学校的钱还非常地少,几百块钱。如果你不愿意走这些手续,或者没有名额,还可以选择私立学校。当然,学费就比较昂贵了。
如果能顺利完成小学、初中,接下来就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高中和高考了。如果没有北京户口,是不能在北京高考的。北京的教育是综合性的,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部分其它地方的教育,更偏填鸭式,灌输性强。但在高考上,后者的应试性更强,得分性也更高。前者在高考上针对性没那么强,不过北京政府,对于有北京户口的孩子来说,是有地区保护政策的。北京有清一色的好学校为他们敞开大门,这对他们影响不大,这也正是大部分人想来北京高考的原因。据我所知,很多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高一的时候,老师就会劝他们,早日回老家读书,适应当地的教育,高考考回北京。
我的想法是,如果没有北京户口。到时候孩子要是能考上名牌大学,就在大学和国外大学中选择。要是不能,直接去国外大学就好啦,干嘛非得走“高考”这一条独木桥。
我对“一定要在所在的城市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不然一定会离开”并没有什么“执念”,如果能在自己喜欢的城市生活,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一直租房子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没有那么高的负债(如果能在一线城市买房,房贷也一定更重,我可以考虑在其它城市买房作为投资),自己的生活会更舒适一点。如果能把钱投入到自己的成长上,进步得更快,变现的也会更多。
目前的想法,我和男朋友经济上都还没有什么实力。这10年内,暂不考虑买房的事情,有更多的钱投入到自己身上。面对机会,也更有能力去抓住。我知道房价会一直上涨,但10年内还是不考虑了,一是我现在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二是我认为把钱投到自己身上会涨的更快。
不过,写这篇文章,我并没有任何要“怼”宛不大的意思。看到他的那篇文章,我的第一反应是“恐惧”。
为什么呢?
我不认为宛不大错了,也不知道自己对在哪里。
我怕是我认知不够,没有顾全大局,考虑长远发展。所以目前还没有觉得在生活的城市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那么重要,重要到可以决定你的去留。
我又怕是我太年轻,太幼稚,太任性,不懂得以后成家了对安定、安稳的渴求会越来越高。而如果我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前做好准备(考虑在其它城市落户买房),到时候各种措手不及。
我最怕的还是,我本没有“一定要在所在的城市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不然一定会离开”的“执念”。但如果慢慢的,你有了这样的执念,那你会很痛苦。
目前的打算:如果以后能在一线城市买房,就在北京安家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不能,就去其它城市买房当投资,继续留在北京,一直租房也没什么的。总之,买房量力而行,生活得在北京。
不过,如果我有了那样的执念之后,就不是这样了。如果以后能在一线城市买房,就在北京安家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不能,又不能接受在生活的城市没有自己的房子,那就得离开北京,选择其它可以落户且有机会买房的城市。那就是宛不大的那一种选择,这样来看的话,我最看好的,也是深圳。
无论如何,一想到离开北京,就是非常痛苦。
我希望可以一直在这里生活,无论买不买房。
目前我的认知还不够高,如果以后有更有力的理由说服了我,我会改变心意。但是,倘若多年之后,我还坚持现在的想法,那就“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