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漫记(22)
参观六和塔。

我们利用多半天的时间,采用步行和坐船两种方式,参观了西湖大部分景点,然后驱车参观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
据有关资料介绍,六和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华古塔博览苑”,将中国各地著名的塔缩微雕刻而成,集中展示了古代中国建筑文化的成就。

六和塔气势不凡,曾有人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
六和塔塔高近60米,外看13层,塔内只有7层。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显得十分和谐。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每二层为一级,由螺旋阶梯相连,壁上饰有“须弥座”。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刻画精细。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其底层正门楹联曰:“一塔声江天,越水潮奔初月上;六和存佛地,吴山本落大桥横。”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那壮观的大桥,飞驶的风帆,苍郁的群山,赏心悦目。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清乾隆皇帝游此,兴致大发,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名曰: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乾隆皇帝游此,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名曰: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鳌负载、七宝庄严。此况实属罕见。
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那壮观的大桥,飞驶的风帆,苍郁的群山,赏心悦目。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由文物展厅东行十余步,便是月轮山最著名的景点六和塔了。
六和塔,兀立于山水之间,伟硕挺拔,势干云天,气魄非凡,它是中国古代楼阁式塔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最重要的宋代高大建筑遗存。如果把保俶塔比做柔丽动人的女子,那么,六和塔则更象一名充满阳刚之气的壮士。这一柔一刚,为天堂杭州增添了丰富多样的审美意趣。
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的铁铃,在风中“叮当”作响,使古老的六和塔充满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显得十分和谐。塔内每二层为一级,有梯盘旋而上,壁上饰有"须弥座",人物花卉,鸟兽图案等雕刻,非常精致 游人从塔上可眺望钱江,景色秀丽。清晨登塔,正如白居易《忆江南》一词所描写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美不胜收。

六和塔为中国古建筑艺术之杰作,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建"中华古塔博览苑",现已开放,游人不绝。
六和塔是杭州著名的风景之一,游人到此,既可欣赏古塔的雄姿,又能领略钱塘江的风光,所以历代有不少的文人墨客作诗咏叹,有诗云“孤塔凌霄汉,天风面面来。江光秋练净,岚色晓屏开”,真实地描绘了六和塔和钱塘江的风光。
六和塔参观结束,给我的印象可以用一个“雄”字来概括我的整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