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社会创作周刊学尔草堂

跨年夜,我删了一个阿姨的微信

2019-01-02  本文已影响1572人  阿科老师

01

今天,我删了一个阿姨的微信。

原因很简单,阿姨越界了,她忽略了人和人之间的边界感。

阿姨是我在国庆去楠溪江旅游的时候认识的,当时我帮她拍了照片,于是就互加了微信。

之后的每一天,阿姨都会给我发一些很奇怪的视频,每天3-5个。这样一个星期后,我跟阿姨说:“阿姨,以后可不可以不要给我发这样的视频了,这样会打扰到我。”阿姨说:“阿科,我觉得这些视频很好。”再然后,阿姨依然每天甩给我很多她认为好的视频,这期间我又直接跟她提过几次,还是没用。

最后的结局就是,我只好删除了她。

说实话,我挺难受的,因为我知道,这样会令阿姨伤心,可是我不得不这样做,希望她能理解。

02

不管是哪一种情感、亲情、爱情、友情等各种情感,越是亲密的关系,越需要遵守边界。

在维基百科中,个人边界是指个人所创造的准则、规定或限度,以此来分辨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是可以被允许的,以及当别人越过这些界限时自己该如何应对。

边界,本质上是对关系的界定,通常体现在彼此的沟通上。

如果要去概括的话,可以将其分为和自己、和他人,以及和情境(世界)的关系。

我们说边界不清,主要就体现在处理不好关系上。

提到边界感,这里我想说一下中西文化差异。熟悉阿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名对外汉语老师,也就是说我每天都在和外国人打交道。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而我们东方人却常常忽略掉个人边界。

西方人一般成年后就会和父母分开住,父母也不会去干涉孩子的人生选择。我的一个法国学生每次提及回国,都会说“去爸妈家住”,而不是“回家住”。这倒不是说人情淡薄,而是他们更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即使是最亲近的家人,也不能随意去干扰。

越界的英文是“cross the line”,这句话在美剧中经常出现。两个朋友吵架,如果其中一方批评了对方的人生选择,在事后就会道歉,并承认是自己越界了。

也正是因为这条界限的存在,大家可以彼此尊重,这样交往起来也更容易,感情也会更稳固。

03

在中国,大部分人都没有边界感的意识。

边界不清,让各种关系变得杂乱,人际交往也很累。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中国人最不会处理亲密关系,越是亲近的人边界感越模糊,其中以父母子女和夫妻关系为最。

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大大小小的事都不能自己做主。小到穿衣打扮,大到工作和配偶选择,父母都会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孩子“合理的建议”,甚至直接替孩子做决定,最后导致家庭关系的僵硬和冷漠。

最近这几年年轻人纷纷转向使用QQ,这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愿意和父辈在同一个微信圈子里。

上个月听一个朋友抱怨,起因是她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新养的狗狗的照片,于是乎家里的亲戚朋友都私信她,告诉她养宠物会孩子不好,会很不卫生,会……最后朋友无奈之下删除了这条朋友圈。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发朋友圈不屏蔽陌生人却屏蔽家人的原因。

因为是家人,所以肆无忌惮地指责。

因为是家人,我都是为了你好。

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道出了多少中国式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之道。

父母代替子女决定一切,子女对父母的意志稍有不从,就被冠以不孝的罪名,甚至有母亲以绝食出走等激烈的方式胁迫子女就范;

父母祖辈重男轻女,剥削女儿,堂而皇之地要求女儿为家庭牺牲,将女儿辛苦赚的钱补贴不争气的儿子,《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就是典型的受害者;

母子病态共生,婆婆和妻子争风吃醋,婆婆事无巨细强势介入儿子的生活,男人对母亲言听计从,甚至还有三十多岁的妈宝男与母亲同床共枕;

家族中的强者被要求关照、提携所有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逢年过节,三姑六婆的各种逼婚、关心,让单身青年无处遁逃。已婚的,被追问何时生娃,已育的,被追问是否生二胎,每个人都互相盯着,紧张得喘不过气。

太多的中国家庭,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边界感而导致幸福感不强。

04

相信很多年轻人和我有过一样的体验:

每次过年过节回家,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都会来关心你的个人情感和收入情况,更有甚者,还直接质疑你的人生观,希望把他的观点强加给你。

一次两次还能接受,点点头一笑而过也就算了,反正一年也见不了几次。可怕的是,他们还会反复在你父母面前叨叨,最后搞得很不愉快。

有的人意志不坚定,也就随波逐流了,若干年后,突然某一天发现父母的选择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然后痛苦一生。

而像我这样“不听话”的孩子,则特别不招待见。

昨天晚上给我爸打电话,提到想利用新年出去旅游,我爸则说:

过年怎么可以不回家呢,他们要说就让他们说呗,家一定要回的。

说实话,过年回家对我的意义就是想回家陪陪父母,其他对我都没有任何意义。我想去旅游,也并不是单纯的想逃避,而是我真的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05

保持边界感,最根本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那里。

如果你自己也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那么你就很难在和别人的相处中建立合理的边界,得到应有的尊重。

我以前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极度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很容易在关系中被控制,不懂拒绝,不懂反抗,也不会说不。

我一直认为自己不该去忤逆父母的意愿,不该去和别人持有相反的意见。究其根本,都是因为我不自信,我害怕说不,害怕说不以后大家都不会不喜欢我,但是我却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对方还会认为他们给予你的意见是正确的,继而进一步侵犯你的边界。

这使我很痛苦,于是我开始改变。起初,我只是逃避,后来开始反抗,再到后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慢慢地成长了。

我们应该抵制所有不让我们做自己的力量,打败所有不会爱的人生。

知道自己的底线以后,就一如既往地去贯彻执行它。

开始或许很难,但是相信我,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从中受益。

拒绝是一种保护,保护的正是你边界以内的安全地带。

每个人都需要一点独处的空间,需要一点边界,无论是家人之间,朋友之间,还是同事之间,给彼此一点空间,和自己和解,去更好地生活吧。

2019,愿大家都能活出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