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有宸:读书笔记《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我们如何去吃才最健康
书接上文,今天读: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一:食饮有节:是告诉我们吃什么,喝什么了。但是黄帝的老师岐伯没有告诉我们该吃什么东西,该喝什么东西,而是告诉我们什么叫“节”。
节: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有以下几种意思:
1:停顿。
过年过节人们停顿一下,不要太辛苦。
2:节气。
吃什么喝什么要跟节气走。
现代我们在吃什么,喝什么?
在吃反季节的水果,蔬菜,粮食.....
符合养生之道吗?
不符合,为什么?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大自然给不同的地方人吃不同的食物,这就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大自然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同的季节生产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自然生出来什么,方圆百里出产什么,到什么季节我们吃什么,人活得很自然,现在的人们非要追求一些新鲜奇怪。
举一个例子:水土不服
我们出差到一个地方,吃哪里的东西不适应,要吐一阵拉一阵子,才能适应。
现在人先进了,可以坐在家里把外地的东西,通过空运过来,海运过来,陆运过来吃。
我们在冬天里吃到南方的水果,蔬菜,大家都感觉到很有营养。
大家可以想一下,在冬天里我们的气血是什么?
人体的气血是封闭收藏的。
在这个时候吃到绿色收藏,身体就会得到一个信号:“春天来了”。生发吧,脱衣服吧,然后八万四千个毛孔一开放,外面是风刀霜剑严相逼,最后感冒了。
所以我们现在的生活,给我们的身体原有的本神和元神,老是一种胶着错误的信息,给它闹的今天是白天还是晚上,不知道今天是春天,夏天,是秋天还是冬天。
结果:弄的人精神错乱
大家都有一种感觉:
1:你去海南吃刚摘下来的水果,那种感觉真的叫倍爽。
2:大家自己种的蔬菜,吃起来有那种蔬菜本身的味道,那叫一个正。
吃到这种蔬菜水果是一种:享受
现在吃到这些反季节的水果,蔬菜,总是感觉到不对劲。
这种不对劲的感觉是谁告诉你的?
当然不是上学学来的,也不是读中医书读出来的,是我们的先天本能感觉到有不对的地方。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这个就叫:食饮有节
友情提醒一下:大家要自然一些,尽量少吃或者不吃不合时令的东西,如果天天把这个当成饭吃就错了。
食饮有节之节奏
现在生活节奏加快,有很多人吃饭可以用一个词:狼吞虎咽;有的人恨不得咽喉里伸出一只手来抓。
这是为什么?
有的人认为是“品”的问题。
其实中医被称作:病邪或者是邪火窜动,他失去了一个节奏。
大家都知道食道,胃都是一个肌肉,中医称之为更虚更实,意思就是说进来的东西,我把它排空了再留出余地再接下一个,这样它是有节奏的蠕动,你顺着它的这个节奏一点一点的吃或者是慢慢吃。
这是什么做主?
是胃做主。胃会掌握这个节奏,结果你刻意的不讲这个节奏,狼吞虎咽的吃,就完全打乱了这个节奏。
所以很多消化不好的人,在吃完以后,感觉有东西搁在胸口,不下去。
这叫“食饮无节”。
食饮有节之节制
以前人们的食物严重匮乏时候,根本谈不上节制,现在生活都非常富足,我们吃的喝的非常充足,大家对现在对吃喝可以叫恣情纵欲。
欲
中医和道家对欲的观点1:反对禁欲。
活活的不许吃不许喝,所谓:辟谷绝食,不让吃这个不让吃那个。
中医和道家对欲的观点2:反对纵欲。
现在健康的人,尤其是健康的小孩子,到了饭点就要吃饭,吃完饭以后,就不吃了,大人再怎么劝他就是不吃了,这是为什么?他身体本能的一种保护。
现在人在吃饭的时候,也知道自己吃饱了吃好了,但是他会犯两个问题:
1:吃饱了以后又有应酬,好东西上来了,还要吃怎么办呢?
这时候要加大对自己胃肠的刺激,大家都知道什么东西开胃,当然是辣的了。
本来都吃饱了,辣的东西一刺激又能吃了。
2:现在的食品都是盐或者是味精,鸡精的量过度的放。
大家都有一个感觉,头一天晚上在外面吃饭,剩下的菜打包带回来,第二天热了一吃,齁咸齁咸的。
为什么昨天吃的那么香???现在人做饭是越来越辣,越来越咸,身体内营养过剩,垃圾越来越多,这就是纵欲的结果。
所以在饮食上老人家说的好,饭要吃的七八成饱。
特别是春节的时候,体质差一点的人过完春节的假期都会明显的感觉身体不舒服,特别是医生朋友体会最多,大的节日以后,病人明显增加,这是为什么?
这都是大吃大喝伤的病。
大家要注意:往往是最后一根草压倒一头骆驼。
大家要记住:那最后一口饭,可吃可不吃扔了可惜,吃了吧,一吃就从量变到了质变。
根据医学总结出来,我们现在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也就是饮食过于不节奏,导致自己的疾病。
让养生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同吃饭那么简单!!!
我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马上关注我的微信号吧,感恩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受益吧!!!
我是胡有宸(微信:hych1133),公众号:aiaij999或搜索公众号:南京禅心堂
南京禅心堂理念:宣讲养生之道,传承养生之法,传播养生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