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院

【影星】致美黒白梦世界|玛琳·黛德丽

2020-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生命中每一天

        1901年,玛琳·黛德丽出生于德国柏林,父亲是一名皇家警察中尉。童年学拉小提琴时,手部受伤,成为职业小提琴手的梦想随之化为泡影。1923年进入演艺圈。 

        1930年,在约瑟夫•冯•斯坦伯格导演的《蓝天使》中,饰演歌女罗拉一举成名。

        影片描述一位古板教授,在调查学生沉迷“蓝天使”酒吧万人迷时,自己拜倒在石榴裙下,最后堕落死亡的故事。

        早期有声片,默片痕迹重,仍有德国表现主义遗风。

        在《摩洛哥》(1930年)中,黛德丽头戴礼帽、身穿燕尾服、单手叉腰、刁烟咪眼,歌喉低沉,一个同志之吻,颠覆了好莱坞传统女性印象,引发中性美和后人模仿(如麦当娜、梅艳芳等)。

        玛琳·黛德丽善长表演表面轻浮,内心纯真自尊的女性。

《羞辱》(1931年) 《上海快车》(1932年)

        约瑟夫•冯•斯坦伯格为玛琳·黛德丽量身定制了七部影片。

        离开约瑟夫•冯•斯坦伯格后,玛琳·黛德丽主演了鲁宾•马莫利安的《歌之歌》(1933年)、理查德•波列拉夫斯基的《上帝的乐园》(1936年)。

      《欲望》(1936年)围绕一串珍珠项链盗窃案,讲叙一个欧洲女骗子和一个美国工程师的浪漫爱情故事。弗兰克•鲍沙其导演,恩斯特•刘别谦制片。

      《天使》(1937年)是一部一女二男三人行的爱情喜剧片。影片通过高超的镜头技巧、场景调度、完美声音,充分体现了刘别谦含蓄的喜剧大智慧。

        二战时期,为了逃避战火,许多欧洲导演和演员来到美国,黛德丽先后主演了美式片《碧血烟花》(1939)、《七枭雄》(1940)、《新奥尔良之光》(1941年)等。

        以情歌《莉莉•玛莲》走红世界, 黛德丽成为盟军和德军双方的偶像。

        在电影题材和剧情上,玛琳·黛德丽与葛丽泰•嘉宝有相似之处,二位御姐分庭抗礼,曾是片酬最高的女明星。

        相比嘉宝, 黛德丽姿色平平,美在神态气质,熟女与中性气质兼具,放荡与纯真、激情与理性集于一身。此外,黛德丽比嘉宝更具喜剧和歌唱才能。

        二战结束后,玛琳·黛德丽继续参演了十几部影片拍摄(包括著名电影)。其中,除《控方证人》(1957)担当女主角外,其余都是配角或群戏,她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天空无路》(1951) 《控方证人》(1957)

        未出名前,黛德丽与一名电影制片助理结婚,并生育一女,婚姻维持终身。1992年,黛德丽在巴黎去世。

        在《歌之歌》(1933年)中, 黛德丽饰纯朴邻家姑娘,瞪着天真迷茫的大眼睛。雕塑家男友不辞而别后,泪带梨花,伤心欲绝。但这并不是黛德丽的本色,观众更习惯她的强大气场,她的烟熏照、繁复皮草、羽毛面纱。

        在生活中,黛德丽同样内心强大,红尘中游刃有余,家庭影响不了她在演艺圈的一个个绯闻。(完)

文字:生命中每一天

图片:来自网络

如需转载和引用,请联系作者。

谢谢欣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