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身上的刺伤了自己
别让你身上的刺伤了自己
外婆有话说
剪剪业务能力不错,是公司内容部门的负责人,还是公司里的“刺头”。平日里,嘴巴不饶人,争强好胜,大家都让着她;有时也不分场合的怼领导。鉴于她是公司较老的员工,工作也努力,领导从没计较过。她的人生格言是:“在职场上,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这本是一种女人处事的智慧,也的确形成她的一种个人风格,形成她经常“刺”周围人的习惯,但这一次有点过了。不仅“刺”了别人,更伤了自己。
因为疫情和“双减”政策的施行,作为一个教培机构,近几年公司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决定在机构设置上做一些调整,让剪剪不再担任部门负责人。考虑到剪剪是比较老的员工,虽说近年业绩不佳,也不注重学习,无论是部门内部还是与公司其他同事的关系也比较紧张,但公司还是保留了剪剪的待遇,只是在负责人绩效上减了1/3。这一下,剪剪浑身的“刺”全立起来了。
她找到领导,指手划脚一个劲地责问:“为什么减了我的绩效?”
领导说:“你已经不是部门负责人,但还保留了你作为部门负责人2/3的绩效,如果你在现在的岗位上很努力,还有奖励,收入也许比原来还高啊!”
“不行!这等于撤我的职,是变相逼我辞职!”
“毫无这个意思!当下求职非常困难,你不要任性。我们共克时艰,公司总会越来越好。”
“不行,我一直是公司中层,不能越干越差!”
……
面对公司在如此艰难的形势下所做的一些战略布局和机构调整,大部分的员工特别是中层,都给与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唯有这“刺头”不依不饶。从在微信里质问领导,再到电话里毫不客气地讲个不停,直到在公司当众哭诉、指责领导,弄得办公室没有了安宁,最后还狠狠地要求辞职,并责令要按公司辞退她进行补偿,否则就要去告公司在疫情期间逼她辞职……
无论公司领导怎么晓之以理,怎样挽留,她还是执意远走。
昨天,剪剪找到一个公司中层,表达了后悔当时太冲动,真有些过分了,而今根本找不到比原先更合适的工作。
世上有后悔药卖吗?
这让我想起了华为的传奇人物毛生江,绰号“毛凤凰”。这个绰号源自任正非常说的一句话“烧不死的鸟是凤凰”。
毛生江加入华为公司的时候很早,数年后升任市场部代总裁,在华为“市场部大辞职”的行动中,所有管理干部重新竞聘上岗,毛生江的职位也发生了变化。
1998年,毛生江调任华为山东代表处代表、山东华为总经理。
在很多人看来,毛生江等于是被“流放”了,职位降低,薪酬降低,这对个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后来因为工作贡献突出,毛生江回到公司担任执行副总裁。
任正非对毛生江评价很高:
毛生江从山东回来,不是给我们带来一只烧鸡,也不是给我们带来一只凤凰,因为虽说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但凤凰也只是一个个体,凤凰是生物,生物是有时限的。我认为他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可以永存的。在市场部集体大辞职中毛生江是受挫折最大的一个人,经历的时间也最长,但是他在这四年中受到了很大的锻炼,也得到了很大的成长。
华为1996年的“市场部大辞职”事件引发了业界震动,大约30%的管理层被替换下来,而队伍还能保持稳定,这样的管理变革,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
面子能得到好的人缘,好的人缘能给你的生活带来充实,甚至能给你的人生添金,但痴迷于此必将受到其反噬,所谓物极必反正是这个道理。剪剪不正是太痴迷于面子,太痴迷于已经拥有的职务和薪酬?说穿了,就是太自私,太没有气度。
能上能下,能得能失,能进能退,能伸能屈,能荣能辱,是一种强大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小。乐观,积极的人,心理弹性越强,承受失败或者说挫折的能力越强,无论外界给多大的打击,依然百折不挠,从不被任何困难和事情压倒。
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上”“下”两种情况,假如能用“能上能下”的心态来面对,那就能平和的面对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宠辱不惊,游刃有余的处理好自己所遇到的困难。
刺头就不一定,刺头不一定就有真能耐,却自视了不起,缺乏一点团队精神,少了一些远大的目光,总以为地球应该照她的意志转。他们更多的是单纯的把自己装一身刺,而且纯粹是为了自己。
一个团体要的是森林,不是树木,更不是刺头。这样的“刺头”,不仅让别人不舒服,有时还真会伤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