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中国妈咪美国娘: 说话的父母听话的儿

2018-08-03  本文已影响23人  江岚_美国

(一)

老大自从开始出去打工,便不肯轻易在外面花钱,午餐都尽量从家里带。这个周末她是12点整的班,一早和她爹说好, 11点45分要做好午餐送她出门。

她爹做饭动作慢,眼看着到11点40分,午餐还在炉火上。她心里着急又不敢催,在厨房转来转去。

老阳见状安抚她:“马上就好了,不用着急。你平时都是第一个到吧,一次两次迟到几分钟没关系……”接着开始解释提前或迟到若干分钟约等于“准时”,他自己平常的数理逻辑都消失九霄云外,只剩下中国式的,成人的“机动灵活”。

老大憨厚老实,心里不服也不敢申辩,只好继续着急。她从小赶校车、走课,深知约定或规定的时间点是一个精确的数字,已经习惯严格遵守,晚一两分钟并不能约等于“准时”。

我在一旁听了只是好笑。想起某天老二放学回家,照例饿得嗷嗷叫。见我已经给她准备了蛋炒饭,便体恤我近来特别特别忙,自己动手学做紫菜蛋花汤。

然后我在书房里就不断听见她从厨房放声喊过来:妈咪,要放多少水?多少盐?多少油?要煮几分钟?我的回答一律是:随便放啊,你看着办啊!差不多就得了啊,——哎呀!又不是做化学实验!

不是敷衍她,我做了一辈子菜,从来只知道跟着感觉放调料的。结果老二抓狂又无奈的程度可想而知。她在学校里上烹调选修课,到邻居家接受别人妈妈的“烹调指导”,整个过程中所有食材也总有精确度量的。

在上面这两个场景里,说话的我和老阳,与听话的老大和老二,我们两组人之间不仅有“代沟”,更有“文化沟”。

而严格的守时难道不是一项优点吗?迟到总不能算美德。如果一两分钟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十分钟、半小时呢?如果“珍惜时间”是孩子们应当具备的一项优良品质,那么我们希望他们从多长时间段开始“珍惜”?!如果“守时”是一项优点,我们要教孩子把时间点模糊到多大的范畴?至于做菜,只有精确地把握了食材的度量,烹调的质量才能够得到持续的保障,不是吗?如果“精益求精”是孩子们应当具备的一种做事方法,那么我们希望他们从什么事情上开始“求精”?!

“差不多了”在很多生活或工作的状态下是不可能达到最佳效绩的。所以,我们从自己的经历背景,自己的文化思维,自己的行为习惯……当中有意或无意总结出来的那些观念以及做法不见得都是正确的,形诸于话语的内容不见得都是合理的,孩子们并不见得都必须听。

(二)

小友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尽职尽责的年轻母亲。某天她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发现那几页数学题的卷面乱糟糟,顿时心头一把火烧上来,把孩子的作业撕得粉碎,一边要孩子重做,一边数落:“做几道题就这么马虎,你将来还能认真做什么?!长大能有什么出息?!如果我做事也不认真,去学校接你总迟到,下班回来不好好给你做饭,你会怎么想?”

我知道了,只替那孩子觉得委屈。且不说她家孩子才不过十岁,就算年纪再大一点儿,这样一番话听在耳朵里,心里不会好过的。孩子不认真写作业,自然是错的,撕了也就撕了,要他重做就要他重做,大可不必夹枪带棒地扯上“将来”。一次两次的偷懒马虎,人人都会有,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自己能做到对万事从来都一丝不苟吗?当然我们肯定希望孩子比我们做得更好,可是此刻的语言大可以简单针对眼前的事,何必提高到将来是否有“出息”这么高的层面?多年以后,若孩子都不记得此刻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记得老妈曾经骂他没出息,那才叫得不偿失。

此外,为人之母,接送上学放学风雨不能阻,日用衣食一应琐事必须照应周全,乃是份内当尽的天职。不是可以用来和孩子讨价还价的“付出”,更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牺牲”,不用动不动拿出来如数家珍,平添孩子的负罪感。退一步说,在十几二十年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如何保证每次接送肯定不会迟到?或者哪天做饭把盐放成了糖?有什么必要在孩子面前垒一个这么高的台阶,给自己预设下不来的狼狈与尴尬?

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讲礼貌负责任守纪律……这些概念都不新鲜,是我们给孩子从小灌输,他们明确知道需要遵守的规则。可人性里天生的顽劣就是会久不久跳出来,诱惑他们去挑战一下这些规则。所以,这一类“不听话”状况的发生,只是孩子们在无意识地挑战“规则”,并非有意识地挑战“我们”以及我们的“权威”。我们不妨先深呼吸若干次,再平心静气地和孩子一起,学会去克制那些并不值得鼓励的,劣根性的蠢动。

我家孩子们在学期中间每天晚上的睡觉时间相对固定,从小学的9点,到中学以后的10点半,这是老规矩。老大的确老实,二十几年来很少犯规。老二就不同了,久不久要熬一下,又没几天,再熬一下。每当我发现她深夜不睡,只径直打开她的房门,靠在门框上看着她,直到她关灯钻进被子。然后转身离开,帮她带上房门,自始至终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规矩是老规矩了,道理早就讲过,没什么可啰嗦的,她只是需要执行。

当我们为了孩子将来的“方圆”立下今日的“规矩”,语言是执行过程中的关键。时刻警惕不能大喊大叫,不要让孩子只听见你怒火中烧的声音而根本听不到你说的话,更不要把话说得太空太大太夸张。那些诸如“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不管你了,让警察来把你抓去好了”的威胁恐吓完全没必要。因为你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何必发狠。更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你和这个家理当永远是始终是他们最初与最后的歇脚之地,这才是孩子们愿意“听话”最基本的大前提。一时口不择言把这个大前提摧毁容易,再想重建就很难了。

(三)

从国内返美的飞机上,身边坐着一个小小女生,不过六、七岁大。我在飞机上总是不能睡,又累,只闭目养神。等到乘务员来送餐,只听身边那孩子很不满地问:“她为什么不给我儿童餐?!”

“飞机上的饭大家都一样,”坐在另一头的孩子母亲解释。

“可是我要吃儿童餐!”孩子坚持。

“听话!不许闹!”母亲厉声制止。旋即见我睁开眼睛,孩子便不敢再吭声,年轻的母亲对我歉然微笑:“这孩子就是脾气倔,不懂礼貌。”

我摇头微笑,问她:“这小女生是在美国出生的吧?”

是,那母亲回答。这孩子在新泽西出生长大,因父亲被公司长期派驻上海,她们母女来探亲,在上海住了三个月。“这三个月,唉,她特别闹,一点儿都不听话!”年轻的母亲开始大叹苦经。说孩子如何如何不肯在国内入小学跟班读书,如何如何不肯每天坚持完成她布置的作业,如何如何与国内的长辈说话不礼貌……

而那孩子垂着头,就坐在我和她之间。

我心里不忍,便叫孩子先吃饭,不论多难吃都必须吃,旅途中第一要务是不能饿肚子,否则更难受。然后再抬头,转移了那个母亲的话题:“你们到美国多久了?回到上海觉得日子过得更方便更舒服吧?”

“我们到美国快十年了。以前回来探亲,呆两三个星期不觉得什么,长住下来感觉不一样。国内还真是变化太大,好多地方认不出来,好多事情都不懂,还要从头学起……”

于是我就笑了:“你在上海出生长大,有父母有亲戚,有老同学老朋友,如今先生又在上海,还是不习惯啊。”

“嗯,”她用力点头。“以前在家凡事都靠父母,现在回来全靠自己……”

我打断她,紧接着反问:“那你要一个从小在美国出生长大,突然被你带到上海,语言不通,环境不熟,没同学没朋友的孩子,怎么习惯?!”

她一下子愣住了。这么一点儿大的孩子,她不习惯,她害怕,却不懂得用语言去清晰表述。对于父母硬性的,美其名曰“为了你好”的种种安排,除了坚决反抗,她还能做什么?!离开了她自己的学校,在上海只待三个月,中文还没讲明白,却要被送去当地的学校,换了谁会不忐忑?不想要抗拒?

“不上学就不上吧,也不能天天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我自己教她英文,给她布置作业,她也不肯好好做,就是贪玩儿!”这位烦恼的母亲是真的需要倾诉。

“你有固定时间教她的吗?”我又问。

“那倒没有。只是有空就教多一点,忙起来也顾不上。”

这就是了。既然学习这般重要,重要到不去学校的时候为娘的要亲自出马,耳提面命,那就必须固定时间、固定课程量,形成固定模式。否则,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教,怎么指望孩子持之以恒地学?!你自己都不能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怎么要求孩子遵守?!

至于这孩子对大人说话没礼貌,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语言障碍加文化差异的问题:孩子的中文熟练程度不够,在某些特定语境下表述不恰当,如此而已。比如先前送餐的场景,孩子的疑问在乘务员听来,很可能不够“礼貌”。可这孩子早已在美国习惯了大人有大人餐,孩子有汉堡加炸薯条的儿童餐,从她的角度出发的这个疑问和所谓礼貌或不礼貌根本没什么必然关联。

所以啊,唉,给我们自己一点儿信心吧。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不会动不动故意和我们对着干,也没有那么不听话。他们种种让你别扭的表现,很多时候也不一定等于“调皮捣蛋”, “任性妄为”,“不懂事”兼“脑后有反骨”——如果我们愿意先承认自己并不总是“伟大光荣正确”的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