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讲堂国学文化经典巢湖文海

183、隐者修养之回归(《论语》述而

2019-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白痴老猫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第36、37两节。一直关注着社会政务的孔老夫子终于回归于个体自我了,直面自我内心。结果还是君子坦荡荡,在面对社会众人时,能坦荡无愧,终归脱不了一颗社会心。

道、佛两家的落脚点,都在个体。道家修身,佛家修心。而孔老夫子的儒家,一直关注的就是社会。仁是两个人,修身养性的最终目的,是和天下!

细究孔老夫子的追求:和天下,让全社会复归有序。那么为什么非要孜孜以求之这个和天下?因为只有社会有序天下大和,人类才能更有力地去与自然环境作抗争,先取安全,再求温饱,最后奔小康而去。

所以和天下是目标,也是手段和保障,人类物质文化文明进步的保障。和天下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让大家共同协作努力,最后过上更好的日子。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孔老夫子应该不会像道、佛那样立场鲜明地反对人类欲望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你看,孔老夫子是旗帜鲜明地爱富嫌贫。欲富贵、恶贫贱,人之本性,只要你在道的前提下(如同当今法制社会在遵法的前提下)去嫌贫爱富,就可以。

再回到述而篇,作为一个出仕无门的隐者,做了所有面对于社会该做的努力后,终归要回归直面自己的本性。对于本性欲望,通俗点讲无非是富贵与贫贱。一种能基本满足欲望,一种是基本不能。

奢则不孙:孙同逊,有退让的意思;不逊是指不知退让。俗话说做了皇帝还想成仙,说明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会有更大的欲望会在前面等着。富贵则奢,奢则会让欲望失控,变得不逊。

俭则固:贫贱则俭,俭会让人不思进取。

与其不孙也,宁固:很显然,孔老夫子认为欲望失控的危害更大。不思进取仅会使社会文明止步不前,而欲望失控则会使礼乐崩坏社会倒退。

当然,在孔老夫子眼里,不孙与固,都不是君子所为。君子应该脱离于欲望的束缚而享受欲望,因为君子用道来管住了自己的欲望。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你看,君子连吃顿饭的违背仁德的时间都不会有,时刻用仁德管住自己的欲望。所以: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烦恼忧愁。为什么?

因为君子用仁德管住了自己的欲望,如同佛教通过戒定慧,控制了五蕴炽火,最终离苦得乐;而小人因为没有修行仁德,或是还不够,才会被欲望左右,或不逊、或固。

那么个人仁德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且往下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