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06
十行采集:
1.认知时间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做事,分秒必争地“奋力奔跑”。时间的概念是产出。
•阶段二:为人,接受生命成长的自有节奏。时间有它自己的节奏。我们那些急切的心情都是内心戏,和时间本身没有关系。我们能做的是尊重、跟随。
•阶段三:合一,感受到时间与意识的一体性。时间没有分离性,生命的经历不是你物理上经历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什么。
其实真实存在的只有当下。没有过去——过去只是我们的记忆;没有未来——未来只是我们基于记忆做出的投射和想象。
2.误区一:“我已经很忙了,所以没时间做更多事情。”应对法宝:
•从目标开始,而不是从限制开始。
•开始投入。
•借他人之手。
3.误区二:“等我闲下来就去做。”
第一步:意识到你的“默认假设”。
第二步:重新定义什么重要,以自己为出发点。
•自问一:如果生命还有六个月……
•自问二:我的墓志铭写什么?
4.每日规划:花五分钟把当天需要做的事情大概分成如下三类:
a.最重要的事。将优先级排到最高,并规划出整段不受干扰的时段帮助自己专注。
b.可以改天做的事。把它们的优先级放低,等到重要的事完成后再做。
c.能在缝隙里解决的事。
5.最浪费时间的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时间管理的底层其实是如何做选择。
“颠倒的世界”框架: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91514/bfcfdd8d8ab9f319.jpeg)
6.我们自己做出选择并全情投入,这就是最好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并不取决于“路”,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投入和态度。
7.此时此刻就是最好的时间。和过去的记忆分离是人生最大的挑战,我们往往活在记忆里,活在故事里,而不是活在当下的现实里。当我们和记忆分离,进入当下时,我们就开启了无限创造的可能。
8.每个人成为今天的样子,都有来路。我们能否真实地面对它决定了我们的当下和未来。
9.社会是复杂系统,“不合理”是常态,要学会了放下受害者心态。
10.真实生活就是这样,即使一地鸡毛,也要打起精神,“粉墨”登场。
在我们做成的每一件事背后,是十件、百件没做成的事,但只要方向是对的,面对恐惧,坚持前行,人生中的这些灰暗时刻,终究会变成希望的光亮。
一行精华:
认知时间三阶段:做事;为人;合一。
此时此刻就是最好的时间。
时间管理的底层其实是如何做选择。
触动,反思,改变:
谈到时间管理,往往都会说各种节约时间、提高利用率的工具或方法,但是作者给出了她的思考,并不是越快越好,越忙越好,越多越好。
从最初的做事产出阶段,唯快不破。发展到为人阶段,懂得把握节奏,快慢结合,懂得慢也是快,这已经上了一个层次了。
而到达时间与自我意识合一状态,才是时间管理的最高境界:即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这样,时间对于自己来说,才是真的利用率最高。
因此,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做选择,做符合自己价值观的选择,这样,从“颠倒的世界”框架中,我们就可以沿着方法论、思维方式、价值观,一直走到最深处的自我认知。这才是真正的透过现象看本质。
理解了这个道理,就应该活在当下,在此时此刻,去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