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逯老师家长培训营 第二课 笔记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没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面对不同的挫折和困难,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能力,也就是心理自我免疫系统。拥有这种能力,孩子可以用来保护自己、用创造型自我提升的能力激励自己,而且在16岁前孩子价值观社会观形成固定前培养最好。
从小教会孩子面对不如意和失败时正确的角度。思维方式分为两种:成长型和自我限制型。成长型思维方式看待人生: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强,容易从负面情绪中脱离,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比较快,敢于面对挑战,婚姻家庭更和谐。限制型思维的人更容易焦虑沮丧,拒绝自我成长的机会,人际关系不太好,不敢轻易尝试,容易陷入自我卡点。
很多孩子容易因为考试产生挫折、陷入考前焦虑和抗拒学习。孩子考好和考不好取得成功如何引导?把平时行为和考试成绩联系起来,考的好取得进步是平时做了哪些努力,如果没考好是哪里没做好可以通过考试总结哪些经验教训?帮助孩子更清晰认识到具体的行为和付出换来好成绩强化好行为,也可以查漏补缺以考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考不好时,八十分也是收获,怎么样可以得到更多?六十分也是好孩子,也是最近的收获,总结经验如何提高并指导配合执行。父母是给孩子托底的人,哪怕是零分,也要作为孩子的内心依靠。每个孩子都希望取得好成绩,但是没有谁可以一直都取得好成绩。
父母应该培养对于孩子情绪的觉察力,孩子回家会有开心委屈担心等情绪,我们要觉察然后对症下药,知道孩子在各种情绪下需要什么关怀,有时候一个拥抱都可以给孩子莫大的鼓励。把失败和失误变成经验避免再踩坑,帮助孩子勇敢面对低谷,带着经验收获再重新出发。面对各种结果,把坏蛋变成金蛋,怕的不是跌倒,而是不接受自己失败失败了逃避爬不起来。有一个学生因为长期考第一,怕别人赶上自己而焦虑睡不着。老师通过沟通,让这个孩子从每一个竞争对手身上学习他们的优点,引导孩子转变看待困境挫折失败的角度,以及提炼经验为我所用的能力。再例如:孩子扣扣子系鞋带,不是批评孩子这么大了还不会,应该通过耐心和鼓励来帮助孩子(“这次比上次快一些,越来越好了”),从而让孩子获得不断总结不断尝试后自己能做到所取得的成就感。
培养孩子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其根本就是看待事情的角度,通过调整看待事情的角度来调节情绪。怪他人、怪环境、怪自己(自我羞愧自卑甚至厌世)等情绪,都是来自于内心的不平和,小时候受到的心理打击很可能影响孩子一辈子。家长在批评教育时,讨论事情焦点在行为方式方法,万万不能因为某件事而否定质疑孩子的“人”不行,这种人为外在添加的标签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不可逆转的致命的。孩子一旦被伤害,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很难靠自己走出来。
我们要向孩子传递积极正向开放式信念并让他们形成自我相信:哪怕这次失败了只要我愿意尝试还有成功的可能。告诉孩子学会自己给自己注入能量,因为不是所有人都经历我们的全部,所以被他人质疑误解贬低很正常。最了解自己的人一定是自己,自己学会和自己对话,给自己力量自我鼓励调节,自己把自己从泥潭中带出来。除了自我对话,还可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调节情绪:冥想、音乐、运动、找朋友谈心、写日记甚至自己给自己写信等。可以朗诵一些积极的诗句,如:太阳总会穿透乌云,黑夜漫长也总会迎来黎明。在孩子心中,种下这样信念的种子,这些语言会潜移默化,让她豁然开朗支撑她面对挫折失败和痛苦。培养她感受美好和从失望中看到希望的能力,例如冬天的场景,外面一片萧条,但是很多生命正在努力储蓄力量等待来年春天冲破泥土迎来新生。又如看到落叶,落叶离开了枝条,但是它仍会化作养分继续滋养大树,用另一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遇到困境时,能想办法解决最好,如果暂时解决不了就引导孩子换个角度来看待分析问题。例如刚进入学校的孩子,可能不太适应严厉的学校制度。我们可以从提高适应能力强化孩子我要加强适应外部环境能力来成为优秀的人作为切入点~~家里的饭菜我要吃外面的饭菜我也要吃,不然以后要去哪里做事连吃饭都不习惯该怎么有所作为?我要上学我就要接受这里的规章制度,这是对我的磨炼;我要感谢学校带给我的收获,在这里我收获了朋友和知识,为我将来走向更好更好的人生台阶打下基础。调整心态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如果自己身边也有小伙伴这样,我们是否也可以试着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影响他人引领团队。
帮助孩子看到困境对我们人生成长的意义,困境中我们应该怎么去梳理、分析、评估以及找到切入点创造解决计划,都是需要家长引导的,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把做选择、决策、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这可以锻炼他们的思考逻辑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孩子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告诉孩子:不管自己有哪些不足,我总有值得自己骄傲擅长的方面,激发孩子的自信和自我肯定,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有价值值得自豪的。(空间能力、自然观察能力、创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品德方面如善良、乐于分享、愿意付出等)例如:金金的动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比较强,乐于分享心地善良。要激发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终生缺乏自我价值感是很可悲的,有些家长把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孩子身上,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自己也会焦虑起来。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首先我们要站在孩子角度考虑他们所面对的一切问题,然后逐步引导孩子可以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孩子在幼儿园觉得朋友有了新朋友不和自己玩了背叛了自己。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你只会有一个朋友吗还是希望有很多朋友?如果你的朋友总是限制你你还愿意跟她玩吗?那么,现在你会跟你的朋友说什么呢?这也是一种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丰盈自己的心灵增强抗挫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