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半夏

从家乡到北京的三月——加油,追梦人

2021-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今天起风了_

三月初,导师突然的询问让我意识到自己颓废了好久。为了摆脱在家里的惰性和懒散,我开始每天奔波于河师大和家之间的两点一线的生活。

我的一天总是从十点以后开始的,每天早上九点多甚至十点才开始起床,直接吃早午饭,然后简单收拾一下就骑着电动车到河师大附近的文都考研自习室,和一群考研的孩子一起学习。像在学校的时候一样,到了五六点钟在附近逛逛、吃点晚饭,然后回去继续学习,九点多的时候开始回家,熟悉的English pods广播伴随着我的回家路。每天,爷爷奶奶会为我留着一盏灯,然后听到我开门的声音就会出来帮我充好电动车的电。有时候,我会再吃点水果或者喝点饮料,然后洗漱一下,在十点多的时候做会帕梅拉的腹肌运动,有时候也会点上我的香薰,配上我的浅黄色的台灯,是我喜欢静谧的夜晚,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受到了充实和安宁。

后来,在我临走前的一段时间,河师大应该也解除了封禁政策,路上的学生渐渐多了起来,都是二十几岁的青春的模样,令人羡慕。自习室里的人也多了起来,有人把头深深地埋在一摞书里,有人晚上站在教室外面的路灯下面大声背书,有人晚上11点多在群里向管理员报告已关灯锁门……有时候,好奇心驱使我点开群里学友的微信头像,看到个性签名很多都是关于理想和奋斗的。多年以后,当每个人回首自己的这段自习室时光应该都会被曾经的自己感动,即使现实并不尽如人意,但是至少自己不曾妥协,每次看到他们都会令我感慨万千,让自己回想起那段考研岁月。教室里鲜艳的红色条幅占据了一整面墙,告诉我们奋斗的意义。

在自习室学习的日子里,也和新乡的朋友约过几次,她们来自习室附近接我,一起在东区附近吃饭、喝酒、谈人生,我渐渐地喜欢上了小酌。大家过着不同的生活,却没有渐行渐远,在26岁的我看来,距离和时间没有让我们产生隔阂,实属难得。

3月18日,我带走了自习室座位上的所有物品,给自习室拍了最后一些照片,然后默默地看了看曾经座位附近熟悉的却不知道姓名的战友,就当是一场“默默”地告别,再见了,考研工厂基地。加油,每一位考研室的追梦人!

第二天,我踏上了回北京的行程。晚高峰,大雨,让我感受到了北京对我的“热情”欢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