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洞察 |人人皆运营--浅谈《人民的名义》的运营启示

自从一部《琅琊榜》之后,已经很久没有追剧,但最近,却也因为题材的特别,跟风追了一把热播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电视剧情很紧凑,老戏骨们的表演也让人感慨良多。作为一个运营人,观电视剧的同时,除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启悟,对于运营工作本身,也从剧中人的得失中获得部分启示。
正面启示
要说《人民的名义》中形象最好的三个人,我绝对会主推陈岩石陈老、省委书记沙瑞金和猴子侯亮平三个人,虽然他们也有各自的缺点,但是经过他们的“运营”,一个将大风厂的民心收服得妥妥的,一个作为空降书记却把汉东省平稳过渡,甚至最后割去汉东官僚腐败毒瘤,让汉东省走向更好的良性发展道路,一个锲而不舍追求真相,最终实现了自己对党和人民的承诺,无愧于心。个个都值得一万个赞的肯定和学习。
1、省委书记沙瑞金——运营内容:汉东省
>> 做运营先做调研
沙瑞金作为一个空降的省委书记,他的最初出场就是在岩台市进行调研。汉东省无论是官场还是民怨都非常复杂,有人可能说正是因为他在做调研,没能第一时间在“一一六事件”时到现场维持大局。但实际上,即使他在,一切也无法避免,并且不会比李达康维稳做得更好。
但是在完全不解情况前先做调研,却给他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为调研过,他能够通过民声判断李达康的改革派风格,知道李达康的分居事实,而不会受其他人的误导;他也能够在高育良明示暗示要解冻对提拔干部的审查时,很明确的提出汉东官场存在的各种腐败怪现象,进而震摄到高。
运营也是如此,在接手一个新项目或新产品的运营前,调研环节并不可少,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够使运营更有方向。
>> 实践出真知,听到的还要结合自己看到的
除了运营前先做调研,沙瑞金还有一个特点,他并不是仅坐在办公室里偏听偏信,而是愿意自己去看。比如对于林城开发区的情况,他并不是只听别人汇报的政绩,而是选择在环湖骑行大赛时,和一手完成开发的李达康一起骑行,听他诉说他的想法,他曾经遇到的困难,以及他的底限。并且实实在在的参观软件厂、茶园等工程,从而了解到一名改革先锋的勇气与能力。有了这些基础,面对别人对李达康的抵毁时,他才能够更加多一层自己的怀疑与判断。
运营产品也是如此,用户会反馈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建议,而只有经过自身的体验,才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知道哪些值得改进,哪些是无效的可以忽略的信息。
2、前检察长陈岩石——运营内容:大风厂股权改制
>>站在群众(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大风厂的股权冲突是整个电视剧贪腐问题浮上水面的一根导火索,他充分的暴露了政府及利益集团与民众之间的矛盾,以及民众对于政府的不信任。但是在其中,陈岩石却是个异数,连市委书记李达康出面都无法稳定的局面,这个八十岁的老人却靠着他的人格魅力让民众的心平和下来,直至最后彻底解决了大风厂的矛盾。
在这个中间起关键作用的,无非就是陈岩石始终不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是从服务对象的角度考虑问题。他能够理解民众的愤怒,也知道民众想要的是公平,追求的是能够养家糊口,他们的需求其实并不复杂。他们阻挡的从来不是拆迁,而是拆掉了他们的正当利益,拆掉了他们的未来希望。正是找准了需求,才有了后续的安置款的解决、新大风厂的建立以及股权问题的法律诉讼等解决方案。
这与运营产品一脉相承,挖掘用户的深层需求,理解用户的痛点,并且从根本上去解决他们,才能够赢得用户的心,真正实现用户的留存、粘结与忠诚。
3、反贪局长侯亮平——运营内容:汉东贪腐案
>> 聚焦目标,克服困难,一往无前
侯亮平这只猴子和花果山的孙猴子一样,有能力有激情,但他又和孙猴子不一样,孙悟空因为对师傅的不满,曾经数度放弃取经事业,直到被求着回去再邢星而返。侯亮平却是认准了一件事情,不管是有可能有生命危险,有可能对手是自己的朋友同学老师上级,不管别人怎么位高权重在他面前虚伪做戏,他一概不管,只讲证据,只想着抽丝剥茧求一个真相,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就是要抓住贪官,还人民一个公道,给世界一个正义。
运营在工作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很多困难以及各种方向道路的选择,只有不忘初心,记住产品最初是希望为用户解决什么痛点,最初是想给用户提供什么,才不会在运营过程中偏离方向。
>> 有原则,有底线
陆毅这个演员确实选得好,在中年的偶像派明星中,他是难得的形象正面的气质型男。而由他饰演的侯亮平的形象,也就像一把干净的利剑,对一切违背自己原则和底线的人和事都绝不留情,即使是欧阳菁这样的书记夫人,他也敢开着警车直追领导车,直面领导的怒火。相比较电视里那些被金钱所惑的贪官、被美色击垮的贪官以及无欲则刚的懒官,他的原则和底线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那些正义尚存的人。
说到这个就想起来前几天看到的一篇文章,是作者面试一位编辑,对方能力和思维都不错,最终却因为一篇文章选择的目标只是如何达成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真的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而被作者认为三观不和而放弃。其实,运营也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是满足用户的利益和需求,还是站在平台的利益角度考虑问题,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很难,但也很重要。这时候,我们的原则和底线就很重要,运营的产品如果违背自己的良知,骗人钱财,那么运营得越成功可能内心的指责反而会越大。
负面启示
相比前面的三位,《人民的名义》中也存在一些值得警示借鉴的人物。比如一心做事,但家庭工作中都常被误解,下属也一个接一个出问题的李达康,比如恍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的蔡成功,比如明明有背景有实力却打了一手烂牌的公安厅厅长祁同伟。他们虽然也有他们做得好的成功的地方,但从他们身上得到的警示却胜过启示。
1、李达康--运营内容:汉东官员
>> 一言堂会导致听不到真正的声音
李达康是剧中最强势的一位领导,在小说中甚至有这样一段话,他当县长县长就是一把手,县委书记也听他的,他当市长市长就是一把手,市委书记也得靠边。一方面可能是他无私心,一心只为民为政绩,让他能够一路被肯定被提拔。但不能否认的是,他的过于强势,让他失去了很多提前发现问题的机会,比如丁义珍的问题有人曾经反映但被他打断,比如他下面的纪委书记名名有不满,最终却只会说,算了不说了,你吩咐吧。因为,他决定的事情没人能改变。这种性格,做出的决断如果都是正确的还好,但一旦错误,比如强制拆大风厂,灾难也是恐怖的。
运营过程中也忌讳这种一言堂为我独尊的运营态度,尤其是在运营客服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强势自己的正确,如果对于别人的反馈不是听取而是总是怼回去,最后的结果可能不仅仅是听不到用户的心声,还会失去用户的信任与认可。
2、蔡成功--运营内容:大风厂
>> 没有风险控制是最大的问题
要说蔡成功作为一个商人,能够成为这么大一个数千员工的大厂的厂长,也不能说他没能力。但是在剧中他被员工打,被警察抓,被同行鄙视,他算得上是剧中最悲剧的一个人。
而在我看来,忽略他的行贿行为,他的运营,他的管理思路其实问题都并不大,他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风控意识。他总是在使用贷款拆迁过路,一切顺利时自然好,但当银行停止贷款,他就不得不抵押工厂和股权等,如果他最初就有了预案,可能问题就会不一样。
运营过程中风控也是关键一环,上线一个产品有可能需要应对政策风险平台限制,也有可能要面对黑客攻击人心不古。比如ofo不就是如此,竞争对手毁车,用户开车出事,政府对自行车的规范政策,每一个环节没有事先考虑到位,对企业都是一种致命打击资源浪费。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不论运营什么,在运营前风险考虑得越全面,在面对问题时才能越是处理得游刃有余。
3、公安厅长祁同伟--运营内容:官场升迁
>> 运营为人做事,最好常怀感恩心
祁同伟是个凤凰男,他对官场升迁有着极强的欲望,所以他会为了官位追求大自己十岁的梁璐,会为此放弃自己的真爱陈阳。但不管是作为观众的我们还是剧中的各位高层,提到他都好像是提到一只苍蝇,觉得鄙视和不齿。
他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过于现实,对于自己的恩人陈家,他没有感恩之心,平时恨不得离得远远的,免得被陈岩石拖累,看到陈家与沙瑞金关系好,他就又凑上去帮忙干农活。对于一手提拔他的领导高育良,他也没有感恩之心,看到李达康将上位就恨不得换个队伍站一站。更别提对与妻子梁璐,看过小说的人,会知道他形容自己的妻子是那个老女人,反而把高小琴当成真爱。
人失去了感恩心,就会显得面目可憎。运营没点感恩心,不能将心比心,也会路越走越窄。对用户的支持感恩,才不会把用户的需求抛掷一旁,对领导的认可感恩,才会时刻知道要对产品对公司有一颗主人翁般的责任心,对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客服人员执行人员等同事的运营支撑有感恩之心,才能避免失去人心工作受阻。
有时候经常感慨,做人做事其实道理都是想通的,作为运营能从剧中得到一些启示,或许作为创业者、作为官员又能从剧中其他人物中得到另外一些启示,学习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教训,做人做事才能够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