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新技术治愈200例糖尿病足患者
截至2018年初,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运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中、重度糖尿病足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据资料显示,该院治愈的糖尿病足临床案例已经超过200例。
此项技术是以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技术为基础,通过安装外固定架进行调节,激活人体组织再生,重建下肢血管与微循环系统。该院大量的临床案例表明,为中、重度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的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方案效果颇佳,而且具有保肢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4620850/6f22091566163fa1.jpeg)
这支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主任医师花奇凯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自2014年起开始研究“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应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取得突破性成效,经过长期改良升级,目前这套新型治疗方案的保肢率达到了97%,复发率极低,为全国各地患者带来了福音。
花奇凯教授介绍,手术过程平均耗时约30分钟,整个疗程约3至4周,患者需要住院13天左右,总共花费4万元左右。并且手术所使用的胫骨横向骨搬移辅助装置由花奇凯教授本人持有技术专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4620850/7b97750ca39a19a2.jpeg)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理论基础是基于俄罗斯医学专家Ilizarov提出的“张力-应力”法则,即让人体的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皮肤等组织在持续缓慢的牵张力作用下都能得到再生。
糖尿病足之所以会坏死,是因为糖尿病人的高血糖会把血管壁破坏,阻碍血液流通,尤其是肢体末端,肢体末端供血不足,导致创面难以自愈,病发部位会进入感染、坏死、又感染、又坏死的恶性循环。这个技术的原理就是在持续缓慢的牵张力作用下,让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皮肤等组织都能得到再生。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的实际操作方法,是在小腿胫骨上,微创打开一个骨窗,安装外固定架,通过调节外固定架,激活人体组织再生,重建下肢血管与微循环系统,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让足部组织溃烂、坏死得到控制,恢复健康,免于截肢。
![](https://img.haomeiwen.com/i4620850/eaf203ddc11a3e90.gif)
![](https://img.haomeiwen.com/i4620850/39c91b5c45dae629.jpeg)
该院有一则案例,南宁市的一位肖先生在2016年11月发现脚伤不愈,逐渐演变成大面积溃烂流脓流血,关节外露,整只脚已经穿透,伴有腐化恶臭,其他医院的医生建议截肢。找到花奇凯教授时,肖先生的体重已经下降到25公斤左右。2017年6月,花奇凯教授为其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方案,结合内分泌等多学科协作系统治疗,最终将肖先生的糖尿病足治愈。到2018年初,肖先生左脚已经全部长出新肉,创面基本愈合,借助攀扶可以缓慢行走,体重增加到50多公斤。
![](https://img.haomeiwen.com/i4620850/2be48b0279937b8f.jpeg)
另外一则案例,2015年一例重度糖尿病足脚部穿通病例,该患者脚部穿通溃烂,第二跖骨外露,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后4个月完成愈合。2016年复诊的照片显示,无复发且骨外露完全覆盖,患者已经可以下地行走。
![](https://img.haomeiwen.com/i4620850/1a89ba270e354a33.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4620850/9b03022b905dd34e.jpeg)
花奇凯教授认为,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重度糖尿病足疗效是确切的,也要重视全身合并症的治疗。他强调多学科协作方能达到“横搬”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预期疗效,同时还要运用合理的手术技术和“横搬”构型减少治疗过程而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及时关注中动脉的血流通畅度,必要时联合血管外科序贯治疗,以求更好的疗效。(黄姗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