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性的自我观察

2016-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理学工作者_张旭兰

我们在什么样的语境中思考?

在这个语境当中有谁?

我们往往都在上演的独角戏的危害是离你亲近的人越来越远了!

再次进入温尼科特的结构,并更深入的踏进了他的生命洪流,你是站在高处观看?还是不自觉的被洪流所淹没?还是顺洪流而下,而后起身,带着这洪流中的气息,踏入自己的洪流,前行?

提到温尼科特和他的理论,总是绕不开他的母亲,一个存在明显抑郁的母亲,却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温尼科特回忆童年的时候感觉到自己躺在母亲的腿上的时候就像是躺在一棵树上冰冷僵硬没有温暖,温暖和冰冷是一种感受,温尼科特母亲的腿上是真的如他所感受那般冰冷?还是因为母亲给予过多的爱而提高了温尼科特对爱和温暖占有的愿望以及对冰冷的过度敏感呢?

温尼科特得到太多的母爱,超越了他所需求的,也同时超过了他所能承受的,温尼科特不需要使用幻想机制去构建对温暖和爱的需求,但也正因为浸泡在爱的空气中却也是的温尼科特不懂得爱,不懂得爱别人,因为在爱的浸泡中而使温尼科特的真实自我被长久遗忘而用进废退。

而如若孩子得不到母亲足够的爱,或者母亲更多的陷入自身的需要而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想象去给与孩子所谓的“爱”,孩子得不到相应的温暖和爱意,孩子则很可能启动幻想机制,通过幻想去补偿那些渴望却不可及的爱,他们同样会将真实自我遗忘,因为他们不得不启动一套迎合机制,为了得到渴望的爱而迎合那些爱的“施予者”。

无论上诉两种状况中的哪一种,他都采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与养育客体完成了粘滞性的客体绑定,他们都可能会陷入丧失的不安中退行,而难以完成生命中那些重要的告别!

两次培训中老T进程式的分享了22岁女孩的案例,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女孩子身上的灵秀却不失力量的自体状况,那抬弓射箭的背影中看不见面孔却散发着定自信的神情;那一长排用完的油性笔芯静静的宣告着一段时期的告别以及下一段进程的到来;一张照片将那奋斗一年的格子时光定格在那一时刻而后转身说再见。与其说她热爱生活,不如说她尊重自己,尊重自己身体中流动着的每一丝气息和能量!

第一次课中老T用一段现场的对话以及现场的小伙伴的感受和反应,让我们看到如何倾听他人,我们如何经常将自己困在自己的焦虑之中而封堵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经常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平衡关系中达一种潜在的合谋,我们很容易顺着这个合谋的路径一个惯性就从开始冲到了结束,然后,没有告别,甚至没有一个停顿的又完成下一轮习惯性动作。i而有时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停顿或者去减缓惯性的动力加速度,去问问自己,我们在什么样的语境中思考,我们是否忽略甚至纵容了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合谋呢?去问问自己,我们有多少次是打着为别人着想而牺牲自己的旗号,却在干着用自己的意志在控制别人的阴谋呢?

第二次课,老T引用了《温尼科特传》中的话做了一个现场试验:“他丧失了原始的野性的能量,去欢庆自身的存在”,在这句话中,你看到的关键词有哪些?

大家各自踩出自己看到的关键词,当老T用几个人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的时候,我相信现场很多人和我有着类似的感受和收获:原来每个人踩的关键词,都在展现着这个人当下的思考或,者自身状况。

当然,我们也看到,没有人把这句话中的“他”和“去”作为关键词列出来,我们都习惯了用自己的模式去看待事物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而很少可以跳出自己去看到他者,每个人内心都存在一股也行的能量,它们并不会丧失,而是被我们的经验所格式化和压制,而只有他者的出现,可能是我们跳出那个经验系统,去看他人的存在,去建立我们与世界 关系。

而“去”这个词是一个动作,是一个自我承诺和一个仪式感,这个动作中包含着信心与自我确认,是用明确的自我意识在流动中进行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边界的建立和维系。由此,也只有当我们学会爱自己,才有可能去爱他人。

温尼科特要将自己的破坏欲和活力活出来,这或许和我们脑海中那个暖男温尼科特不太一样,我们经常把破坏欲与温暖看成一种对立的状态,但破坏欲并不代表破坏的结果,孩子在自在的表达中,破坏欲导致犯错,也才可能有纠正错误的机会,如此,自我内在野性的能量不是压抑,而是以转化的方式变成一种活力,活力带来的,是有感染力、不刻意而有力量的温暖和关怀。而相反的,对孩子破坏欲的压制,则原始的野性能量很可能以变形的方式产生破坏性的力量,从而导致破坏性的结果。

老T用自己教孩子游泳的生活细节,表达孩子的成长和监护人能够给予的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老T说“当你让他扑出去的时候,要确认那是安全的,你给孩子一个确认,一个有安全感的承诺,在你确认那是安全的时候,鼓励孩子去做,去突破内心的恐惧,当孩子去做了,并且通过实践确认了这是安全的,孩子便成功克服了一点恐惧,孩子的安全半径也就随之扩大了!

温尼科特成为一个媒介,桥接我们的自我与自我观察,温尼科特身上暖男的气质和理论概念,柔化了我们在朝向自我内心过程中的锐与烈,温尼科特讲60分母亲,转个弯,我们需要接纳一个60分的自己,接纳不代表自满,而是以柔克刚,是不对抗的前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