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第五天《为真学而教》

2023-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顺其自然蕾

共学第五天:

为真学而教中篇——追问六种典型的假学现象。

在教学行为中,存在着假教和假学,只有打假归真,才能让课堂真正地实现变革。

建议四:带得走的错教育存在合理性吗

一、矢向决定矢量,方向不可偏差

教学存在知识性错误,即使情有可原,但也理不可恕。错交不可取,但他往往比对教更有效。教育要传导价值。价值发生偏差时,它所产生的效应,以抵消击垮所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慎教的第一要点是慎向。

(教师的思想到会决定教育的方向。所以远离偏执,有辨证的思维,传递正确的三观。)

列举了三种情形引以为戒免。其一,以讲台为据点,大事渲染本身错误或存疑的三观。如多年前一中学语文老师公开散布“读书为了挣大钱娶美女”!其二,以看似创新可悦纳的形式,传递专制非民主的消积意识。例一语文老师厌恶重习及中考,以《《狗日的,中考》为题,让学生写作。(猛一看,这点大是大非我们不会犯,再看这些例子,这些现象,是不是许多学校都有老师这么说这么做?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表面看是大实话,实则,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其三,以偏执,缺乏辨证的良善之心,“温柔的钳制”学生的趋新向美的思维和思想。举例节俭,拿了补丁衣,感动自我的在宣教。而不是以变化的眼光,新的方法去教育。(所以教育要与时俱进,要考虑学生的真实情况,才有真教真学,否则只会事得其返,劳而无功或消功。)

二、学科阵地必须坚守,学科边缘不可拆除

(在以前读的书中,也提到过这一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品得课,孝亲课等。语文具有人文性,工具性。但是在阅读中去积累,去思考,去感悟的,不能有意而为之,或偏离语和文的轨道。立德树人是排在首位,但其实现,是在积累,阅读,理解,思考中自动生成,而不能上成品德课。而文中所举之例,不要越界,不要以非专业素养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上成历史课政治课等,值得思考。新课标有一条,是跨学科学习。而各科都有兼容的知识。我的理解,跨学校,如语文,其选文会涉及不同的学科知识,可以跨,但其主旨是为语文服务,这一点,不能混,而不是把语文课上课其他课。)

三、不合适宜的教法也是一种错。(教学方法上,高配与低配,都不可取。脑海中自动蹦出一句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存疑:感觉标题怎么读,都好象有语病似的。看了看前面的教学例子,还是对标题有点小疑惑。)

由开篇所举实例想到的:

一高中教师,二十多年的教龄在一古文的翻译中,犯了根本性错误,错误翻译的来源,竟出自若干年自己老师的讲解,印象太深。

有点佩服,其记忆力之棒,其老师真教有实效。但更多的是惊与惧。二十年前,其老师影响了多少学生;二十来年,他又影响了多少学生;他教过的学生呢?古文译文要会背,会不会也把错留住把错传播?

思来极恐。教学,可真是严肃的认真的不容一丝一毫马虎的事啊。想想自己,有时对不熟的,还查一查,脑海中的,有时不也不直接讲吗?脑子也会欺骗人的。所以,每一年每一期每一篇古诗文每一次的教与讲,还是要认真的去过一遍。千万不可想当然。

想到同校一老教师,课的上,批注的密密麻麻,上课从不用看书,花眼,也看不见。但每年接手新班,每年教新学生,都会一一细备,再添再减,再斟再酌,精神实在可嘉。反观部分年轻老师,反而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打开一课件就敢上!

常学常新,常教常新。看来,学研思,都不能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