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朋友》2

2023-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缤纷到故乡

我们两个多年不见面朋友,从学生时代,聊到现在,从家庭聊到各事业,从琐事聊到理想,最后聊到了孩子。

是呀,我们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辛辛苦苦几十年只挣到了勉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钱,家里几乎没有积蓄,如果发生突然事件,需要应急,没有应急能力。因为任何事件,都需要钱来支撑。双方都有年迈的父母,一旦生大病,需要住院,花一笔不小的医疗费,对二位朋友来说,很吃力。

再说到孩子的教育,他们也跟全国父母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当年的自己一样,能在学生时代出类拔萃。并尽力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大城市的教育,倾其所有在省会城市买了房子,落户口,让孩子从县城,转学到了省会城市。

省会城市压力大,消费高,教育内卷更严重。2020年以前,遍地都是培训班,收费少则上千,多则上万。两位朋友,靠辛苦打工,挣钱不易,但,为了不让孩子学习落后,也给孩子报了辅导班,孩子在升高中时候,也确实因为辅导班的帮助,提升了成绩。考上了高中。当然,不是省会顶尖的高中。

两位朋友的孩子都在上高中,教育投资和生活压力,对他们二位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再加上父母的养老,两位朋友的生活有雪上加霜的境况。

尤其,疫情期间,各种单位,各种经济活动受到限制,挣钱门路变窄,工作的时间,没有歇着的时间长,对二位境况相似的朋友来说,生活压力更大了。

他们看到了彼此都长出了白发,脸上多了皱纹,年轻的稚嫩已经完全褪去,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无奈和凄凉。

一边说着,一边喝着酒,不知不觉,两瓶酒已经见底了。两位朋友都感觉身不由己的飘飘然了。酒量也大不如以前了。他们对于一些事情,真的是有些力不从心了。他们已经到了该注意身体健康的年龄,已经过了青年奋斗的都大好时期。工作这十几年,为什么没有留下积蓄呢?还是挣钱不够多,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是他们不勤奋吗?不是,是他们不努力吗,非也。为什么十几年,没有积蓄呢?因为他们大学毕业后,从零开始,她们的父辈,把他们供上大学,已经筋疲力尽了,无论从知识方面,还是能力方面,都已经力不从心了。他们这一批大学毕业后的80后,从小县城,甚至从农村开始,毫不犹豫的来到省会城市,从零开始,一点一点的积累工作经验,工作岗位换了一个又一个,公司换了一家又一家,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立身之本,接着,疫情开始,他们想自己闯出一片天地,可,上天不给机会。不但没赚到钱,把自己多年的积蓄都陪进去了。

有时候,他们也出现了怀疑人生的情绪。但他们不能表现出来,他们仍然是家里的顶梁柱,父母,妻子,孩子都靠着他们呢。有责任感的男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担起来。不能逃避,不能推脱。

想想那些90后的小年轻们,动不动就自杀,动不动就认为自己看透了世界,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对不起自己,父母养育之恩尚未报答,没有对他人,对国家,做出任何贡献,就开始埋怨世界不公平,与这两位朋友比起来,那些90后经历的就根本无法称呼苦难。只能是一些不愉快的人生经历。所以,那些自杀的人,都是生活的懦夫,没有责任心的人。

两位朋友,越说越投入,把多年来压抑在内心的委屈,创伤都吐了出来,彼此感觉轻松了很多。喝醉了,睡到天亮,新的一天开始了,无论昨天发生了什么,两位朋友依然满怀信心,投入到生活的怀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