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湖湘史学的发展

2023-09-01  本文已影响0人  陈良心

第八章第三节

清代湖湘史学的发展

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历史发展,湖湘历史学及其史学家群体,到清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从清初至清末的二百六十余年中,历史学作为湖湘学术的传统门类,仍然兴盛不衰。更为重要的是,到清代中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被卷入近代历史的潮流。湖湘历史学也随着这一历史的巨变,发生质的飞跃,开始了从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的转变。

王夫之是清代湖湘史学的第一位最重要代表人物,其史学著作以《读通鉴论》、《宋论》为代表作。
《读通鉴论》三十卷,成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系王夫之研读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一书的论著。全书有秦史一卷、两汉史八卷、南北朝史四卷、隋史一卷、唐史八卷、五代史三卷。每卷根据《资治通鉴》所列帝王世系,又分若干篇。每篇则选择这一时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于史实皆略而不载。末附《叙论》四篇,阐明著书宗旨。

《宋论》十五卷,专评宋代史事的史论著作。体裁、观点与《读通鉴论》同。除末卷外,基本上每帝一卷,每卷选择若干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论。书中对于宋统治者多所批评,如卷十论秦桧之所以得势,乃在于宋朝君臣严防武将篡位之故。指出党争之祸,贻害无穷,国威不振。许多评论皆切中时弊。

《读通鉴论》、《宋论》两书,是王夫之对我国秦朝以后历史的系统分析和评论,不乏伟论卓见、超迈群伦。同时,两书也较为集中地体现出他的史学思想、治史之由。一是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主张以史资治。《读通鉴论》之卷六即指出:“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否则“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求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繇也,则恶用史为?”其卷末《叙论四》又云:“治之所资,惟在一心,而史特其鉴也。故论鉴者,于其得也而必推其所以得,于其失也而必推其所以失;其得也而必思易其迹而何以亦得,其失也而必思就其偏而何以救失,乃可以为治之资。”以史之得失,以为今之扶偏救失之资。二是批评历代史学奉为至上的正统论。他在《读通鉴论》卷十六说:“正统之论始于五德,邹衍邪说以惑天下,而诬帝王以征之,尤妖妄而不经。君子辟之断断如也。”又说:“崛起一中夏者,奚用承彼不连之系乎?有离有绝,固无统也,而又何正不正邪?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他义正词严地批判正统论,天下万世,“有离有绝,固无统也”,“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他还指出:“封建不可复行于后世,民力之所不堪,而势在必革也”,表现出进化论的观点。三是反对清朝统治,宣扬民族大义。其《读通鉴论》卷十八说:“天下之大防二,华夏、夷狄也,君子、小人也。”

除史论以外,王夫之还有以记述历史为主的史学著作,如《永历实录》、《大行录》(已佚)、《莲峰志》五卷等。

《永历实录》二十五卷,实为一部纪传体的史学著作,记载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位十五年始末。其卷一为本纪,卷二以下皆为列传,其《死节》、《佞幸》、《宦者》诸传,较他书为详。对农民起义领袖高必正、刘体纯、李来亨等,皆为立传,尤可补史乘之阙,是为研究南明历史之重要史籍。

王夫之以后,直到道光年间,湖湘文人学子潜心于史者仍复不少,有王万澍、吴思树、尹荣组等。

王万澍,为乾隆年间学者,字霍霖,湖南常宁人。少时酷爱《尚书》,绝意仕进,潜心于乡土史学。为收集湖南古代史料,足迹遍全省。著《衡湘稽古录》五卷,自远古叙述至秦朝。后又采录历代正史资料,汇聚连篇,撰写《湖南阳秋》十六卷,叙述自秦至元之湖南历史,是为较早的湖南通史著作。子王国牧,承父业,续述元朝以下湖南史事,作《湖南阳秋续编》十三卷。另有王珅,作《释地》十四卷,为《湖南阳秋》补编。

吴思树,字尚松,湖南新化县人,乾隆进士,岳州府学教授。后任山东新泰知县,以迂拙去职,穷老终身。长于经史,曾著有《通史》千卷。尹荣组,字锡奎,湖南酃县(今炎陵县)人。十六岁中秀才,以贡生选宝庆府学训导。尹氏学识渊博,深受生员爱戴。嘉庆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后官工部主事。不久辞归,潜心著述,编撰有《古今女史》一百卷,专述历代妇女史事。

至道光年间,湖湘史局为之一变。其主要标志是以陶澍为代表的经世致用学派的崛起,及其大批史学著述的出现。他们为着改革清朝业已弊病丛生的局面,纷纷对两千多年来的历史进行总结与探索;特别是对于清代中期以后,西方列强分别从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北边陲展开侵略的形势,提出各自的主张,而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即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魏源。

魏源史学著作的代表作,主要为《圣武记》、《海国图志》和《元史新编》。
《圣武记》十四卷,道光二十二年(1842)成书并刊行。采用纪事本末体裁,前十卷叙事,历述清初建国、平定三藩、戡定回疆和金川,镇压农民起义及处理蒙古、西藏问题等史实,阐述历次用兵成败之道以及各项军事制度等。于一事之原因、结果及其过程,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且对清朝之兴衰原因进行了探究。后四卷则为作者的议论,对于练兵之方、整军之策、筹饷之法,应敌驭夷之略等,论述尤详。此书是清代有专题私撰清史的第一部著作。作者在书中首先提出“以夷制夷”、“以夷攻夷”、“以彼长技御彼长技”的策略,实际上初步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抵抗西方侵略的思想,因此深为时人所重视,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国图志》,道光二十一年(1841)魏源在江苏京口受林则徐嘱托,根据《四洲志》等译稿和中国历代史志及明代以来的岛志资料,编撰而成,是为一部系统地介绍和研究世界历史地理的著作。该书于道光二十二年刊刻,共五十卷。二十七年(1847)扩充为六十卷,咸丰二年(1852)再次扩充为一百卷。全书叙述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情况,介绍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关于战舰、火器的生产技术,并提出了诸多重要见解。魏源认为英国国富民强的原因,是由于“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他还在书中斥责封建顽固派反对“师夷”的主张,是“夏虫”、“井蛙”之见,又进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魏源明确地认识到:要真正有效抵制外国侵略,就必须迅速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器和练兵之法,进而表达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羡慕之意,从而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学术思想和史学思想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道光三十年(1850),《海国图志》传入日本,日本学者竞为翻译、训解、刊刻,使日本人士扩大视野,了解西方,并对其后来的明治维新有一定影响。

《元史新编》九十五卷,凡本纪十四卷、列传四十二卷、表七卷、志三十二卷,记述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年(1206)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间一百六十三年的史事。鸦片战争以后,魏源有感于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兴起,为总结元代兴亡的教训,乃补正旧史而编撰,后经欧阳俌之、邹代过勘补成书,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刊刻行世。

元朝历史,早在明初即由宋濂等编纂成《元史》一书。但因修撰时间过早,成书又极仓促,存在诸多问题。以后曾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研究,或作补充,或为订正,撰写了多种著述。魏源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宋濂《元史》作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正。在史料上,全书除采录历代正史以外,征引了《元朝秘史》、《蒙古源流》、《皇元圣武亲征录》、《元典章》、《元文类》和元人文集,着重补充了统治中原以前元太祖至宪宗四朝史实、元代的治河、钞法和西北边徼沿革。本纪自世祖以下袭用清康熙时学者邵远平《元史类编》。表、志采用乾隆时钱大昕所撰《氏族志》、《艺文志》。在体例上,《新编》于列传部分划分“开国”、“世祖”、“中叶”、“元末”四期,人物按功臣、相臣、文臣、言臣、奸臣等分类相从,“传事与传人相兼”,亦各得其是、别具一格。魏源的《元史新编》,可以说是他对于元朝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道光、咸丰年间湖湘的史家群体中,还有黄本骥、汤鹏、邹汉勋、周寿昌、邹汉池等著名学者。他们所从事的历史学研究,仍是受清乾嘉学风的影响,主要为对于古代历史的考据,或地方史志的编纂,其史学观点和史学方法,基本上仍然属于传统史学的范畴。

黄本骥(1781—1856),字仲良,号虎痴,湖南宁乡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十七年(1837)选湖南黔阳教谕,悉心培育生员,多有成就。一生好文物,喜考古,搜集秦汉以后金石文字数百种及古琴、刀、布等甚多,名其居为“三长物斋”。著述颇多,有《古志石华》、《隋唐石刻拾遗》、《集古录辑佚》、《金石萃编补目》、《元碑补目》、《续金石萃编》、《湖南风物志》等。

汤鹏(1801—1844),字海秋,湖南益阳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历官礼部主事、户部郎中,与龚自珍、魏源等交好。十九年(1839)在监察御史任上,三上弹章,不避权贵,声震朝野。汤鹏学识渊博,著述繁多,以《浮邱子》一书,通论治道学术。史学著作有《明林》十六卷,指陈前代得失。

邹汉勋(1806—1854),字淑勣、绩父,湖南新化人。少时好学,精研天文、历史、考据、舆地诸学。咸丰元年(1851)中举人。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湘军兴起。三年(1853),从湘军将领江忠源赴援南昌,叙知县。后又从江忠源至庐州(今合肥)防守,迁直隶州同知。同年底,于太平军攻克庐州时阵亡。
道光五年(1825)著《六国春秋》一书,二十四卷。二十五年(1845),协助湘中著名学者邓显鹤修《宝庆府志》。后与邓显鹤编《王夫之遗书》,修贵阳、安顺诸府志。另著有《贵州沿革表》二十卷、《读书偶拾》等二十余种,共四百卷。

周寿昌(约1814—1884),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号自庵,湖南长沙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在任以敢言著称。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进击湖南,上疏劾钦差大臣赛尚阿、总兵和春逗留不战。太平军北伐时,接连上书陈述攻防之策,被命随办京畿防卫。光绪六年(1880)辞官回籍,从事著述。

周寿昌自幼酷爱史学,年十四读史即“日毕一帙”,“日自评校,细字双行,朱墨几遍”。其史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对于历史事实的考察,以及对前代诸家注解的查漏补阙,主要成果为《前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证遗》、《五代史记纂误补续》。《前汉书注校补》五十六卷,是周寿昌最为重要的成果。东汉班固《汉书》撰成后,历代学者相继为之注解音义,著作繁多。唐代颜师古博采东汉班昭以下三十七家音义,删繁补略,裁以己说,撰写《汉书注》一书,成为阅读班书之重要参考资料,但也存在如考辨粗疏、解说迂拘等若干阙失。周寿昌研习前、后两《汉书》四年,每有心得发现,即于书眉批注无隙。其内容涉及版本字句之校勘,文字之诠释,史事之考订,后于光绪初年整理,以《前汉书注校补》为书名刊行,成为对于《汉书注》的重要补充。

周寿昌还有《思益堂诗文集》三十卷、《思益堂日札》六十卷等著作传世。其中,《思益堂日札》中尚有不少篇什为论史考史之作。

邹汉池(1817—1871),字季深,邹汉勋之弟。新化县学生员。通经史,精舆图、算法。不乐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业,有《战国年表》、《永历劫迁日表》等历史著作传世。

清朝同治、光绪以后,随着我国社会近代化的不断加深,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湖湘史学界的眼界也不断开扩,传统史学逐渐地向着近代史学发展。这一时期,王闿运、王先谦等为湖南传统史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而郭嵩焘、王之春等则为具有近代思想的史家代表。

王闿运为学主治《春秋公羊传》,宗今文经学。诗文摹拟汉魏六朝,为拟古派所重。著述繁多,主要有《湘军志》及《湘绮楼诗文集》、《湘绮楼日记》等。
《湘军志》是王闿运史学著作的代表作。清咸丰初年,曾国藩在湖南创办湘军,后经十余年征战,最终将太平天国镇压下去,成为晚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光绪三年(1877)五月,王闿运开始撰写《湘军志》,次年十一月草成,后经修改补充,于七年完成并予刊刻。全书十六卷,分为湖南防守篇、曾军篇、湖北篇、江西篇、曾军后篇、水师篇、浙江篇、江西后篇、临淮篇、援广西篇、援贵州篇、川陕篇、平捻篇、营制篇、筹饷篇,叙述了湘军创办及与太平军、捻军、贵州苗民军、西南及西北回民军战争的全过程,及其军制、饷章。王闿运文宗汉魏,向以马迁笔法自许,其以短短十万余言,叙述湘军全史,可谓恢宏苍古。他曾颇为自得说:“作《湘军篇》,因看前所作者,甚为得意,居然似史公矣”;“撰军志篇成,读一过,似《史记》,不似余所作诸图志之文,乃悟《史记》诚一家之言,修史者不能学也”。然而,当他携书版回湘以后,却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郭嵩焘、曾国荃等斥之为“谤书”,指其“蔽罪湖南”,“竟不测壬秋之果为何意也”。其后,曾国荃委托王定安重修湘军史,撰写《湘军记》一书。又有朱克敬者,亦曾撰写湘军史籍。而郭嵩焘、郭昆焘兄弟则将《湘军志》疏漏错谬一一笺出,加以批评订正。后昆焘之子振墉,据以勒为《湘军志评议》一书。

近百年来,亦有不少学者于《湘军志》甚多赞誉。王氏弟子费行简称是书为“唐后良史第一”。曾国藩门人黎庶昌辑《续古文辞类纂》,特录其《曾军篇》等五篇,合为一卷,并称:其“文质事核,不虚美,不曲讳,其是非颇存咸同朝之真,深合子长叙事意理,近世良史也”。民国时期著名学者钱基博也说:“《湘军志》叙国藩之起湘军及戡定太平军本末,虽扬诩功绩,而言外意见婉而章,尽而不污,焯有史法。”而由于该志于湘军不乏讥讽贬抑,叙述不无以偏概全,却在很长时期内被赞为直笔。平心而论,称《湘军志》为“唐后良史第一”未免过誉,而斥以“谤书”则污之过甚。

王闿运的史部之作,还有《桂阳州志》、《衡阳县志》、《东安县志》、《湘潭县志》等地方志,大多体例完备、考证精良,并具有一定特色。

王先谦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其治学重考据校勘,荟集群言,附以己意,多有成就。曾延揽文人名士,设局刻书,编校刊印古籍和历史文献。著有《诗三家义集疏》、《十朝东华录》、《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新旧唐书合注》、《虚受堂文集》等多种。

《十朝东华录》六百二十四卷,是王先谦任职翰林院和国史馆时始纂的一部清代史料汇编,成书于光绪十年(1884)。此前,清蒋良骥曾撰《东华录》三十二卷,起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朝,止于清世宗雍正朝。王氏任职史馆时,认为过于简略,乃予续修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后又增加咸丰、同治二朝,合称《十朝东华录》。是书所载谕旨,辑自圣训方略,制度沿革据《清会典》,军务奏折录自方略。年经月纬,详审细订,较之清朝历代《实录》,资料更为丰富,为研究清史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

王先谦一生治史,以校注古史用功最力,其主要成就即《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新旧唐书合注》三书。《汉书补注》一百卷,卷首一卷,于光绪末刊刻成书,是王先谦遵循乾嘉学风,仿经疏体例注释旧史的代表作。他认为唐颜师古《汉书注》虽集隋以前诸家注释之长,但仍不免讹误,故采用宋、明以下尤其是清人的注释和考辨成果,经三十余年研究,钞集百余万言,进行补注而成。其中包括版本上讹脱错乱的校正,史事方面的诠释疏理,政治制度特别是礼制的考订等,而以历史地理的考核尤为精审。

《后汉书集解》一百二十卷,为王先谦集注古籍的又一重要成果。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九十卷后,唐李贤曾为之作注,清惠栋又为之补注。王先谦乃合并两家注,而以惠注为基础,广征博引,编为是书,后经其门人黄山完成后三十卷,又再经柳从辰等完成全书。该书对范著不仅详细校对版本,而且勘合纪传异同,纠正记载中之讹误,对名物典章制度也作了较详的诠释,是集《后汉书》注释之大成的版本,成为后人研读《后汉书》的必读之书。王先谦的史学思想与王闿运一样,基本上属于传统的史家学者,但他却在风气渐开的时代背景下,也开始将眼光投向新的领域,进行了若干对于西方历史的研究,曾先后撰写了《五洲通鉴》、《外国地志》、《日本源流考》等历史著作。

与王闿运、王先谦同时期的湖湘传统史家,还有李元度、阎镇珩、罗正钧、陈运溶等,也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为湖湘史学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李元度(1821—1887),字次青、笏庭,晚年自号天岳山樵,湖南平江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湘军初起,入曾国藩幕府。咸丰八年(1858)率平江勇入江西、安徽。十年进援浙江,授浙江盐运使。后为太平军败,被遣回籍。同治初再起,先后率军赴四川、贵州,升任云南按察使。光绪十三年(1887)迁贵州布政使,旋卒于任。李元度平生好读书,喜著述,尤长于史学,著有《国朝先正事略》、《平江县志》、《南岳志》等。

《国朝先正事略》六十卷,始撰于同治三年(1864),完稿于五年(1866)。此书为清代人物传记集,收录了清初至同治初年间一千一百余人,立传限于“先正”,如琦善、奕经之流贬弃不传。全书分为名臣、名儒、经学、文苑、遗逸、循良、孝义七类,采其勋绩议论、嘉言懿行记之,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阎镇珩(1846—1909),一名北岳,字季蓉,号嵩阳,湖南石门人。幼随祖父读书,得博览群籍。好诗古文辞,复精程朱理学。贯通经史,自成一家,与王闿运、王先谦、皮锡瑞同称清末湖南四大文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任石门书院山长,又讲学慈利渔浦书院。曾诏授湖北荆州教谕、国子监正衡,荐礼部典礼馆顾问,均不受。学政柯劭忞称其“著述等身,不求闻达”。光绪十一年(1885),阎氏以清乾隆学者秦蕙田著《五礼通考》,所叙五礼仅六典之一端,遂因其例推而广之,历十三年撰成《六典通考》。全书共二百卷,分设官、爵命、禄制、宫政、邦计、膳饮、奄寺、医政、民政、教典、宾兴、委积、荒政、市政、礼制、乐制、礼器、司天、建国、兵制、军礼、王政、职方、刑典、宾礼、都邑、工政、沟洫等二十八考,按《周礼》六官职掌编排,将自周初至明末典章制度材料汇为一书。是书亘古通今,全面叙述了我国古代各类职官设置及其职掌,并于叙史中间加考证、评论,极便稽查。

罗正钧(1855—1919),字顺循,号劬庵,湖南湘潭人。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历官抚宁、定兴、清苑县知县。后以镇压义和团运动,升天津、保定知府。又因首创蒙学,以道员署山东提学使。二十八年(1902)受湖南巡抚委派,赴日本考察学务,回湘后任湖南学务处提调。晚年专事著述,其史著有《船山师友记》、《王壮武公年谱》、《左文襄公年谱》等。《船山师友记》十八卷,成书于光绪十九年(1893)。是书收录王船山亲长师友及知名人士一百五十七人,罗列事迹,编排考订,为研究王船山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王壮武公年谱》二卷,刊行于光绪十八年(1892)。是书以年谱体例,叙述湘军早期重要将领王錱一生,以年系事,内容完整,为研究湘军历史的重要资料。《左文襄公年谱》十卷,成书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为纪述左宗棠生平事迹之重要著作。

陈运溶(1858—1918),字子安,号芸畦,湖南善化人。自幼聪颖,十八岁即成太学生,授修职郎、江苏补用县丞。一生致力于湖湘文献的编辑、整理和研究,先后编撰、辑录、刊刻《湘城访古录》、《湘城遗事记》、《麓山精舍丛书》,成为晚清湖南著名的地方史志学家。

19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断加深,清王朝统治愈益腐朽,一大批湖湘学人怀抱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史经世,主张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展开了对于外国史地的研究。魏源首开风气,撰写《圣武记》和《海国图志》,已如前叙。继魏源之后,则以洋务运动的杰出思想家郭嵩焘为代表。

郭嵩焘著述繁富,经史子集无不涉及,史学著作有《罗忠节公年谱》、《史记札记》、《湘阴县图志》、《绥边征实》等。

《绥边征实》二十四卷,始编撰于同治六年(1867),今仅存残本数千字。此书“论次秦汉以来下迄于明边防战守之宜,著其得失。其于历代成败之迹,折衷一是,不系功过,而兴衰治乱之大原,因是可以推见……‘征实’者,所以砭南宋以后虚文无实之弊也。”(序,《全集》第十四册第297页)出使英、法两国期间,他详细考察、研究了西方各国的历史文化,并逐日记载,留下了《使西纪程》和《伦敦与巴黎日记》。

在魏源、郭嵩焘的影响下,又有王先谦、张自牧、王之春、黄沛翘等开展了西方历史地理的研究。张自牧(1833—1886),字笠臣,湖南湘阴人。以筹饷功授候选道,加布政使衔。曾于光绪初年先后撰写《瀛海论》、《蠡测卮言》两书,介绍西方国家历史。在书中,他指出:“自欧罗巴航海西来,攘据南海诸岛,而泰西之人遂接踵于中土,此虞夏商周汉晋唐宋四千余年来所未有也。”为此,他从八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王之春(1842—1906),字爵棠,号椒生,湖南清泉(今衡南)人。文童出身,初入湘军,先后隶鲍超、彭玉麟部。后历任山西、安徽、广西巡抚。曾出访日本、俄国、德国、法国,多次奏请清政府实行自强新政。晚年因主张出让广西矿权,借法款、法兵镇压广西人民起义,激起国内拒法运动,于次年革职。著有《国朝柔远记》、《使俄草》、《通商始末记》等,均为叙述外国史地及中外交涉情况。其《国朝柔远记》二十卷,稿成于光绪五年(1879),十七年(1891)刊印成书。此书“搜录当时诸臣奏疏与名臣撰述、西人图志及各家私著可采掇者,荟萃而成。间有得之见闻者,要必采访确实,不敢稍涉虚诬”。叙述了清顺治元年(1644)至同治十三年(1874)间,中外交涉的历史。

黄沛翘,字寿菩,湖南善化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以军功加布政使衔,署四川成绵龙茂道。著有《西藏图考》八卷,于光绪二十年(1894)刊行。其书叙述西藏历史,但着眼于英国侵略我西藏、云南的现实,以期引起清政府对于西藏问题的重视。

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时期,以谭嗣同、唐才常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和以陈天华、杨毓麟等为代表的反清革命志士,逐步接受了西方进化史观,并以此阐述中国历史,提出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清朝统治的主张。

谭嗣同早年博览群书,好今文经学,喜读《船山遗书》,兼习西方自然和社会科学著作。曾遍游华北、西北及东南各省。甲午战争后,极力主张变法,并著《仁学》一书,提出变法的理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唐才常等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筹办新政,创办《湘学报》、《湘报》,设立时务学堂、南学会等,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次年应诏赴京,以四品章京参与新政。旋因政变发生,与林旭等同时被害。

唐才常(1867—1900),字绂丞、佛尘,湖南浏阳人。早年就读长沙校经书院、岳麓书院和武昌两湖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拔贡,同年与谭嗣同在长沙大力推行新政。政变发生后流亡日本,与康有为、梁启超联系,并与革命党人联手,探讨救国方略。二十六年(1900)在上海组织正气会,旋更名自立会,准备起义。旋以起义失败,在武昌就义。

谭嗣同与唐才常都没有专门的史学专著,但都拿起了史学的武器,大力地揭露西方列强的侵略,批判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甲午战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谭嗣同悲愤说道:“和约中通商各条,将兵权、利权、商务税务一网打尽”,“自古取人之国,无此酷毒者”。他进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两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愈演愈烈。唐才常则运用历史进化论,撰写了《各国军种考》、《各国交涉源流考》、《最古各国政学兴衰考》等史学论文,介绍西方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史。他激烈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盖自开辟以来,君民上下之界,始断潢绝港,各怙其私,秦为之也。浸淫至于前明,科条益密,法律益苛,时事天文,俱悬厉禁。”又指出民主制度必将代替君主专制:“大抵泰西各国之命脉,悬于国会;国会之机要,系于民心,拂其欲则上下沸腾,惬其情则君民交泰。其创立之始,每为世家所不喜,其究亦不能与之抗”。

20世纪初反清革命运动兴起,湖南革命党人更是接踵而起,以史宣传革命,倡导革命的史学思想,曾鲲化、陈天华、杨毓麟、易本羲等是为杰出的代表。

曾鲲化(1882—1925),字抟久,湖南新化人。他较早地以史学为武器,宣传历史进化论和民族主义。他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留学日本,随即撰写出版了《中国历史》及《中国历史出世辞》两书。他在《中国历史》中指出:“夫历史之天职,记录过去、现在人群所表现于社会之生活运动,与其起原、发达、变迁之大势,而纪念国民之美德,指点评判帝王官吏之罪恶,使后人龟鉴之、圭臬之,而损益、而调剂、而破坏、而改造、而进化者也”;而“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之特色,必有什百千倍于十九世纪西洋反动时代和活动时代”,揭示了新史学与以往传统史学的本质区别,使人一新耳目而振聋发聩。

陈天华是辛亥革命中杰出的革命宣传家,最先在史学领域树起革命旗帜,宣传彻底的反帝爱国思想和革命的历史观。陈天华(1875—1905),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化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留学日本,参加革命活动。同年著《警世钟》、《猛回头》,三十一年(1905)又著《狮子吼》和《中国革命史》。
与此同时,参加组织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及革命政党同盟会,并任《民报》编辑。年底,在日本蹈海自杀。他在《狮子吼》中指出,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世人便把尊崇古人的谬见丢了,事事都想突过前人。不上百余年,遂做出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事业,古人所万万不及”。他认为“革命为进化之一端”,“中国未有于一朝之内,自能扫其积弊者也,必有代之者起,予以除旧布新,然后积秽尽去,民困克苏,不革命而能行改革”,“此事断无有也”!

杨毓麟亦是革命新史学的积极提倡者。杨毓麟(1872—1911),字笃生,号叔壬,湖南长沙人。早年肄业长沙城南、校经书院。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进士,充时务学堂教习,入南学会。曾参与自立军起义,后留学日本,参加反清革命。回国后,参加华兴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随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宣统元年(1909)赴苏格兰研习英文,二年后闻黄花岗起义失败,投利物浦海湾殉国。留日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西方近代历史著作,又翻译日本学者《史学通论》,向国人宣传新的史学理论。他所撰写的《新湖南》一书,则进一步阐述西方有关国家、民族的学说,宣扬反清革命、创建新湖南的理想。

易本羲(1887—1911),字羲谷,号竹心,湖南湘乡人。早年参加华兴会,后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赴南洋执教,在华侨中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后赴日本,撰写《南洋华侨史略》,连载于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此书分为九章,另有附论一篇、附录三篇。叙述了汉唐以来直至晚清中国人侨居南洋的历史,批判了清政府的华侨政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