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月舞倾城教我们怎样写文章
——读简友月舞倾城的《这是我的大学舍友丨北教场的那些年》
简友月舞倾城的《这是我的大学舍友丨北教场的那些年》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经从云南民族大学考研回到了中南大学,后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步入社会,作品通过写作者的大学生活和跟舍友之间的如亲姐妹一般的深情厚谊,抒写了作者离开云南民族大学后对大学生活的心驰神往和作者对同学兼舍友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无限的憧憬。
文章一开始,月舞倾城就说:“穿越了千山万水,历经了近四十个小时,终于来到了昆明——我的大学所在的城市。”这可以看成是全文行文的线索,由这根线索,作者凭其贯穿全文,把她在云南民族大学期间的值得从心底里往外挖掘的人和事都很从容不迫地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作者写文章的语言是诗一般的语言,既华丽又质朴,文章隽永蕴藉,她写景的时候就把景写得很美,她抒情就情真意切,很能感染人。
譬如,月舞倾城写她刚到云南昆明时,她把云南昆明写得多美啊。
你看她是怎样写的呢,她写昆明的建筑,无非就是那些高楼大厦,她说是少数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融的建筑。
不错,她把昆明的建筑的特点都写出来了,凡是如我一样在云南蹲得时间很长久的人都会感到她所言非虚。她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恰如其分呢?这是她长久观察出来的结果。她写她所看到的,根本不写她所看不到的,她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胡编乱造,她写她最熟悉的。
她写昆明的景致也令人叹为观止,其写作的功力是很老到的,富有艺术特色。你看,她写昆明的天空是湛蓝的,蓝格莹莹的,看一眼那明净的澄澈的不带一丝儿杂质的天空,让人心醉。昆明的城市里,到处可见姹紫嫣红的鲜花,鲜花散发着诱人的郁馥芬芳,而那郁郁葱葱的树木也在路上撒落下阵阵清凉和斑驳的树荫。哇,她把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都快描绘成世外桃园人间天堂了,而这样的描写就是她要给这篇文章安置一个温暖如春的背景,她的文章凭空添上一抹暖色。
月舞倾城的这篇文章,首先,她把文章处理得结构非常清晰。作者时而以我进了昆明云南民族大学和北教场分部为主,以遇到那些接她的大学里的学姐学长和舍友为辅,运用比喻(如,俨然像个大家庭等)等手法,按顺叙写了进大学后的所见所闻;时而又以与舍友们的深情厚谊为主,在大学里的生活的吉光片羽为辅,错落有致,有条不紊地描写了在大学里的点点滴滴,其中有很多人和事是很感人的。
其次,我要说的是月舞倾城的文章蛮有诗情画意的,你看她写昆明的景致就不谈了,写云南民族大学和北教场分部的景致,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譬如,她写云南民族大学本部是一个充满了民族气息的花园式大学,写北教场分部,根本不能跟本部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不仅不漂亮,而且小,小到装不下她的翅膀,就是不能让她自由飞翔的意思。作者对昆明的一些著名风景区都有所涉猎,她和舍友们最后在毕业离校时还在昆明翠湖边留下了好多美好的瞬间的留念。
最后,我要说的是月舞倾城的这篇文章,构思很巧妙。作品一开始写她来到了她读大学的大学所在的城市,这个城市是云南省昆明市,从而把文章的线索一下子就理出来了。接着,她就沿着这条线索写大学校园里派人用大巴车把她们新生从昆明车站拉到大学校园,在车上看到了昆明城市的四季如春的美丽的风光,然后写到了校园里怎么样,都交代得很清楚。
到了大学校园里,她重点写了她跟舍友们俨然一个大家庭的亲姐妹般的深情厚谊和她在大学里的大学生活。譬如,她写了她跟舍友刘媛的友谊,她用她一次得了急性胸膜炎后,舍友们每天轮留来看望她,每次来都带来很多水果和鲜花,尤其是刘媛,每天都来,还给她记录好学习笔记,让她在养病期间虽然耽误了听课,但也没把功课落下。总之,舍友们给她送来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春天般的温暖。
写大学生活,其他的就不谈了,她重点写了她的舍友是哪里的人,你看,她写李雪梅是丽江人,彭春美是临沧人,徐珊珊是德宏人,孙碧云是思茅人,刘媛是大理人,她方琳自己是湖南人。她写她们有一次到昆明呈贡的一个农村去搞一个调查活动,她们住在那个农村的一所小学的宿舍里。她写了晚上进厕所的恐惧,几个人要结伴去,写了那个小学的环境和第一夜因为没蚊香被蚊虫叮得身上起了好多包。她还写了轮到她们给系里的同学们做饭菜时,大家都称赞她们做得好。写得有声有色,而且详略得当,处理细节也很到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我想,如果让我来写的话,我绝对写不来,因为我没到云南民族大学读过书,我没有耳闻目见,我当然不能像月舞倾城那样写下她所经历过的事情。
月舞倾城的文章很有特色,第一是自然,第二还是自然,第三依旧是自然。我对文章好坏的评判标准就是文章自不自然。在简书中,像月舞倾城这样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文章还真不少,像无戒大师和蒋坤元老师以及简友白二二等人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我所极力推祟和真心爱读的。
请点击蓝字,看月舞倾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