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以为他因色而亡,却不知……2
大家在看书或者看电视的时候,常会看到抄家、送宁古塔之类的情节,那时候觉得到这里,这个家族或者这个人就完蛋了。可是在《蒋勋说红楼梦》里,蒋勋很好地为我们解释、补齐了一个遇到这样完蛋的事儿怎么破局的方法。
那是在秦可卿死前托梦王熙凤时说的一段话。她说:切今日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北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
简单解释就是:今天极盛之时,有的是人来帮你做祭祀,义学也可以维持。但是(从现代投资学角度来说)要想永保昌隆,可以拨出钱款定期在祖坟四周购置房产和田地,因为古代法律规定一旦有人犯罪,家产全部充公时,祖坟的田产是不能充公的,因为孝道不能伤害,不能断人家的祭祀和香火。而她把家塾也设立在祖坟附近,等于把家族将来的根基打好了,将来家族子弟的教育不会受伤害,依然有家族复兴的可能。这智慧!
我们一直以为他因色而亡,却不知……21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语:少不读红楼。为何不读?其实读各类书你会发现,少有作者如曹雪芹一般坦诚。
《红楼梦》是一本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不管是人情世故、权势更替、家族的繁华与衰败……比如贾府上下的奢靡腐朽,少有人如他一般,把内里的腐烂不堪摊开来讲给世人。其实当初他写这本书的时候,只是打算自己把这段经历写出来,后来写着写着发现很多人会看的时候,他又用十年来修订,因为的确有太多不堪,他要放在“假与真”中。
我们一直以为他因色而亡,却不知……2比如看禁书,书中的宝玉和黛玉不过是十三四岁的少年,他写两个人一起看禁书。比如他写了这样一对纯情的男女之爱,还会写很多浊世中依然会出现的各类感情,比如贾瑞深陷相思局的死。那是一种深陷自己动物性不能自拔的一面,曹雪芹写了,写出来却身怀对人性的悲悯,没人比他更能给我们竖起一面镜子,而不是只看到情色。
我在《我们一直以为他因色而亡,却不知……1》里写了贾瑞怎么因王熙凤而死的故事。但是看《红楼梦》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曹雪芹压根没有把这个人写成一个标签性人物,只写他多么猥琐、多么恶劣。
因为贾瑞深陷在人生与人性的困局中。
2
一、贾瑞的人生是个被教坏了的模板。贾瑞的祖父与贾家时同宗的穷亲戚。他从小父母双往,跟着爷爷奶奶过,爷爷是个道貌岸然的家伙,表面“年高有德”,主持贾府义塾,私底下却趋炎附势,收薛蟠的礼物,任他胡作乱为。所以贾瑞也有样学样,“图便宜没行止”,常利用在义塾做助教的机会,勒索子弟、附助薛蟠、以公报私赚取外快。
3
二、贾瑞的人生是人性部分被极度压抑的囚徒一生。他爷爷把他养成了一个《千与千寻》中汤婆婆的巨型婴儿坊宝宝,对他素日教训最严,不许贾瑞多走一步,生怕他在外吃酒赌钱,有误学业。“自来出门,非禀我不敢擅出”,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就是个巨型婴儿,不会看人眉眼高低、更不会听话听音,别人说什么他全部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办,这才有了后面的上当受骗。他20岁还没有娶亲,因为家里贫寒,家世架在那里,让他高不成低不就,清朝结婚年龄普遍都是男16、女14,而他生生憋到20岁,他生活在淫逸成风的贾府,他爷爷却指望他“出淤泥而不染”,一心只读圣贤书地考取功名,却不知这孩子的后青春期爆发得如此惨烈。
4
三、贾瑞的人生是被虐者被暴击后无力反抗的一生。贾瑞被王熙凤整了不只一次,为什么会一次次上当呢?第一次王熙凤约他夜里在穿堂幽会。当时脂砚斋曾在此处写下长批语,大意是但凡是个正常人,都能听出其中有诈,在穿堂里怎能偷情?但贾瑞色令智昏,没带脑子,被活活冻了一夜。回家他遭遇的是怎样的对待,让他居然还能回来第二次上王熙凤的当呢?贾瑞清早跑回家时,爷爷贾代儒不问青红皂白,一骂二打三饿四冻,五是罚跪着读文章。在这样被虐待着长大的环境里,他判断别人对他好坏的测量仪早就坏了N年,因此王熙凤一个娇羞地嗔怪,他瞬间觉得她对自己还是有些情分的。
在《蒋勋说红楼梦》里,他解释贾瑞的死几乎用了60页的篇幅,虽然在8册书里不算多长,但对于一个小人物的贾瑞,为何要用这样的篇幅来讲解呢?
其实,他更想把曹雪芹的悲悯之心讲明白。比如他说到,曹雪芹安排了一个道士来度化贾瑞,“如果贾瑞没有被度化,读者会被度化吗?我们不能肯定。即使不能度化,也一定会知道人有共同的悲哀或者无奈,这才是《红楼梦》真正要让人领悟的。”
所以,我们一直以为他是因色而亡,却不知那不过是曹雪芹给我们一面镜子,照亮人性阴暗面,去坦然直视,去慢慢修行。看过《蒋勋说红楼梦》,才知道对人世怀着最大的悲悯与爱,最大的善与美去体悟人生的不易,人性的复杂,不随便言说,因为我们从未站在任何人的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