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写作指导辩论咖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观点|由爆文、好文引发的纯个人思考

2017-11-07  本文已影响757人  一酎蓝

全文以自问自答形式呈现个人思考,六个问题,问大家也是问自己。

一、什么样的文章才能称之为“好”?

这已是我说不清思考了多久的问题。虽说这个问题的答案见仁见智,虽说没写过什么好文章的我,在此引出这个问题多少缺乏底气。但客观而言,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是必要的,对于每个写作者,这种反思自我输出,秉持自我质问的过程,都是必要的。

二、为什么要揪着这个无固定解的问题不放?这个问题的思考为什么很必要呢?(原因)

这里我的回答是,由于生活。比方说,负责征文比赛的评审环节,面对每一份认真而充满热情与期待的稿件,我必须要问自己上面的问题,只有我将这个问题上升为,自我对文章评判的一系列标准与观点,才能从数十甚至数百篇来稿中,筛选出我认为最有资格获奖的那篇。

当然,有时也不仅仅是源于生活,更因对写作固有的喜爱与态度在里面。当我点开一则于我不那么“值得一看”的文章时,我能知道它在浪费我的时间。我会自动远离若干无趣却冗长的网文,捧起我认为“会对我有所裨益”的技能书籍或文学名著。

父辈的时代里,购买一本书尚是困难,但在如今互联网的世界,消息杂驳纷乱,学会合理选择与辨别良莠,才能不让信息碎片祸乱自己有限的人生,于此,心目中怀有文章选择的意识,并以此形成一套衡量标准,确是应当且必须的了。

站在阅读者的角度,已上两点确是我思考问题的主要原因,不过,站在写作者的立场,就免不了还要加上一点:为了自己有朝一日能写出好文章啊。

对于写作者而言,一时写不好文章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样才是好的文章,瞄准着错误的方位,如同陷入泥潭,越挣扎越深陷,愈求突破愈跑偏。换言之,只有明白什么样的文章好,我们才能够朝着对应方向去努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文章质量,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怎样写什么,才能无愧于自己的读者。

于此,之所以要弄清自己心目中对“好文”的定位,其一是由于具有鉴赏能力可以较合理地筛选文章,筛选文章获奖,筛选文章阅读,筛选文章去借鉴与学习等等。其二是由于鉴赏能力可以明确我们内心写作的目标与方向,助力自我在行文方面有所规范与提高。

总结:好文一词,一来约束了读者,二来也规范着作者。

那么好文之外呢,列举几个常见现象:

翻开百家号,看一篇标题与内容严重不符的文章时,觉得自己被骗了;在专题审稿过程中,收到许多类似于朋友圈样的,二三百字心情日记,看罢之后觉得没有多大收获,也没有体会到,写文人似乎欲传递给读者的快乐与激动;翻看爆文,发现有些像一个模式套出的营销段子。(这里指的几个例子都无法代表整体,我对于能写出爆文同时也是好文的作者,当真是非常尊敬与钦佩的。)

三、提及爆文,自媒体爆文是不是好的文章?为何火爆?(现象)

以下是笔者总结的简书部分爆文类型:

1)吸引关注点:如热点问题/生活类(居家,美食,护肤,减肥等)/商品安利推荐/书单影单/情感共鸣文/色情

其主要特点为依靠提出大众普遍感兴趣的热点话题,或引用热点词汇吸引观众的阅读欲望,并于言语间使其话题具有煽动性或互动性,引发读者大讨论

2)看似有用论:如成功学/心灵鸡汤/空谈方法论/我是如何……怎样……之类格式标题文(内含部分标题党)

主要特点为针对部分人群迷茫、焦虑,欲改变现状,却不知如何突破的心理现象,将作者自身经历加以包装,使其摇身一变,成为大众眼中的救世主或诵经人。

3)实用钦佩型:如知识技能分享(手绘,ppt,手帐等)/思维方法类(思维导图等)/文学作品(书评,影评,名人传记等)

其主要特点为作者平日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在某领域较为突出的特长。在行文过程中,作者依靠其知识、技能的长期积累,使得文章具有极强可读性或实操性,使得读者从中心生敬畏并有所收获。

三者比较之下,就我个人而言,最欣赏的是第三个类型的文章,它可能并非是贴近生活、反映生活的作品,但一定是能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帮助,为我们个人带来收获的作品。

当爆文靠字句、热点吸引眼球,或是靠贴近生活、抒发感情引起共鸣,尝试得到大家的喜爱,这都无可厚非,但若能以深厚的文学底蕴或过人的技能、思维让人肃然起敬,钦佩万分,在我眼中此类爆文,更能予人启发与进步,也是更值得学习的文章、范本。

总结:当一篇爆文从各路作品中杀出血路,单纯的数据量有时却难免沦为一种对大众的误导,甚至对写作者自身的误导。

四、如何评判文章的优劣?什么是好文章?(标准)

窃以为,其根本取决于文章的价值,而文章价值囊括真正的价值与商业价值两方面。商业价值太俗套了,就是人流量带来金钱利益。我们说说一篇文章的真正价值。(此词后续会多次直接使用。)

我所看重的,文章的真正价值:使读者获得技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涌现思想碰撞的火花/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写作能力等等,甚至收获一份好的心情,可以涉及技能,思维,行文水平,或字词运用等各个方面。

我在前面篇幅中所指的第三类爆文,是指偏爱文章在这些方面有用,并非体现在商业价值上。窃以为,也只有具有丰富真正价值的文章,才值得我们去阅读与借鉴,才称得上是一篇好文。

文章倘若过多追求其商业价值,就会难免顾此失彼,会出现的常见缺陷比如:标题与内容严重不符(标题党)、知识输出不够严谨准确、毫无启迪性与学习价值、三观歪曲、与实际生活脱轨、内含过多广告与推广信息等等,如此还真是难以称之为一篇“好文”。

五、想写好文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模式)

笔者认为,文章单纯追求词句叙述,将事情讲明,是为“讲”。文章在讲述事件之余,为我们摆明、论证相应的道理,是为“论”。当文章在论理基础之上,引申出更多的思考与章法,并传达给读者,使得读者在阅读过后有所启发与收获,将输入合理转化为自己内心的知识或感悟,是为“法”。

文章先由最低层次的“讲”,到较高层次的“论”,直至追求更高层面的“法”,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先是经历了有所知,再有所感,最后有所思、有所悟的过程。

窃以为,一篇真正的好文,至少是要在“论”或“法”阶段的,要强调的是,笔者并非觉得像记叙文一样的“讲”不好,而是觉得一篇文章应该在“讲”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更多的“真正价值”,所谓“论”与“法”,也不过是追求文章真正价值的代号而已。更何况,一篇好的记叙文是有“论”或“法”部分的,即其全文叙事后引申而出的中心思想。

正是基于以上看法,在自媒体文章题材中,我更偏爱于能让人有所获的文章,譬如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习得语言使用技巧与写作技法、积累词汇。一篇好的书影评,可以使我们从中参悟书籍电影背后的本质,锻炼自身思辨能力。实打实的知识技能类文章,可以在输出输入中强化我们的相关能力,使得我们在对应领域获得提高。

在举办赛事的文章评判中亦是如此,私以为文章深邃的思想,即其"论"与"法"的部分,要比单纯秀出文笔的"讲"出彩更多。

六、爆/好文的行文模式是怎样的?怎样写出爆文/好文?(方法)

爆文的行文思路:寻找爆点—>例举素材—>排版—>“智慧”的标题。其实大致过程与好文相符,可惜好文把重点放在内容上,爆文的重点有些却只在标题的字眼里。

即爆文的产出是一个模式化、快餐化、整理汇总囊括化的过程。

与“好文”相比,它不需要文学底蕴的积累,不需要行文构思与字词润色,不需要选择细节,详细描摹,只需要找到大众的关注点(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毕竟个人很难戳中一个大集体的整体关注点。)并汇总此关注点的同类信息(如同类的商品来推荐,同类的故事来列举)即可行文。

不过,并不是说这样的文章都不值得推荐,重点是其文章背后的行文态度与真实动机,以及你是否能从其间收获到,与你阅读其文所花费时间等价的,真正价值。

在此强调一点,笔者没有写出过爆文,所以看法可能比较片面,只是对于纯商业化的文字,笔者本人并不看好,毕竟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在那啥那啥~而一篇言论经不起推敲的文字,更无法承载另一个人生的重量。

至于好文如何写,写不出好文的我自然也无法授之以渔。可我依然厚脸皮地给出一些个人小建议,愿在写作的路上彼此共同进步。

1)认真:态度认真,热爱文字,用心行文,字由心生。

2)积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3)静心:不急躁,不气馁,不媚俗。

4)润色:适当修饰语句、字词。

5)规范:规范行文,不写错别字,杜绝语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不要觉得这个回答过于简单,很多看似简单的事,真正去做才知道会有多难。

最后:谢谢大家阅读此文,希望没有浪费大家的时间,也祝愿我们都能写出有真正价值的作品,与君共勉。

注:此文言论仅个人观点,欢迎礼貌交流。倘若因浏览本文引起部分立场不同之人的不适,在此先道个歉,不过,还请不喜勿喷。感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